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便秘、妊娠毒血症的孕婦該怎麼吃?

宵夜是不被鼓勵的, 但我因睡得晚, 回家後非得祭祭五臟廟, 通常是全麥吐司加一片乳酪, 再沖泡一杯媽媽奶粉。

我以前總在辦公室裡擺滿各種零食, 懷孕後, 零食只吃葡萄乾、脫水水果、杏仁、花生。

如果你無法確定自己每天是否吸收足夠的營養素, 補充維生素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除了前面提到的鈣片、鐵劑, 你可以選用孕婦專用維生素, 不過最好先詢問醫師, 因為一般坊間販賣的綜合維生素, 有些維生素A成分過高, 長期服用容易造成畸形兒。

婷主播的壓箱寶

孕婦不吃或少吃的食物(四)

含有添加劑的食品。

Advertisiment
罐頭食品含有的添加劑, 是導致畸胎和流產的危險因素, 所以

孕婦要遠離罐頭食品。 油條在製作過程的添加明礬, 是一種含鋁的無機物。 鋁可通

過胎盤侵入胎兒大腦影響胎兒智力的發育, 因此在前面我就主張孕婦要改變吃油條的習慣, 多吃些全麥製品。

關於這點, 有兩派意見。 一般來說, 中醫的禁忌較多, 認為孕婦不可吃蝦、蟹等荷爾蒙太旺盛的食物;另外、薏仁利水, 木瓜酵素多, 可能導致流產;韭菜退奶, 也都應禁吃。 不過, 當我拿這些禁忌去問西醫時, 他給我的回答是:“你又不是天天吃、餐餐吃。 ”事實上, 從西醫的觀點來看, 幾乎沒有一樣食物是必須因為懷孕而禁食的, 就連含咖啡因的茶、咖啡, 也都被認為, 只要不過量(一天一杯),

Advertisiment
你的baby是不會抗議的。 但煙、酒, 則絕對禁止。

名醫諮詢室:便秘、妊娠毒血症的孕婦該怎麼吃?

便秘:

胎兒體重日漸增加, 會越來越靠近孕婦的腸胃道, 如果孕婦的營養攝取中缺乏粗纖維, 就容易造成便秘。 所以孕婦要注意每天飲用的水分是否足夠, 也要保持足夠的運動量, 並且多攝取含有粗纖維的食物, 如蔬菜、水果等。

妊娠毒血症:約有5%的孕婦有此病因, 而發生水腫、蛋白尿、高血壓等症狀, 此時飲食需以低鹽為主, 並強烈建議找營養師指導, 以改善身體狀況。

婷主播的壓箱寶

怎樣解決孕婦便秘

孕激素作用於胃腸道平滑肌, 可使其蠕動減弱, 同時增大子宮壓迫胃腸道, 致使通便不暢。 再加上孕期進食、飲水、戶外活動減少,

Advertisiment
更促使腸蠕動減慢, 以致糞便乾燥而質硬, 從而引起便秘。

常見解決方法有:

①多喝水, 多吃粗纖維食品, 如水果、蔬菜、穀類與豆類食物。

②經常做些輕柔的運動, 如步行, 以促進腸蠕動。 同時養成定時排便的好習慣。

③如果症狀未緩解, 及時就醫。 要慎用導瀉劑, 以免引起流產和早產。

只要精, 不要多

懷孕之初, 你可能會覺得很緊張飲食方面, 突然之間不知該如何拿捏, 有的人一確定自己懷孕, 就在老公、周圍朋友“孕婦應該多補”的慫恿下, 一下子把自己養胖好幾公斤;有的人則可能害喜、或者因為原本的偏食習慣, 造成營養不足、不均。 其實, 只要瞭解孕婦真正的需要, 把握“要精不要多”的原則, 對於飲食“口口計較”, 就可以讓你在孕期擁有健康,

Advertisiment
又不致發胖, 偶而打打牙祭, 吃吃霜淇淋、蛋糕, 也不會有什麼“罪惡感”了。 總之, 與其產後花大錢上塑身中心, 不如從現在開始, 建立良好飲食習慣, 做一個健康、身材兩相得的美麗孕婦吧!

准媽媽只要健康不要肥胖
懷孕期間, 我的飲食習慣幾乎沒有太大改變, 但我每吃入一口食物前, 總會先問自己:“這口食物對我和寶寶有什麼好處?它帶給我們的是營養?還是只會讓人發胖的垃圾?”

這就是我這個孕婦飲食的“最高指導原則”。

有一天金小弟問我, 為什麼孕婦會特別喜歡吃某種東西。 我隨口回答:“因為荷爾蒙的變化吧!”想想覺得他可能聽不懂, 就改了個方式說:“肚子裡的寶寶想吃什麼, 就會告訴他的媽媽, 媽媽就會特別愛吃那樣東西囉!”他聽了半信半疑的,

Advertisiment
從此時時刻刻盯著我“喂”寶寶吃了些什麼, 這倒也間接促使我不得不留意起自己的飲食了。

女人一生, 大概沒有哪個階段, 會比懷孕時期更注重自己身體的, 因為, 你此刻照顧的是兩個人的健康。 相對于一般人認為, 女人懷孕, 就可以“大解禁”, 理直氣壯大吃大喝, 我倒認為, 許多健康飲食的概念, 此刻正是最好的實踐機會, 因為你肚子裡的小生命, 會是最強的驅力!

名醫諮詢室:孕婦應攝取的營養

熱量:前期-

增加約150大卡(約一杯250CC全脂牛奶)

後期-增加約350大卡(一碗乾飯約280大卡)

蛋白質:以優質蛋白質(動物性蛋白質)為主

前期-增加約10克(一杯牛奶約8克)

後期-增加約20克(一兩肉約7克)

鈣:前期-增加約200毫克(一杯牛奶鈣質約290毫克)

後期-增加約500毫克

鐵:宜增加20至50毫克,建議一星期可食用一次豬肝,約2到3兩

維他命D:體內即可自行製造(注:前期指懷孕第1~3個月;後期指懷孕第7~9個月)

台大醫院營養師鄭金寶

那麼,孕婦到底該如何安排飲食,才能讓自己吃出健康,又不發胖呢?

攝入恰到好處的營養素

我們常說,孕婦是“一人吃,兩人補”,但別忘了,這另一個人,還只是個小小人兒呢!他所需要的熱量,遠比你以為的要少得多了——每天只要300卡路里(懷孕前兩個月,你甚至不需要增加任何熱量)。換句話說,孕婦每天只要在正常飲食外多攝取300卡的熱量,就足以維持懷孕期間所需增加的體重了。

問題是,一杯500毫升的全脂牛奶,也是300卡;一包洋芋片,也是300卡。你要喂自己吃的,是300卡的什麼呢?

這就需要辨別哪種營養素是你此刻最需要的,為了讓你和寶寶健康度過孕期,你必須多攝取的營養素,包括:優質蛋白質、維生素、葉酸、鈣、鐵。

蛋白質

蛋白質是建造胎兒器官組織的重要部分,具有建造修補體內組織、提供熱量、增加免疫力等功能。蛋白質攝取不足易發生水腫、貧血、子宮收縮能力不良、流產、疾病抵抗力減弱、哺乳能力不佳等症狀,這些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到胎兒的生長發育,所以懷孕期間增加蛋白質的攝取是必須的。

1、動物性蛋白質,如:蛋、牛奶、肉類、魚類。

2、植物性蛋白質,如:豆腐、豆漿。

名醫諮詢室:孕婦營養素過剩的危害

維生素過量,孕婦若每天服用超過一萬單位(I.U.)的維生素A,則有1/4機會造成胎兒畸形,如先天性心臟病以及眼睛、顎裂、耳朵的畸形,另外有1/4機會造成智障。若維生素D補充過多(每日超過15毫克),容易造成孕婦的軟組織的鈣化。

補鋅過量,如果准媽媽對於鋅的補充超過每日45毫克,容易造成早產。

水果過量,有些水果中糖分含量很高(如西瓜、葡萄等),攝入過多,可能

引發妊娠糖尿病。

維生素

1、維生素C:可促進膠原組織形成,維持骨鉻牙齒正常發育又參與葉酸轉化為四氫葉酸的過程,且對鐵的吸收有利。孕婦在妊娠期間如果加量服用維生素C,則可以降低她們在分娩時遇到的危險,含維生素C的食品,如蕃石榴、柑橘類、木瓜等水果。

2、維生素A:孕期需較多維生素A以維持胎兒正常生長發育與母體各組織的增長,這類食品有深綠色及深黃色蔬菜、水果等。

3.維生素B群:維生素B群包括: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葉酸等物質。

許多研究證明孕期婦女缺少維生素B族,可造成胎兒精神障礙;嬰兒出生後易有哭鬧、不安、煩躁等症狀;還可以引起胃腸蠕動減弱、便秘、消化液分泌減少、食欲不振等症狀;並且加快了孕婦的早孕反應,使母體對營養的吸收更差,造成胎兒各方面營養缺乏,從而嚴重地影響腦的發育,影響胎兒今後的智力。因此懷孕的婦女一定要注意維生素B族的攝取。這類食品有大豆、牛奶、肝臟等。

葉酸

懷孕前一個月或懷孕早期應多攝取葉酸,可增加胎兒神經發育。葉酸的最大功能在於保護胎兒免受脊髓分裂、腦積水、無腦等神經系統畸形之害。含葉酸的食物包括:蘆筍、肝臟、菠菜、豆類、瘦肉等。

礦物質

1、鈣質:這是對胎兒骨胳及牙齒發育最重要的物質,baby會直接從母體汲取,這也是為什麼孕婦會普遍缺鈣,所以一定要記得大量補充回來。鈣質含量高的食物,動物性的有:牛奶、小魚幹、黃豆、吻仔魚、蝦皮、蛤、牡蠣;植物性的有:海藻、豆腐、豆干、杏仁、芝麻、海帶、紫菜。動物性鈣質比植物性鈣質容易吸收;你也可以經醫生指示,直接補充鈣片。

婷主播的壓箱寶

補充鈣質的湯

蓮藕干貝豬心湯

白蘿蔔排骨湯

魚頭熬湯

2、鐵質:孕婦若缺乏鐵質,會導致貧血,這不僅讓你覺得容易疲倦,還會影響胎兒成長,你的身體也無法承受分娩時的大量失血。懷孕後期至分娩,每天應額外補充30~50毫克的鐵質。鐵質含量高的食物,如:蛋黃、肝臟、肉類(含鐵量最多的是牛肉,其它依序為豬、雞、魚)、菠菜等。或者也可在詢問醫生後,直接補充鐵劑,但要避免和牛奶、茶一起服用。

*粗纖維及水

多攝取粗纖維、多喝水,可以防止便秘。粗纖維含量高的食物,包括:芹菜、竹筍、梨、蘋果。

要充分取得以上這些營養素,孕婦每天的食物量可參考下表:

脂肪類3湯匙每日炒菜中的油脂已足夠,

不需額外添加植物油比動物油健康

奶類2-3杯乳製品可以提供蛋白質、脂

肪、鈣、維生素等營養素蔬菜類3-4份深綠色蔬菜能提供鐵質、鎂、菜酸

蛋魚肉豆類

4-5份1兩肉、1兩魚、1顆蛋、1塊豆腐(2格)都各為1份吃素的孕婦可用豆腐、幹

果、穀類及豆類來代替,以攝取足夠的蛋白質

碳水化合物(五穀根莖類)4-6碗

以全米或全麥的主食較佳水果類3-4份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為佳,如:

蕃石榴、柳丁、橘子、葡萄

婷主播的壓箱寶

孕婦不吃或少吃的食物(一)

辛辣熱性佐料。辣椒、花椒、胡椒、小茴香、八角、桂皮、五香粉等容易消耗腸道水分而使胃腸分泌減少,造成胃痛、痔瘡、便秘。便秘時孕婦用力屏氣解便,使腹壓增加,壓迫子宮內的胎兒,易造成胎動不安、早產等不良後果。

不少准媽媽較喜歡吃酸山楂,但是山楂對子宮有興奮作用,過量食用可使子宮收縮導致流產,所以要少吃。

孕婦不吃或少吃的食物(二)

有興奮作用的飲食。含咖啡因的飲料和食品,被孕婦大量飲用後,會出現噁心、嘔

吐、頭痛、心跳加快等症狀。咖啡因還會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影響胎兒發育。

茶葉含有較豐富的咖啡鹼,飲茶將加劇孕婦的心跳速度,增加孕婦的心、腎負擔,不利於胎兒的健康發育。

甜食。糖類等在人體內的代謝會消耗大量的鈣,孕期鈣的缺乏,會影響胎兒牙齒、骨骼的發育。過多食用巧克力也不好,這樣會使孕婦產生飽腹感而影響食欲,結果身體胖了,而必需的營養素卻缺乏了。

建議食譜:

不過,這畢竟是專家的建議,一般職業婦女,幾乎天天外食,要遵守嚴格的飲食規定,實在困難。不過別緊張!你當然可以為自己設計一份喜歡又適合的功能表。

例1

早餐饅頭1/2個、牛奶1杯、荷包蛋1個、蕃石榴1個

午餐飯1/2~2碗、魚1兩、洋蔥&胡蘿蔔1兩、炒菠菜3兩、木瓜1片 午點紅豆湯1碗

晚餐飯1/2~2碗、清蒸鯧魚1兩、肉絲1兩、(胡蘿蔔&白蘿蔔&豌豆)、楊桃1個晚點

麥片2湯匙、牛奶1杯

例2

早餐吐司麥包2片、牛奶1杯、荷包蛋1個、橘子1個

午餐飯1/2~2碗、五香豆干1/2塊、木耳1兩、炒芥蘭菜2兩、木瓜1片 午點紅豆湯1碗

晚餐飯1/2~2碗、清蒸鯧魚1兩、肉絲1兩、青辣椒1兩、(胡蘿蔔&白蘿蔔&豌豆)、楊桃1個▲晚點麥片2湯匙、牛奶1杯

婷主播的壓箱寶

孕婦不吃或少吃的食物(三)

味精。味精是平時很普通的調味品,但是孕婦就要注意少吃或不吃。味精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血液中的鋅與其結合後便從尿中排出,味精攝入過多會消耗大量的鋅,不利於胎兒神經系統的發育。

人參、桂圓等補品。祖國醫學認為孕婦多數陰血偏虛,食用人參會引起氣盛陰耗,加重早孕反應、水腫和高血壓等;桂圓辛溫助陽,孕婦食用後易動血動胎;所以不宜食用。

抗癌專家莊淑旗女士建議,孕婦的三餐飲食要掌握“3、2、1”原則,就是早、午、晚三餐的份量,應該是3:2:1,也就是一般說的“早餐吃得好、午餐吃得飽、晚餐吃得少”。

由於我的作息和一般人不同,吃早餐的時間已接近中午,這是我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因為有足夠的時間料理,所以吃得也最講究。我每天一定吃牛肉或魚、一大杯牛奶、一杯蔬果汁,加一碟蔬菜,白飯也改由胚芽米代替。

除非中午有應酬,否則我會準備食物帶到辦公室,做為“下午餐”,包括一碗各式各樣的湯(以大骨熬出的高湯做湯頭),一盒沙拉,裡面包含各種紅、黃、綠的深色蔬菜、白水煮蛋、葡萄乾、上面再灑點芝麻或花生。或隨高興放點蘋果、獼猴桃、柳丁等。老一輩的人建議孕婦別吃生食,不過,吃沙拉是我多年的習慣,沒經過加熱的蔬菜,維生素不會被破壞。我想,只要確定乾淨衛生,吃了不至於拉肚子就好。吃沙拉最大的好處,就是吃了通體舒暢,像痔瘡、便秘,被認為是孕婦最容易出現的症狀,我反倒是在懷孕後,這些以前偶而出現的小小“隱疾”從沒犯過。還有,吃沙拉容易有飽足感,如果怕胖得太快,這是最好的選擇,不過要小心沙拉醬別放太多。

到了晚餐,進入工作忙碌的高峰期,我通常沒時間好好吃,於是,我會讓自己“解禁”,和同事一起有什麼吃什麼,掌握的原則是不要太鹹、太油、吃太多。

後期-增加約500毫克

鐵:宜增加20至50毫克,建議一星期可食用一次豬肝,約2到3兩

維他命D:體內即可自行製造(注:前期指懷孕第1~3個月;後期指懷孕第7~9個月)

台大醫院營養師鄭金寶

那麼,孕婦到底該如何安排飲食,才能讓自己吃出健康,又不發胖呢?

攝入恰到好處的營養素

我們常說,孕婦是“一人吃,兩人補”,但別忘了,這另一個人,還只是個小小人兒呢!他所需要的熱量,遠比你以為的要少得多了——每天只要300卡路里(懷孕前兩個月,你甚至不需要增加任何熱量)。換句話說,孕婦每天只要在正常飲食外多攝取300卡的熱量,就足以維持懷孕期間所需增加的體重了。

問題是,一杯500毫升的全脂牛奶,也是300卡;一包洋芋片,也是300卡。你要喂自己吃的,是300卡的什麼呢?

這就需要辨別哪種營養素是你此刻最需要的,為了讓你和寶寶健康度過孕期,你必須多攝取的營養素,包括:優質蛋白質、維生素、葉酸、鈣、鐵。

蛋白質

蛋白質是建造胎兒器官組織的重要部分,具有建造修補體內組織、提供熱量、增加免疫力等功能。蛋白質攝取不足易發生水腫、貧血、子宮收縮能力不良、流產、疾病抵抗力減弱、哺乳能力不佳等症狀,這些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到胎兒的生長發育,所以懷孕期間增加蛋白質的攝取是必須的。

1、動物性蛋白質,如:蛋、牛奶、肉類、魚類。

2、植物性蛋白質,如:豆腐、豆漿。

名醫諮詢室:孕婦營養素過剩的危害

維生素過量,孕婦若每天服用超過一萬單位(I.U.)的維生素A,則有1/4機會造成胎兒畸形,如先天性心臟病以及眼睛、顎裂、耳朵的畸形,另外有1/4機會造成智障。若維生素D補充過多(每日超過15毫克),容易造成孕婦的軟組織的鈣化。

補鋅過量,如果准媽媽對於鋅的補充超過每日45毫克,容易造成早產。

水果過量,有些水果中糖分含量很高(如西瓜、葡萄等),攝入過多,可能

引發妊娠糖尿病。

維生素

1、維生素C:可促進膠原組織形成,維持骨鉻牙齒正常發育又參與葉酸轉化為四氫葉酸的過程,且對鐵的吸收有利。孕婦在妊娠期間如果加量服用維生素C,則可以降低她們在分娩時遇到的危險,含維生素C的食品,如蕃石榴、柑橘類、木瓜等水果。

2、維生素A:孕期需較多維生素A以維持胎兒正常生長發育與母體各組織的增長,這類食品有深綠色及深黃色蔬菜、水果等。

3.維生素B群:維生素B群包括: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葉酸等物質。

許多研究證明孕期婦女缺少維生素B族,可造成胎兒精神障礙;嬰兒出生後易有哭鬧、不安、煩躁等症狀;還可以引起胃腸蠕動減弱、便秘、消化液分泌減少、食欲不振等症狀;並且加快了孕婦的早孕反應,使母體對營養的吸收更差,造成胎兒各方面營養缺乏,從而嚴重地影響腦的發育,影響胎兒今後的智力。因此懷孕的婦女一定要注意維生素B族的攝取。這類食品有大豆、牛奶、肝臟等。

葉酸

懷孕前一個月或懷孕早期應多攝取葉酸,可增加胎兒神經發育。葉酸的最大功能在於保護胎兒免受脊髓分裂、腦積水、無腦等神經系統畸形之害。含葉酸的食物包括:蘆筍、肝臟、菠菜、豆類、瘦肉等。

礦物質

1、鈣質:這是對胎兒骨胳及牙齒發育最重要的物質,baby會直接從母體汲取,這也是為什麼孕婦會普遍缺鈣,所以一定要記得大量補充回來。鈣質含量高的食物,動物性的有:牛奶、小魚幹、黃豆、吻仔魚、蝦皮、蛤、牡蠣;植物性的有:海藻、豆腐、豆干、杏仁、芝麻、海帶、紫菜。動物性鈣質比植物性鈣質容易吸收;你也可以經醫生指示,直接補充鈣片。

婷主播的壓箱寶

補充鈣質的湯

蓮藕干貝豬心湯

白蘿蔔排骨湯

魚頭熬湯

2、鐵質:孕婦若缺乏鐵質,會導致貧血,這不僅讓你覺得容易疲倦,還會影響胎兒成長,你的身體也無法承受分娩時的大量失血。懷孕後期至分娩,每天應額外補充30~50毫克的鐵質。鐵質含量高的食物,如:蛋黃、肝臟、肉類(含鐵量最多的是牛肉,其它依序為豬、雞、魚)、菠菜等。或者也可在詢問醫生後,直接補充鐵劑,但要避免和牛奶、茶一起服用。

*粗纖維及水

多攝取粗纖維、多喝水,可以防止便秘。粗纖維含量高的食物,包括:芹菜、竹筍、梨、蘋果。

要充分取得以上這些營養素,孕婦每天的食物量可參考下表:

脂肪類3湯匙每日炒菜中的油脂已足夠,

不需額外添加植物油比動物油健康

奶類2-3杯乳製品可以提供蛋白質、脂

肪、鈣、維生素等營養素蔬菜類3-4份深綠色蔬菜能提供鐵質、鎂、菜酸

蛋魚肉豆類

4-5份1兩肉、1兩魚、1顆蛋、1塊豆腐(2格)都各為1份吃素的孕婦可用豆腐、幹

果、穀類及豆類來代替,以攝取足夠的蛋白質

碳水化合物(五穀根莖類)4-6碗

以全米或全麥的主食較佳水果類3-4份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為佳,如:

蕃石榴、柳丁、橘子、葡萄

婷主播的壓箱寶

孕婦不吃或少吃的食物(一)

辛辣熱性佐料。辣椒、花椒、胡椒、小茴香、八角、桂皮、五香粉等容易消耗腸道水分而使胃腸分泌減少,造成胃痛、痔瘡、便秘。便秘時孕婦用力屏氣解便,使腹壓增加,壓迫子宮內的胎兒,易造成胎動不安、早產等不良後果。

不少准媽媽較喜歡吃酸山楂,但是山楂對子宮有興奮作用,過量食用可使子宮收縮導致流產,所以要少吃。

孕婦不吃或少吃的食物(二)

有興奮作用的飲食。含咖啡因的飲料和食品,被孕婦大量飲用後,會出現噁心、嘔

吐、頭痛、心跳加快等症狀。咖啡因還會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影響胎兒發育。

茶葉含有較豐富的咖啡鹼,飲茶將加劇孕婦的心跳速度,增加孕婦的心、腎負擔,不利於胎兒的健康發育。

甜食。糖類等在人體內的代謝會消耗大量的鈣,孕期鈣的缺乏,會影響胎兒牙齒、骨骼的發育。過多食用巧克力也不好,這樣會使孕婦產生飽腹感而影響食欲,結果身體胖了,而必需的營養素卻缺乏了。

建議食譜:

不過,這畢竟是專家的建議,一般職業婦女,幾乎天天外食,要遵守嚴格的飲食規定,實在困難。不過別緊張!你當然可以為自己設計一份喜歡又適合的功能表。

例1

早餐饅頭1/2個、牛奶1杯、荷包蛋1個、蕃石榴1個

午餐飯1/2~2碗、魚1兩、洋蔥&胡蘿蔔1兩、炒菠菜3兩、木瓜1片 午點紅豆湯1碗

晚餐飯1/2~2碗、清蒸鯧魚1兩、肉絲1兩、(胡蘿蔔&白蘿蔔&豌豆)、楊桃1個晚點

麥片2湯匙、牛奶1杯

例2

早餐吐司麥包2片、牛奶1杯、荷包蛋1個、橘子1個

午餐飯1/2~2碗、五香豆干1/2塊、木耳1兩、炒芥蘭菜2兩、木瓜1片 午點紅豆湯1碗

晚餐飯1/2~2碗、清蒸鯧魚1兩、肉絲1兩、青辣椒1兩、(胡蘿蔔&白蘿蔔&豌豆)、楊桃1個▲晚點麥片2湯匙、牛奶1杯

婷主播的壓箱寶

孕婦不吃或少吃的食物(三)

味精。味精是平時很普通的調味品,但是孕婦就要注意少吃或不吃。味精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血液中的鋅與其結合後便從尿中排出,味精攝入過多會消耗大量的鋅,不利於胎兒神經系統的發育。

人參、桂圓等補品。祖國醫學認為孕婦多數陰血偏虛,食用人參會引起氣盛陰耗,加重早孕反應、水腫和高血壓等;桂圓辛溫助陽,孕婦食用後易動血動胎;所以不宜食用。

抗癌專家莊淑旗女士建議,孕婦的三餐飲食要掌握“3、2、1”原則,就是早、午、晚三餐的份量,應該是3:2:1,也就是一般說的“早餐吃得好、午餐吃得飽、晚餐吃得少”。

由於我的作息和一般人不同,吃早餐的時間已接近中午,這是我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因為有足夠的時間料理,所以吃得也最講究。我每天一定吃牛肉或魚、一大杯牛奶、一杯蔬果汁,加一碟蔬菜,白飯也改由胚芽米代替。

除非中午有應酬,否則我會準備食物帶到辦公室,做為“下午餐”,包括一碗各式各樣的湯(以大骨熬出的高湯做湯頭),一盒沙拉,裡面包含各種紅、黃、綠的深色蔬菜、白水煮蛋、葡萄乾、上面再灑點芝麻或花生。或隨高興放點蘋果、獼猴桃、柳丁等。老一輩的人建議孕婦別吃生食,不過,吃沙拉是我多年的習慣,沒經過加熱的蔬菜,維生素不會被破壞。我想,只要確定乾淨衛生,吃了不至於拉肚子就好。吃沙拉最大的好處,就是吃了通體舒暢,像痔瘡、便秘,被認為是孕婦最容易出現的症狀,我反倒是在懷孕後,這些以前偶而出現的小小“隱疾”從沒犯過。還有,吃沙拉容易有飽足感,如果怕胖得太快,這是最好的選擇,不過要小心沙拉醬別放太多。

到了晚餐,進入工作忙碌的高峰期,我通常沒時間好好吃,於是,我會讓自己“解禁”,和同事一起有什麼吃什麼,掌握的原則是不要太鹹、太油、吃太多。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