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是安全型依戀的父母嗎?

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 但在具體的養育過程中, 當孩子有無法處理的情緒時, 父母能做到跟孩子的情緒共鳴, 讀懂孩子的意圖, 並作出恰當的回應, 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這需要父母自己有安全的依戀模式和心理發展水準。 我們來看一個例子:

當妮妮4個月大時, 母親把她抱在肩膀上, 她們的目光跨過操場看向正在拍攝的父親。 母親用鼻子蹭著妮妮, 孩子開始流口水並微笑, 然後將目光轉向母親。 就在這一瞬間, 母親卻看向了別處, 她們的眼神不曾相遇。 孩子臉上的笑容消失了, 目光變得呆滯,

Advertisiment
臉上沒有了表情。 類似的事件重複發生了多次。 在妮妮6個月大的錄影中, 作者發現母親表現得異常沉默, 與嬰兒的目光接觸也很有限。 到1歲的時候, 錄影顯示妮妮已經徹底患有自閉症, 她避免所有的目光接觸, 她沒有成熟的表情, 無法交流情緒和意圖。

近年來, 臨床觀察和試驗研究更全面地理解了嬰兒跟養育者的依戀模式, 對兒童人格發展是極其重要的。 嬰兒發展成為一個人格健康而完整的人, 特別是在出生後第一年, 需要母親或照料者的身體親近、情感互動而帶來一種具有安撫性的心理狀態。

“嬰兒是從母親喜悅的目光中發現自己的。 ”當嬰兒體驗到諸如饑餓、寒冷和恐懼等壓力時, 會用眼睛、哭泣、痛苦的表情、手的抓取和觸碰試圖保持親密,

Advertisiment
養育者特別是母親要像一面鏡子, 能感受到嬰兒的需要, 並對嬰兒的內心狀態有所體驗和共鳴, 給予恰當的安撫和回應。 孩子從父母的鏡子中看到自己的形象, 自己是一個有情緒, 有意圖的人, 這種互動在生命的第一年裡重複了上千次, 這是為兒童提供安全依戀以及隨後獨立成長的基礎。

依戀分為安全依戀和不安全依戀。 用於評估依戀模式試驗叫陌生人情境測驗:將12個月大的嬰兒放在一個陌生的房間, 母親離開房間3分鐘後與母親再次回來的情境, 觀察嬰兒在重聚時的反應:

安全型依戀:

不管在分離時多麼難過, 當看到母親回來時, 他們幾乎瞬間就得到了安慰, 而且很容易繼續玩耍。

Advertisiment
嬰兒的這種復原力和靈活性是和母親互動產生的結果。 這些敏感的母親能夠對嬰兒發出的信號進行回應。 一般而言, 安全型依戀的嬰兒的母親在嬰兒哭泣時能很快地抱起他們, 並充滿柔情和關懷。

安全型依戀的嬰兒的母親能很順暢地將自己的節奏和嬰兒節奏配合在一起, 而不是把自己的節奏強加給他們。

安全型依戀的孩子在同齡人中, 表現出更高程度的自尊, 情緒健康, 具有積極情感和主動性, 跟同伴相處更能集中精力, 更有合作和社交能力。

安全型依戀的父母的特點:

1、父母鎮定、善於反省、專注, 把孩子當人看待。 理解嬰兒, 以一種促進成長的方式對他的情緒做出回應。 不僅對孩子的積極性☆禁☆感到驕傲,

Advertisiment
還看中孩子的憤怒和果斷的能力。

2、父母兩情相悅, 感情深厚。

3、母親能夠準確感受到孩子的感受並給予回應。 共情的意思是與另一個人共通感受, 做到共情父母必須有愛和覺察能力。 父母能夠將自己投入到兒童的體驗中去, 並將這種體驗轉化成語言回應給孩子, 這個過程就是幫助孩子心智化的過程。

4、父母為孩子的創傷性和獨立性☆禁☆感到愉悅。 父母不受焦慮干擾, 有足夠的安全感允許孩子自主。 即使這種自主會讓他發生小事故, 讓他犯錯並製造混亂。

5、父母強調的是紀律而不是懲罰。

6、在孩子成長的嬰幼兒階段, 父母密切關注並參與他的生活。

不安全型依戀:

不安全回避型的孩子在陌生情境中, 看到母親回來時, 表現出漠不關心,

Advertisiment
母親離開或回來, 他們好像都沒有什麼反應。 這種明顯缺乏痛苦的表現很容易被錯誤地理解為平靜, 實際上, 他們的心率和那些看上去很痛苦的安全型的孩子一樣都是加快的。 這些回避型的嬰兒, 和那些被分離和受到創傷的年齡大一點的孩子一樣, 認為自己尋求安慰和照顧都是毫無用處的, 因此他們表現出情感淡漠, 放棄要求。 這些回避型的嬰兒被母親抱在懷裡時, 顯得鬆軟無力像一袋土豆掛在母親身上。

不安全矛盾型的孩子表現為要麼很生氣, 難以安撫;要麼很無助, 很悲痛, 跟母親重聚後也不能緩解他們的擔憂。

不安全混亂型的孩子如果孩子依戀的養育者同時又是虐待他的人, 孩子跟養育者在一起體驗到的是無法解決的恐懼, 表現出的是行為和情感的混亂和迷失。

這些不安全型依戀的孩子,可能會把痛苦外化,表現為挑釁、多動、注意力渙散,或者經常受傷。也可能把痛苦內化,他們不會因為內心問題與老師同伴或家長發生衝突,他們寧願把衝突內化,指向自身。他們兒童期的大部分症狀通常表現為抑鬱、焦慮和恐懼,容易退縮和膽怯。

5歲的皮皮在學滑旱冰,儘管他常常摔倒,膝蓋摔得青紫,但在父母的持續鼓勵下,他仍然熱情高昂地學習溜冰。一天,幼稚園老師帶著全體孩子去溜旱冰,儘管父母都不在,皮皮還是很努力。但是,當他回到家時卻情緒低落,母親問他發生了什麼事。他眼淚汪汪地回答,溜冰時,自己的腳部動作不對,無法站穩,這讓他很丟臉。母親回應得很積極,繼續問他可能是什麼原因,因為他過去溜得很好。皮皮眼裡含著淚難過地說:“你們當時沒在那裡看著我。”

皮皮是安全型依戀的孩子,他能感受到自己的情緒在跟媽媽的互動中表達了出來,得到了安撫和支持。

早年的依戀模式不僅會影響一個人一生,也有代際間的傳承。安全型依戀的孩子,有較好的抗挫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有自信心和跟人溝通、合作的能力。由於從父母那兒學到了很好的功課,他將來對自己的孩子也能做出富有洞察力、溫柔、及時的回應,就像當初他的父母對他一樣。

不安全型依戀的父母的特點:

1、很難跟嬰兒建立聯結。很難理解孩子的情緒、身體狀態、衝動和期待。

2、傾向于把孩子當物體而不是有情緒、有意圖和能力的人。

3、期待孩子早熟。

4、對孩子的成長缺乏信心。

5、傾向於把自己的情緒投射在孩子身上。傾向於否認自己的情緒,知行不能合一,經常把自己的需要放在孩子的需要前面。

表現出的是行為和情感的混亂和迷失。

這些不安全型依戀的孩子,可能會把痛苦外化,表現為挑釁、多動、注意力渙散,或者經常受傷。也可能把痛苦內化,他們不會因為內心問題與老師同伴或家長發生衝突,他們寧願把衝突內化,指向自身。他們兒童期的大部分症狀通常表現為抑鬱、焦慮和恐懼,容易退縮和膽怯。

5歲的皮皮在學滑旱冰,儘管他常常摔倒,膝蓋摔得青紫,但在父母的持續鼓勵下,他仍然熱情高昂地學習溜冰。一天,幼稚園老師帶著全體孩子去溜旱冰,儘管父母都不在,皮皮還是很努力。但是,當他回到家時卻情緒低落,母親問他發生了什麼事。他眼淚汪汪地回答,溜冰時,自己的腳部動作不對,無法站穩,這讓他很丟臉。母親回應得很積極,繼續問他可能是什麼原因,因為他過去溜得很好。皮皮眼裡含著淚難過地說:“你們當時沒在那裡看著我。”

皮皮是安全型依戀的孩子,他能感受到自己的情緒在跟媽媽的互動中表達了出來,得到了安撫和支持。

早年的依戀模式不僅會影響一個人一生,也有代際間的傳承。安全型依戀的孩子,有較好的抗挫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有自信心和跟人溝通、合作的能力。由於從父母那兒學到了很好的功課,他將來對自己的孩子也能做出富有洞察力、溫柔、及時的回應,就像當初他的父母對他一樣。

不安全型依戀的父母的特點:

1、很難跟嬰兒建立聯結。很難理解孩子的情緒、身體狀態、衝動和期待。

2、傾向于把孩子當物體而不是有情緒、有意圖和能力的人。

3、期待孩子早熟。

4、對孩子的成長缺乏信心。

5、傾向於把自己的情緒投射在孩子身上。傾向於否認自己的情緒,知行不能合一,經常把自己的需要放在孩子的需要前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