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促進孩子智力開發的四大方法

有研究表明, 積極愉快的情緒有利於嬰兒的智力開發及效果, 可促進嬰幼兒潛能的發揮, 有利於活潑、開朗、信任、自信等良好個性特徵的形成。 那麼, 如何讓孩子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呢?

首先、父母應該給孩子充足的遊戲時間。
如果說在嬰幼兒出生的第一年裡, 滿足孩子的生理需要顯得舉足輕重的話, 那麼, 對於2、3歲的孩子來說, 滿足其心理的、精神的需要則顯得更加重要。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 遊戲是童年期最主要的心理需要之一。 遊戲不僅僅是好玩, 它也是嬰幼兒理解世界、適應環境的重要方式。
Advertisiment
對於嬰幼兒來說, 遊戲是一種學習, 而且是一種更重要更適宜的學習。 嬰幼兒在遊戲中, 腦和全身各個器官都處於活動狀態, 這是一個在大腦統一指揮下的身體協調活動, 有利於嬰幼兒動作的協調發展。 而各種各樣知識技能的強化訓練, 擠佔孩子的遊戲時間, 對兒童身心健康所造成的危害是嚴重的。 許多研究表明, 過度的學習, 缺少遊戲的時間和空間是造成兒童“感覺統合失調”、厭學等的重要原因。

第二、父母應創造條件讓孩子多與同齡夥伴交往。
許多研究指出, 嬰幼兒在與同伴交往中表現出更多的、明顯的積極情感模式, 積極言語、表情、動作明顯增多, 情緒更活潑、愉悅。
現在的獨生子女普遍感到孤獨, 父母可以通過帶孩子探親訪友、鼓勵左右鄰舍的孩子串門等方式,
Advertisiment
給孩子創造結交同齡夥伴的機會。
第三、父母應該積極參與孩子的養育。
傳統的育兒觀念中, 0-3歲嬰幼兒的養育常常是母親的事情, 父親的作用可有可無。 近年來兒童心理學的研究表明, 嬰幼兒與父親的交往, 對其良好的個性品質的養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父親參與養育的嬰兒更加聰明、機靈、好奇、愉快。
父親的參與是嬰幼兒積極情感滿足的重要源泉。 對父親與嬰幼兒交往的觀察研究發現, 父親更多地與嬰幼兒玩興奮、刺激、變化多樣的遊戲, 常常逗得孩子“咯咯”大笑, 使嬰幼兒感到更大的快樂和滿足, 更加活潑、開朗。

第四、父母要用自己積極愉快的情緒感染孩子。
Advertisiment

父母的情緒會影響孩子。 因此, 父母切忌將自己在婚姻、工作或社交上的挫折遷怒于孩子。 一些初為人母者在嬰兒出生後無法適應新的變化, 她們往往感到非常疲倦, 睡眠不足, 精神抑鬱。 不過。 只要父母秉持著愛心與耐心, 就可為孩子營造出溫馨、快樂的家庭氛圍。
(實習編輯:藍麗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