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他什麼都留著

在妻子的眼裡,那些舊東西早該扔了;可在丈夫眼裡,那些卻都是寶貝。 觀念的差別緣於各自生長的家庭環境以及自己的心理需求。

家庭故事 曉晴有個苦惱,老公總是喜歡存舊東西,不肯把過時的東西扔掉。 這讓他們的小家顯得零亂擁擠。 她試著在老公出門之後扔過幾次東西,結果總會被發現,招來不滿和爭吵。

她不理解那些再也不看的書籍、舊衣服、老磁帶什麼的還留著它們幹什麼。 結果是她越這麼想,越覺得老公的那些“寶貝”都該扔掉,越看心裡越惱火。

當事人“陳述” 曉晴,35 歲,自由職業者 我們一家三口住在一間不到50 平方米的兩居室裡,有了孩子之後,屋子裡擁擠不堪,哪兒都是東西。

Advertisiment

可我的丈夫卻什麼也不捨得扔,什麼老式答錄機,一大抽屜已經不能再聽的磁帶,用了十幾年的拉杆箱,結婚時的枕巾,還有春節從老家帶回來的炒瓜子……全都攢著。

他總對我說:“沒准還有用呢!”“還能吃呢!”結果,壁櫥裡、陽臺上,到處都裝得滿滿的,整理房間簡直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我對他說:“我們的生活很方便,沒必要存那麼多東西,需要什麼去買就好了。 ”

可他卻不這樣認為,他說東西只要有一點點用,就不能浪費,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派上用場了,丟掉可惜。 但實際上,很多東西都是好幾年也沒再碰過一下了。

丁飛,36 歲,部門主管 曉晴經常讓我處理掉我的舊襯衫,上學時的書籍,還有我攢了很多年的磁帶、D V D 什麼的,我可不願意。

Advertisiment

我對這些東西有感情,更重要的是,我覺得它們還有用。 她悄悄地扔了我的一條舊毛巾,我有一次正想找出來擦擦自行車,卻沒有了,我很生氣!難道用新毛巾擦車嗎?

她總說需要就去買,可是我並沒覺得使用新東西就那樣高興,倒是覺得把舊東西挖掘出新的使用價值才讓人開心。 這可能是我從父親那裡繼承的習慣吧,從小我就看到父親是怎麼把很多東西用了再用的,而不是隨便扔掉。

偶爾我也會覺得家裡確實很擁擠,動了些扔東西的念頭,可是當我真的去收拾看能扔掉哪些的時候,就又覺得沒什麼可扔的。

專家“斷案”: 給妻子:他留的是安全感 每個人對東西價值的判斷是不一樣的,有很多東西,在某些人看來是垃圾,可在另外一些人眼裡就是寶物。

Advertisiment
另外,每個人對物品的感情也是不同的,賦予了情感的東西當然就不能隨便拋棄,除非是打算同時拋棄那些有滋有味的回憶。

既然如此, 遇到這樣的情景,我們可以嘗試著在心理上與對方換位置,體會一下某件被附加了情感與記憶的東西被丟掉之後的感覺,可能你就不會覺得滿屋子都是用不著的破爛,而是充滿著愛與美好的紀念品了。

另外,扔與留的差別還與每個人不同的家庭及成長環境有很大關係。 成長在一個貧困或者節儉家庭的孩子,會格外懂得珍惜和物盡其用。 而且,他也總能從“舊物再利用”中找到非常大的樂趣。

Advertisiment
囤積東西,除了讓他有物質上安全感外,也有了一種仿佛是永遠在父母身邊的那種屬於孩子的安全感,很踏實。

當然,我們的生活條件與過去完全不同了,沒必要用什麼都留著的方式來滿足自己在物質上的安全感。 可是,人在心理上的變化並不會完全隨著物質條件的改變而迅速改變,而是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有一個有趣的研究曾說,孩子天生害怕蜘蛛和蛇,儘管在他生活的大城市裡,這兩種動物都已經很少見了,但他就是害怕。 這其實和我們人類的進化史有關。 人類都已經進化到能去外星了,但是怕蛇和蜘蛛這樣的情緒反應卻還在延續。

給丈夫:正視自己,釋放感情 其實在這個壓力重重的社會裡,男人真的很難。

Advertisiment
他要給妻子、兒女甚至於自己的父母以安全感,可自己的安全感又從哪兒來?所以,患得患失很正常。 只是,我們該用什麼樣的辦法去克服“失去”的害怕,一個小建議:正視自己。 正視自己不必要的害怕和情感。

也許你的家庭經歷過經濟非常困難的時代,所以你身上不由自主地保留了父母當年對物質匱乏的不安感,甚至比他們還喜歡用留東西來讓自己感到安全。 但是現在,你應該更多地看到物質的豐富,勇敢地和這些可笑的害怕說“再見”。

具體辦法是,嘗試著重新整理家裡的東西,不妨對它們分一下類:你賦予了感情和回憶的物品可以保留;那些純粹是為了防止“萬一”的東西就儘量處理了吧。 如果你不願意把它扔進垃圾箱,那就看看能不能捐給更需要的地方,讓這些東西去發揮比在你家裡“留著”更高的價值。

然後, 再問問自己,你的“短缺感”是否還有另一個緣由,那就是情感和精神上的短缺。你留的東西讓你想起了什麼?你不捨得扔又是在依戀什麼?這會讓你瞭解自己的內心需要,而不是把自己真正的情感藏在你的舊物中間。

如果你需要的是妻子在孩子之外對你的關注和體貼,那麼不妨好好地和妻子“攤牌”;如果你對父母總虧欠感,那麼每隔一段時間接他們來住也是不錯的釋放感情的辦法;再也許,你懷念的是沒有孩子時無憂無慮的自由時光,那就和妻子“請假”,然後讓每個月一次的酒吧狂歡或者短途旅遊來替代那些早已用不上的舊磁帶吧!

如果你不願意把它扔進垃圾箱,那就看看能不能捐給更需要的地方,讓這些東西去發揮比在你家裡“留著”更高的價值。

然後, 再問問自己,你的“短缺感”是否還有另一個緣由,那就是情感和精神上的短缺。你留的東西讓你想起了什麼?你不捨得扔又是在依戀什麼?這會讓你瞭解自己的內心需要,而不是把自己真正的情感藏在你的舊物中間。

如果你需要的是妻子在孩子之外對你的關注和體貼,那麼不妨好好地和妻子“攤牌”;如果你對父母總虧欠感,那麼每隔一段時間接他們來住也是不錯的釋放感情的辦法;再也許,你懷念的是沒有孩子時無憂無慮的自由時光,那就和妻子“請假”,然後讓每個月一次的酒吧狂歡或者短途旅遊來替代那些早已用不上的舊磁帶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