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以身作則是最直觀的教育

身為父母的我們最大的心願就是儘量能讓平安、健康、快樂伴隨孩子的一生。 下面就試著淺談一下我們的育兒心得:

1). 言傳身教, 以身作則。 小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 身邊的人都是他的模仿物件, 所以平時我們會注意自己的言行, 尊敬老人, 注意清潔衛生, 熱愛勞動, 讓寶寶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薰陶感染, 從而養成良好的品德。

2). 欣賞教育。 我們發現欣賞孩子是培養他的自信心很好的方法。 自信有助於他現在與將來勇敢地面對來自各方面的挑戰。 身為父母的的我們的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一聲讚揚都是一種無形的力量,

Advertisiment
可以鼓舞孩子的鬥志, 增強孩子的信心, 激發孩子的勇氣。 當他放學回家自覺跑去洗手間按洗手液洗手時、當他早上起床自覺去刷牙洗臉時、當他主動幫忙照顧妹妹時, 我們都會贊他:“嘉豪你真棒!”並傳遞了肯定與欣賞的眼神, 這使寶寶深受鼓舞, 深切明白這樣做是對的。 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 實踐中使我們明白:激勵和表揚的效果遠勝斥責與打罵。

3). 教導孩子必須尊重他人, 講禮貌。 要讓寶寶知道這個世界不是以自己為中心的, 尊重他人的人才會被人尊重, 對人有禮貌的人才會被別人所接受。

4). 相信孩子能行。 孩子在現階段已經有了自己的主見, 更多的時候他願意自己動手做事情, 而我們會放手讓他自己去做,

Advertisiment
而不是一味地代勞, 覺得孩子做不好, 或者有危險。 其實在他每學會做一件事情都需要一個過程, 如果不讓孩子自己去試、去做, 那麼他將永遠學不會。 而我們只需在旁看著, 在他請求幫助時正確引導他, 或者事先指導、示範一下就可以了。

5). 培養孩子的興趣。 培養孩子的興趣要從他的好奇心開始。 孩子現階段總愛問“為什麼”, 對新鮮事物都感到好奇, 有時對我們來說不存在“為什麼”的問題他們也會問。 如有一個星期天, 我們跟他說:“寶寶, 今天我們出去玩。 ”他馬上問:“為什麼?”這個在我們看來沒有疑問的問題, 寶寶也問出來了, 他可能不理解今天怎麼不用上幼稚園了, 今天怎麼不在家裡玩。 “今天是週末, 寶寶不用上學,

Advertisiment
爸爸媽媽也休息不用上班, 所以我們想帶你一起出去玩…” 當孩子提出問題時, 我們如果嫌煩, 敷衍回答了事, 這樣會扼殺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長此下去, 孩子會因為怕父母嫌煩而不敢再提問, 失去了對事物的好奇心, 也就失去了培養各種興趣的基礎。

當孩子所提出的問題我們一時不能正確解答時, 不可不懂裝懂, 要向孩子說清楚“這個問題我現在不會回答, 等我看過書後就告訴你。 ”這樣做孩子不會認為你在敷衍他, 反而學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總之我們應該保護孩子愛提問的天性, 並多加鼓勵, 且以此為契機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以上是我們對孩子在教育上的一些觀點和感受。 在注重孩子學習教育的同時,

Advertisiment
我們也非常看重孩子各方面的發展, 亦以身作則給他最直觀的教育。 我們深知, 兒子的每一步成長都浸透著老師的心血和汗水, 真誠感謝幫助我兒子獲得知識、快樂成長的老師們!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