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走入這幾個胎教的誤區

准媽媽在懷孕的時候, 總是會覺得非常無聊, 然後不自覺地就會去聽歌, 覺得這樣也是在對寶寶進行音樂胎教。 可是音樂胎教到底是不是這樣的呢?做音樂胎教要選擇何種音樂才是對寶寶有所説明的?

胎教有必要嗎?答案是肯定的。 現在這個階段, 早期教育的概念已由嬰幼兒追朔到胎兒時期, 非常多的爸爸媽媽都已經開始明白胎教的重要性, 胎教方面的書籍及音像資料也已經越來越多了, 讓很多人覺得非常迷茫。 筆者覺得, 胎教作為早期教育的一段重要時期, 其施教時間、內容及方式一定要按照一定的規律科學胎教,

Advertisiment
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誤區一:胎教實施越早越好

大腦、神經系統和感官的活動是心理活動的基礎, 生理發展直接影響同時也控制著胎兒心理發展的過程。 腦電科學研究表明, 胎兒6、7個月時大腦才會長好, 到胎兒8個月時就會慢慢有著和新生兒一模一樣的腦電圖, 大腦皮層區域會逐漸開始擁有各種各樣的功能, 指揮胎兒聽、嗅、發音等器官的活動, 並具有連續性和初步的節律性, 這樣就能夠開始對胎兒實施相應的有規律的教育。 胎教到底什麼時間開始比較好呢?據胎兒研究工作者研究證實, 胎兒末期(8個月左右)就已有了聽覺記憶。 因此, 胎教的最好時間應選在胎兒8個月(孕32周)以後。

誤區二:依賴音像資料就可以做好胎教

Advertisiment

就像是上面說到的那樣, 胎兒在懷孕的後期已經開始有了一定的聽覺記憶, 但是這個時候胎兒的檢測、辨別和定位等基本聽覺能力還不是非常強大, 因此只能對於語言和音樂兩種聽覺刺激進行初步的感知和資訊加工。 關於語言胎教方面, 西方心理學家通過實驗研究證實, 胎兒早期是非常特別的, 胎兒對言語的偏好甚於非言語, 對母親聲音的偏好甚於陌生人的聲音, 對母語的偏好甚於另一種語言, 對某種熟悉的言語刺激的偏好甚於不熟悉的言語刺激。

誤區三:胎教可以隨時隨地進行

胎教的實施一定要按照自己孩子的發展規律, 不是自己想什麼樣就是什麼樣的。

胎教實施過程中需注意以下事項:

Advertisiment

1、胎教一定要把握好度

要觀察瞭解胎兒的活動規律, 最好是能夠選擇孩子清醒的時候, 並且每次不超過10分鐘;

2、胎教要有規律性。

可以在一天固定的時間裡進行胎教, 讓胎兒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 這樣在孩子出生以後還可以繼續進行, 也可以為孩子其他的認知能力的發展奠定基礎。

3、胎教要有情感交融。

在進行胎教的時候, 准媽媽一定要注意力集中, 全神貫注, 與胎兒共同體驗, 這樣才能夠讓孩子更好地接受胎教, 不但對於胎兒非常有幫助, 對於母親的身心健康也有影響, 還能夠建立起最初的親子關係。 總之, 胎教的過程不僅是一個語言、音樂學習的過程, 也能夠培養孩子和母親的關係。

現在常推廣的“胎教”方法,

Advertisiment
都是從聽覺、視覺、觸覺方面對胎兒進行刺激。 而聽覺、視覺和觸覺這些都是生理學參數, 現在這個階段, 各式各樣的論文, 裡面所做的實驗都是生理學實驗。 沒有臨床醫療實踐的科學結論。 因此准媽媽不能盲目地相信和遵循這些“胎教”方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