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知道寶寶的小癖好嗎 揭秘寶寶的“小癖好“

愛上扔東西, 喜歡玩“尿尿”, 欺負小動物, 將垃圾當成寶貝……孩子這是怎麼啦?面對孩子成長中的各種“小癖好“, 父母們往往是很費解卻又不知所措。 如果我們來深入解讀一下孩子特有心理特徵, 我們就會瞬間釋然:原來問題並沒有那麼嚴重。

怪癖1:愛上扔東西

1歲半的子諾最近添了一個亂扔東西的毛病, 高興時或不高興時都會將家裡的玩具、衣服、食物等扔個遍。

他為何會這樣?

對這個年齡段的寶寶而言, 扔東西是因為寶寶對身邊的事物充滿了好奇, 他們通過“扔”來探索這個世界。 扔東西更像是一種遊戲,

Advertisiment
寶寶在不斷重複的遊戲動作中, 強化了對各種物體、環境的認識, 還可以鍛煉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 “寶寶扔”和“媽媽撿”之間的互動, 滿足了寶寶的情感需求與情緒發展, 會更有利於親子關係的發展。

化解妙招

在家中的遊戲角裡, 給寶寶準備質地不同、顏色各異的玩具讓寶寶扔著玩;還可以和寶寶做扔東西的親子遊戲, 如準備一個玩具投籃筐, 由媽媽拿著站在寶寶對面, 引導寶寶把手中的小球扔進籃筐。 在寶寶探索的過程中, 可以做一些必要的規矩和限制。 例如可以告訴寶寶什麼東西可以扔, 什麼東西不能扔。

怪癖2:睡前離不開的熊

睡覺前, 2歲的棟棟一定要摟著自己的泰迪熊才能睡, 否則就會不依不饒。 “一隻破熊有什麼好玩的,

Advertisiment
真不理解!”看著寶寶對熊那麼喜歡, 媽媽都有點兒吃醋了。

他為何會這樣?

不少寶寶都有這樣的安全物, 或是毛絨玩具, 或是布娃娃、小被子、小枕頭之類的。 寶寶的這一行為並非戀物癖, 而是他從“完全依戀”轉為“完全獨立”的過度期間所產生的正常行為, 絕大多數發生在6個月至3歲之間。 寶寶喜歡控制安全的感覺, 這能幫助他逐漸減少對媽媽的依賴, 這正是寶寶用一個積極的方法來建立他的獨立。

化解妙招

如果父母在寶寶睡前陪伴寶寶, 唱催眠曲或讀書, 等寶寶睡著再離開, 一定會讓寶寶非常安心, 從而減少對安全物的依賴。 另外, 父母對於寶寶的依戀物也無需介意,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際關係的拓展與生活作息正常化,

Advertisiment
總有一天, 寶寶會主動放棄他的安全物。

怪癖3:“尿尿”真好玩

18個月大的揚揚能自己蹲下來尿尿, 可是每次尿好後, 他特別喜歡用手去拍打尿水, 啪啪, 玩得特別開心。 媽媽每次看到後都會打他的小手, 可是他就是不長記性。

他為何會這樣?

看到熱氣騰騰的液體從自己體內排出, 對於處在肛欲期(被定義為2~4歲, 但實際上從1歲半左右甚至再早一點)的寶寶來說, 實在是一種抵擋不住的誘惑, 於是, 玩尿也就在所難免了。 對寶寶而言, 玩尿跟玩水的樂趣是一樣的。 這時, 他們還沒有意識到衛生問題。

化解妙招

如果無法及時制止, 還不如滿足他的這種好奇心, 及時把他的小手清洗乾淨就好。 畢竟, 他們對尿尿的這種熱情只是階段性的,

Advertisiment
他們不會永遠這麼玩下去。 如果家長願意, 還可以引導孩子仔細觀察其他小動物的尿尿和粑粑, 再拓展到觀察小動物的習性, 瞭解小動物的許多知識, 這樣, 他的探索行為就快速地步入“正軌”了。

怪癖4:將垃圾當寶貝

2歲半的心怡每次見到樹葉、小石子、別人丟棄的小卡片等等, 就往口袋裡塞;看到媽媽把食品的包裝盒、紮禮物用的帶子、不再出水的彩筆一類東西扔進垃圾筒, 她一定會沖過去, 當成寶貝一樣揀回來。

他為何會這樣?

在寶寶眼裡, 物品沒有貴重的概念, 感興趣和好玩最關鍵, 即便是碎石、樹葉、狗尾巴草, 或是破瓶爛罐, 都能成為他的最愛。 2、3歲的小傢伙, 手眼的協調能力、手的抓握能力和小肌肉能力都有了一定的發展,

Advertisiment
能夠揀起一些小東西, 他們很願意溫習自己掌握的新本領。

化解妙招

給寶寶準備一個小盒子, 讓他把揀來的和捨不得丟棄的東西放在裡面。 過段時間就和寶寶一起經常清理他的“寶盒”, 隨著時間的推移, 把那些不再喜歡的東西淘汰掉;對於寶寶執意不肯扔掉的垃圾, 你可以先保留, 或是寶寶不在家的時候扔掉。
怪癖5:欺負小動物

童童最近被轉到一所寄宿制幼稚園, 週末回家, 媽媽發現他對小動物不友好了:用小水壺灌螞蟻, 還踢家裡的貓咪。

他為何會這樣?

寶寶在遭遇心理壓力、挫折或不適應新環境時, 容易產生攻擊性或破壞性行為。 寶寶虐待小動物, 實際是心理障礙的外在表現, 他們往往通過這種方式發洩心中的鬱悶、緩解緊張情緒。

化解妙招

引導寶寶說出他們心中的煩惱,幫他找到釋放心理壓力的出口;多關心寶寶,讓他覺得自己是安全的、被愛的,而不是被拋棄的、被冷落的;再抽出點時間,陪寶寶一起觀察動物,和他共同發現小動物的可愛之處,講述動物對人、對大自然的益處,引導寶寶友善地對待它們。

怪癖6:各種耍寶搞怪

佳一近來愛皺鼻子、擠眼睛,或者做出齜牙咧嘴的怪樣;有時還說髒話,越制止,越厲害,似乎自得其樂、陶醉其中。

他為何會這樣?

寶寶喜歡模仿,可在年幼階段,他們還分不清是非、好壞,不懂得怪樣子是醜的,髒話是粗魯不禮帽的,看到的、聽到的覺得新鮮、好玩,就不假思索地有樣學樣。也有些寶寶在受冷落的時候,以做怪樣或說髒話的方式,吸引父母的目光,獲得心理上的滿足。

化解妙招

如果寶寶故意為之,不妨先沉住氣。這時講道理,會給他一種錯覺:“鬼臉和髒話能讓爸爸媽媽關注我。”而如果你覺得逗趣,哈哈大笑後予以制止,也會使寶寶獲得“達到目的”的樂趣,下次當他渴望注意時會如法炮製。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視而不見,等寶寶冷靜下來再做解釋,幫他分清是非、規範言行。另外,父母要儘量將美好的動作和表情呈現在寶寶面前,發揮成人的示範作用。

化解妙招

引導寶寶說出他們心中的煩惱,幫他找到釋放心理壓力的出口;多關心寶寶,讓他覺得自己是安全的、被愛的,而不是被拋棄的、被冷落的;再抽出點時間,陪寶寶一起觀察動物,和他共同發現小動物的可愛之處,講述動物對人、對大自然的益處,引導寶寶友善地對待它們。

怪癖6:各種耍寶搞怪

佳一近來愛皺鼻子、擠眼睛,或者做出齜牙咧嘴的怪樣;有時還說髒話,越制止,越厲害,似乎自得其樂、陶醉其中。

他為何會這樣?

寶寶喜歡模仿,可在年幼階段,他們還分不清是非、好壞,不懂得怪樣子是醜的,髒話是粗魯不禮帽的,看到的、聽到的覺得新鮮、好玩,就不假思索地有樣學樣。也有些寶寶在受冷落的時候,以做怪樣或說髒話的方式,吸引父母的目光,獲得心理上的滿足。

化解妙招

如果寶寶故意為之,不妨先沉住氣。這時講道理,會給他一種錯覺:“鬼臉和髒話能讓爸爸媽媽關注我。”而如果你覺得逗趣,哈哈大笑後予以制止,也會使寶寶獲得“達到目的”的樂趣,下次當他渴望注意時會如法炮製。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視而不見,等寶寶冷靜下來再做解釋,幫他分清是非、規範言行。另外,父母要儘量將美好的動作和表情呈現在寶寶面前,發揮成人的示範作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