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家孩子分房前跟誰睡?會影響一生的性格

從她一出生剛滿月, 爸媽就到外地工作, 她被留在老家, 跟年老的奶奶一起生活一起睡, 她經常因為想念爸媽而對著相片掉淚。

5歲那年, 有一天晚上朦朧中被奶奶的呻吟聲嚇醒, 一個勁兒地推奶奶但推不醒, 她被嚇哭了。 她淒厲的哭喊吵醒了鄰居, 奶奶被搶救回來了。 後來, 每當入夜她總會莫名醒來, 看著安靜的奶奶, 她會不由自主地學著電視的樣子用手試探奶奶的鼻子是否有氣息, 她時常會因為擔心奶奶靜悄悄地死在自己身旁而內心充滿恐懼。 那時候的很多年, 她一直在想, 如果家裡有爸爸媽媽或者一個大哥哥就好了。

Advertisiment

如今奶奶已經去世多年, 她跟爸媽生活了也差不多十多年了, 雖然爸媽待自己很好, 但總覺得爸媽給自己的溫暖, 始終不及奶奶, 這就是童年陪伴帶來的依戀。 成年後的自己對各種事情也帶著懷疑和不安, 睡大房間會心慌;床一定要靠牆, 睡覺時要睡在貼牆的那側;每當睡覺前都要看一看床底是否有不安全的東西;每次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睡覺, 比如酒店, 都要開燈才能睡得著……在人際交往上也表現出對人的不信任, 尤其是對親密的人, 會頻繁的給對方打電話、發資訊, 一點蛛絲馬跡就會懷疑對方不忠誠, 以至於被不少人嘲諷為“神經質”。

孩子分房前跟誰睡, 會影響一生的性格

孩子跟誰睡,

Advertisiment
就是誰的孩子!孩子分房前跟誰睡, 會影響一生的性格。 大部分有安全感的孩子, 幼年時期都是跟爸媽一起睡, 尤其是跟媽媽睡一起的。 幼兒說, 因為一個人的安全感, 與生命早期和“母體”的關係密切相關, 一個媽媽穩定而有規律對孩子的照顧, 決定了孩子對這個世界的基本信任, 這種基於對母體的信任所發展出來的安全感, 會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

媽媽陪睡的孩子, 往往性格更好

寶寶在胎兒時期, 因為子宮和羊水的包裹、聆聽媽媽的聲音、嗅著媽媽的體味而獲得了安全感, 而出生到了外界後, 如果嬰兒的安全感能繼續得以保證, 比如母乳餵養跟寶寶肌膚接觸、寶寶哭鬧能得到及時的回應、晚上睡眠時能聞到媽媽熟悉的體味,

Advertisiment
任何恐懼和不安都能得到媽媽的關注, 孩子會感覺到很安全、很溫順, 他們內心滿足與平靜, 暴躁、粗野、發脾氣、衝動、懷疑等不良性格就會減少。

但需要注意的是, 對於新生兒, 為了安全起見, 可以跟母親同房不同床, 到稍大後才跟媽媽同床睡。 另外, 爸媽陪睡太長時間, 可能會導致孩子性☆禁☆早☆禁☆熟, 建議孩子5歲前最好要跟爸媽分房睡了。

缺乏安全感在幼年時期會體現在這些方面, 看看你家是嗎?

1、喜歡粘著親近的人, 到哪裡都跟著, 不見了會哭鬧;

2、睡覺時會時不時摸摸身邊是否有人, 或者醒來後把陪他睡的人抱的很緊;

3、遇到陌生人會緊緊躲在大人身後, 不怎麼敢說話、言笑;

4、不合群, 一群小朋友玩耍時會站一邊,

Advertisiment
或者遲遲不肯融入玩耍;

5、上學後一段時間仍舊不能習慣, 每次上學都會哭鬧, 即使到了校門口仍會緊緊拽著家人不肯放手;

6、過了口腔敏感期仍會吮吸手指, 甚至啃咬指甲衣物或吃頭髮……

那些從出生後一直獨睡的孩子呢?會更容易有這方面的心理問題

有一些寶寶, 從出生後就被安排在獨立的房間睡覺的, 甚至被媽媽訓練“哭聲免疫”的, 他們由於在幼年時期內心的安全感得不到滿足, 會漸漸表現出“戀物癖”, 比如睡眠會通過咬被角或抱著毛絨玩具等方式減壓才能睡著, 否則當這些熟悉的東西不見後會充滿焦慮而失眠, 他們內心往往孤獨, 極度缺乏安全感, 一直到很大還難以丟掉依戀物。

PS:有些家庭的孩子是老人一起睡的,

Advertisiment
但需要警惕的是, 老人的呼吸系統老化, 他們在夜間睡眠需要更多新鮮的空氣, 孩子跟老人睡眠會吸入更多的廢氣, 造成幼兒吸氧不足, 甚至影響腦部發育。

幼兒說溫馨提示, 寶寶出生到1, 2歲前, 由於孩子會經常夜鬧, 還會因為抵抗力差而經常生病, 作為陪睡媽媽會非常辛苦, 尤其是白天還需要正常上班的媽媽。 但是媽媽用幾年的辛苦, 將換來孩子未來一生的安全感和好性格, 想想也是值了。

最後獻上某位元知名音樂人的話:有了孩子後我不得不放下音樂全身心陪伴孩子, 有人問我是否因為事業停滯的兩年而後悔, 我說絕不, 因為當我重新拿起吉他, 我發現手中彈奏出來的音符變得完全不一樣了……這就是作為一個母親, 生命對她來說的意義所在!

生命對她來說的意義所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