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家的寶貝也是個“小磨蹭”嗎?

現在的孩子愛磨蹭是比較常見的, 大部分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都存在著磨蹭拖拉的現象, 穿衣服磨蹭, 洗漱磨蹭, 吃飯磨蹭……反正不管是幹什麼事, 總是會在那裡慢條斯理、不慌不忙、悠哉悠哉的, 根本無法理解時間的緊迫性。 即使家長磨破嘴皮, 講了一大堆道理, 他們依然我行我素, 這簡直讓大人傷透了腦筋。

一、磨蹭是幼兒的天性所致

幼兒磨蹭可以說是正常現象。 2~5歲的寶寶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因此他們注意的廣度很大, 而穩定性又不夠, 所以在從事某一活動時, 他們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

Advertisiment
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 自然會放慢活動的節奏和速度, 甚至直接從正在從事的活動中抽身而出轉到其他感興趣的事情上。 這就不難理解孩子在起床、吃飯、做作業時為什麼總是斷斷續續, 一拖再拖了。 還有, 寶寶年齡越小, 神經肌肉活動越不協調, 動作的不熟練導致了寶寶做事緩慢。 再加上寶寶做事的動力, 往往是盲目地服從大人的要求, 並不懂得時間的價值和浪費時間的危害。

通常大人覺得寶寶磨蹭主要是因為達不到成人期望的速度, 其實寶寶表現得已經很好了。 如果爸媽常常感到與其讓寶寶自己做, 比如吃飯, 還不如喂他吃來得快些, 而且更省心, 更省事。 這種包辦代替恰恰剝奪了寶寶鍛煉的機會,

Advertisiment
寶寶的惰性會因此越來越強。

其實, 有些寶寶對於他感興趣的事, 動作就很快, 沒興趣的事或事物本身難度較高, 都會妨礙他做事的速度。 比如寶寶在屋裡玩厭了, 想到外面去玩, 媽媽非讓寶寶先把弄得亂七八糟的玩具收拾整齊, 那寶寶不高興又非幹不可, 自然就磨蹭了。

二、寶寶愛磨蹭還另有原因

愛磨蹭除了是孩子的天性使然, 其實, 也還有另外一些原因。

一是孩子心智發育不全, 注意力不夠集中, 在幹某件事時, 容易被外界因素影響, 因此, 容易出現三心二意、磨磨蹭蹭的情況。 二是大人的溺愛養成了孩子的依賴性, 現在孩子享受的是全程服務, 真正是飯來張口, 衣來伸手。 久而久之, 一旦遇到一些事情需要自己做時,

Advertisiment
他們往往不能幹練、利索地完成, 這也在意料之中。 就拿我女兒來說吧, 衣服穿不利索, 我們在一邊看著著急, 索性就伸手幫她穿了了事;吃飯時怕她吃不飽餓著, 怕吃涼飯不利於消化, 就不得不一口一口地喂她吃……長此以往, 速度、效率對於孩子來說, 也就不那麼重要了, 反正有家長充當“救火隊員”。

三、如何讓“小磨蹭”提速

針對“小磨蹭”, 既然講道理和反復催促都沒有很好的效果, 那麼就要動腦筋來想想更好的對策了。

1、訓練孩子注意力集中

孩子慢吞吞常跟著“漫不經心”一起出現, 因為漫不經心所以顯得動作慢。 此外, 有些孩子之所以慢吞吞, 是因為注意力分散度低, 當他專注于一件事時, 無法一下子把注意力轉移到大人交代的事情上,

Advertisiment
如看電視時叫他去收拾玩具。 有時才聽大人把事交代完, 又被另一件事吸引過去, 這是注意力高度分散, 所以, 不僅無法用心完成大人交代的指令, 還很快忘了前面的叮嚀。

專家建議:學齡前兒童的注意力很難高度集中, 這是因為他們的大腦發育不夠完全, 控制力不夠, 但家長也可以通過一些遊戲訓練孩子提高注意力。 比如拼圖遊戲、歐拉島的蜂狂翻牌遊戲等。 這些遊戲要求孩子注意力高度集中, 大腦收集每個資訊, 這樣才能完成遊戲, 是很不錯的鍛煉方式。

2、父母不要操之過急

父母過於心急, 經常是一個指令出去, 就要孩子馬上做出回應。 然而每個孩子發展不太一樣, 有的孩子動作發展較快, 有的則思考方面較快,

Advertisiment
當孩子的思考動作協調不是很好, 而家長卻又要求嚴格, 超出孩子動作能力時, 家長會認為孩子慢吞吞, 而孩子卻認為他已經很快了。 家長和孩子的標準不一樣, 常是求好心切的家長認為孩子慢吞吞的主要原因。

專家建議:如果孩子反應能力不夠快速, 家長就要適當的調整對孩子的要求, 將要求儘量具體。 比如, 在孩子收拾玩具的時候要求他們去關掉電視, 對反應慢的孩子, 家長可以說:先不要收拾玩具, 去把電視關掉, 關掉電視後再繼續收拾。 慢慢的可以讓孩子明白怎麼同時處理多件事情, 提高他們的反應能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