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何謂“科學育兒”?

初為人母, 最關注的大多是寶寶的健康問題。 小心地呵護, 不敢有一絲馬虎, 不願留下一點遺憾。

朋友的父母, 都是研究營養學的, 養育外孫子自然感覺應該是得心應手。 小外孫還沒降生, 老人家就裝備好了天平、量勺, 要百分百“科學育兒”。 寶寶每天進食多少蛋白質, 多少維生素, 都是以極精確、極細微的單位來計量的。 然而, 就在這樣小心細緻的養育下, 小外孫卻很不給面子, 居然長成了“豆芽菜”。 4歲的孩子, 被兩歲的小不點兒一碰就是一個跟頭。 上幼稚園也是三天打漁兩天曬網。

當然, 這是一個比較特殊的例子,

Advertisiment
但也許是見得太多了, 總結出一條規律:凡是父母過於小心, 腳跟腳手跟手長大的孩子, 往往體質較弱;凡是父母大大咧咧帶出來的孩子, 卻很是皮實。

所以, 在養育熊壯壯的過程中, 我吸取了很多的經驗教訓, 該放的地方則放, 該較真的地方就較真, 並且像所有的媽媽一樣, 緊張兮兮的時候也少不了。 好在, 壯兒比較爭氣, 就是快一歲時感染過一次輪狀病毒, 平時即使感冒, 也只是流流鼻涕, 不會發燒、咳嗽, 折騰得人仰馬翻。

我們都知道, 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握好“度”, 不夠“度”或者超過“度”, 都會使好事變成壞事。 養育孩子, 也是這個道理。 當然要相信科學, 用科學的方式育兒, 但同時也需要科學辯證的態度和方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