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擔心孩子的睡眠嗎?

睡眠是孩子健康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就如同好營養對孩子身體的發育很重要一樣, 睡眠對孩子大腦的發育至關重要。 如果孩子形成和保持固定的睡眠時間表, 他就可能睡更長時間, 晚上也不太可能醒, 也能享受這種酣睡給他健康帶來的益處。

很多父母擔心孩子的睡眠習慣和行為:“他是睡得太少了?還是太多了?小睡有多重要, 多少個小時的小睡才算夠?晚上他哭的時候, 我是應該讓他自己哭, 還是應該抱他起來?為什麼和其他同齡孩子比起來, 他顯得睡得比較晚或早?”

Advertisiment

雖然很多父母都擔心孩子的睡前儀式, 但是好消息是, 他們的很多擔心都很容易解決。 很多父母不清楚孩子在不同年齡階段最佳的睡眠時間表。 即使他們向兒科醫生問清楚了, 他們仍然會沮喪, 因為那些通常的建議可能對大部分孩子適用, 但不適用於他們的孩子。

Advertisiment
畢竟, 每個孩子是不一樣的, 他們之間有正常的差異。 有些孩子能在出生後的6~8周建立固定的睡眠節奏, 並且一次睡好幾個小時;但是, 另一些孩子可能持續幾個月或者更長都保持著難以預測的睡眠行為。 與兒科醫生討論你想問的具體問題, 回顧自己家庭中影響孩子睡前儀式的習慣、問題和挑戰, 這些都是合理的。

事實上, 有些父母會問醫生這樣的問題, 如“我的孩子晚上應該睡幾個小時?”, 但是這些問題並沒有適用于每個孩子的統一答案。 特別是在孩子2歲前, 他獨特的基因對睡眠有重要影響。 不管他小睡的時間長還是短, 都可以由他的基因決定, 他獨特的脾氣也可能影響他的睡前儀式。 而且, 家庭環境的差異,

Advertisiment
也會對孩子什麼時候睡、睡多久、睡得好不好產生影響。 父母離婚的孩子, 如果週一至週五在這個家庭睡, 週末在另一個家庭睡, 就會遇到明顯不同的睡眠環境。 如果父母夜間工作白天睡覺, 也會影響孩子的睡眠時間表。

情境

一個4個月大孩子的媽媽向朋友抱怨說, 她的孩子出生後的第1周睡得特別好, 但是之後睡前儀式好像被打亂了。 最主要的是, 孩子的睡眠時間不穩定、難以預測。 她說她試著保持孩子清醒到晚上, 這樣她丈夫晚上8:00~8:30下班回家後就能陪孩子玩耍了。 但是他還沒到家, 孩子常常就會暴躁和哭鬧。 雖然孩子有時顯得昏昏欲睡, 但是她還是儘量讓他清醒得久一點, 等著丈夫回來。 但是通常的情況是, 嬰兒太累了,

Advertisiment
很難被安撫。

爸爸媽媽就應該怎麼做起了衝突:爸爸覺得讓孩子哭著等自己回來沒什麼, 但是媽媽覺得這樣太狠心了。 有時, 她試著在傍晚讓孩子小睡一下, 但是孩子在晚上還是會脾氣暴躁。 就這樣, 丈夫和妻子之間的衝突升級了。

他們決定徵求兒科醫生的建議。 醫生解釋說, 尊重孩子正在形成的睡眠時間表是很重要的。 對一個典型的4~8個月大的嬰兒來說, 健康的晚上入睡時間是18~20點。 但是延長孩子清醒的時間, 讓他迎接爸爸, 只會讓他過度勞累, 與自己的生物節奏不同步。

你要常常留意孩子的睡眠需要。 他的生物鐘在發育, 當他需要睡覺的時候, 他應該得到滿足。 如果他的睡眠清醒時間表被人為打亂了, 他可能在清醒的時候變得脾氣暴躁、注意力不集中。

Advertisiment
如果他睡得較早, 他可能就醒得較早, 但是他晚上的睡眠時間會更長。 這樣, 工作的父母就能在早晨多和孩子待一會兒了。 如果需要改變時間表, 就要從父母開始, 這樣孩子清醒和機敏的時候就有人看護他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