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的寶寶是否捨得與他人“分享”?

影響寶寶分享的四大因素

三歲前的寶寶不願意分享, 主要原因是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生活經驗有關有限, 寶寶學會分享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

◎日常生活經驗少, 分享意識不到位

孩子不願意分享, 與日常生活經驗較少密切相關。 三歲以下的孩子知道分享食物, 食物就會被吃掉、不可能再還原了, 誤以為分享玩具也是一樣, 自己就失去了對玩具的控制權。 孩子還不能做到完全平等、自願地、非功利性與人共用資源, 孩子以為應該先分給自己、確保自己有一份、分給自己多的、大的、好的那一份,

Advertisiment
會把自己多餘的、不喜歡的、不需要的分給別人;分享的時候會以交換為條件, 渴望得到成人的表揚。

◎心理發展水準有限, 分享物件有選擇

與小朋友相比, 孩子與成人分享行為更多, 其中與家裡人分享比與外面人分享更多;與陌生小朋友相比, 孩子與熟悉的小朋友分享更多;孩子上幼稚園以後比上幼稚園以前分享行為更多;與男孩子相比, 女孩子分享行為更多;與新穎玩具相比, 孩子更願意分享普通玩具;孩子的分享觀念水準比分享行為水準更高;在家長和老師的要求與教育引導下, 孩子的分享觀念與行為都顯著提高。

◎成人逗孩子不得當, 分享意識被誤導

小孩子惹人喜愛, 很多成人都喜歡逗孩子, 但是逗樂不當會誤導孩子。

Advertisiment
有的成人提出要分享孩子的東西, 如果孩子不答應, 成人就佯裝爭搶, 孩子嚇著了, 以後更不願意與人分享;如果孩子答應, 有的成人又不分享了, 而是“獨享”了孩子的心愛物, 結果孩子哭了, 成人就樂了:“看看, 小氣吧, 還是不願意吧, 我是逗你的, 不要了, 還給你--”而孩子覺得一點都不好玩, 反而面色尷尬, 成人出爾反爾的行為更讓孩子不可思議;也有的孩子爽快地答應分享之後, 成人馬上說:“寶寶真乖, 我是逗你的, 你自己留著吧。 ”孩子就誤以為分享只是一個遊戲而已, 不但別人會原封不動地還給自己, 還能得到成人的誇獎, 卻不明白這是“偽分享”。

◎家長圍著孩子轉, 分享鍛煉機會少

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

Advertisiment
有條件從小就獨自擁有所有的食物、玩具、空間, 沒有和兄弟姐妹分享的機會, 如果還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支持孩子獨享, 搞特殊化, 孩子很容易變得一切以自我為中心, 只知道自己有需要, 不知道別人也有需要, 結果只顧自己不顧別人。

引導孩子分享的五大良策

★平時積累有借有還的生活經驗

分享玩具有時是與小朋友共同玩, 有時是暫時借給小朋友單獨玩, 後者需要孩子有安全的歸還意識才能做到, 在家裡家長很少借孩子的東西, 所以孩子很少積累有借有還的生活經驗, 一旦出門了, 儘管家長費勁地解釋:“小朋友是借你的玩具, 玩一會兒還會還給你的。 ”孩子還是不願意, 就是因為他不知道有借有還的操作意義。

Advertisiment
因此, 可以在家對此進行模擬練習, 故意借一借孩子的畫筆、皮球、積木, 答應10分鐘之後還給他, 還的時候突出:“寶寶, 這是剛才媽媽借你的畫筆, 現在還給你, 謝謝!”久而久之, 他就明白了所謂分享其實就是暫時離開自己一會兒, 過一會兒還會回來的, 自己沒有什麼損失。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