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今天你抱孩子了嗎 ?

正如寶寶胃腸如果缺少了食物就會感到饑餓一樣, 他的皮膚缺少父母滿懷愛心的撫摸, 也會感到“饑餓”。 胃腸的饑餓, 會影響孩子身體的成長;而“皮膚饑餓”則會妨礙其智力的發育。
撫愛孩子的技巧

1.撫摸孩子的手。 有句俗話是“孩子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這話早己被現代醫學所證實。 大腦的不同區域掌管著人體的不同部位, 換句話說, 人體的不同部位都在大腦中佔有或大或小的位置。 而手在大腦中所占的範圍比人體的任何部位都要多。 既然小小的一雙手要大腦中那麼多的領域來支配, 那麼,

Advertisiment
運動手掌與十指也必然會使大腦的神經受到刺激, 得到鍛煉, 這就是手巧與心靈息息相關最堅實、最有說服力的生理基礎。 所以, 抱孩子的時候, 要多多地撫摸他的手, 舒展他的手, 牽拉他的手, 把握他的手, 親親他的手, 用臉去慰貼他的手。 另外, 做父母的應多和孩子做一些撫摸小手的遊戲, 像“鬥鬥飛”、“拉大鋸”、“撓一撓”等等。

2.多摸摸孩子的頭。 頭皮距離大腦最近, 常摸摸它, 不僅可解決“皮膚饑餓”, 而且撫摸孩子的頭, 還有利於孩子情緒的穩定。 孩子受到什麼驚嚇, 或是受到點什麼委屈, 摸摸他的頭, 會使他很快鎮靜下來。

3.多貼貼孩子的臉。 多貼貼、親親孩子的臉, 也有助於結他一個好情緒和好興致。 臉部的神經最發達, 多愛襖他的臉,

Advertisiment
讓他眉宇舒展, 表情開朗, 嘴角甜甜, 會心微笑, 長久會帶結孩子一張堅毅, 漂亮的臉。

4.撫摸孩子的肩膀。 孩子做出點讓大人高興的事, 或是做出他自己感到得意的事時, 別忘了拍拍他的肩膀、拍拍他的屁股, 以示讚賞與鼓勵。 以肌膚相親的方式讚賞孩子、鼓勵孩子, 往往比浮泛的語言還來得有力, 更容易滋潤孩子的心田。

5.每天可給孩子做一至兩次的全身撫摸。 可邊撫摸邊哼些兒歌, 讓孩子在融融的慈愛中接受父母輕輕的愛☆禁☆撫。 撫摸的順序, 先讓孩子仰臥, 從頭臉開始、然後腹部四肢。 大一點的孩子, 再讓他俯臥, 也是按從上到小的順序輕輕的撫摸。 撫摸讓孩子感到舒服、暢快為原則。

6.逛公園時也別忘了找機會多抱抱孩子。

Advertisiment
父母帶孩子去公園, 常見的是用童車推著孩子, 這樣做, 一則孩子處於較低的位置, 容易受到灰塵的污染和行人的驚嚇, 二則也不利於父子間或母子間的肌膚相親。 而“老外”們經常是抱著孩子或是讓孩子騎在自己的脖頸上逛公園, 這樣孩子視野廣闊, 也會玩得開心。 同時, 也增加了肌膚相親的機會。

7.父親也要多抱抱孩子。 父愛是母愛所不能替代的, 堅強寬廣的父愛與溫柔細膩的母愛給孩子完全不同的感受, 所以父親也應儘早成為撫愛孩子的角色, 和孩子一起遊戲, 引導孩子爬行和走路, 幫助孩子洗澡換尿布。 父親還應多抱抱孩子, 孩子在父親健壯的胸脯上, 那感覺肯定是十分愜意的。
不要這樣抱孩子

1.別強行搖動和高拋孩子。

Advertisiment
抱孩子, 孩子感到高興, 大人也感到暢快, 於是有些父母很願在抱孩子時和孩子瘋, 不是強烈地搖晃孩子, 就是將孩子高高拋起, 逗得孩子咯咯大笑。 但是, 這樣做是十分解除的, 有時甚至會引發孩子腦部疾病。

2.最好避免在睡前、飯後這段時間裡抱孩子。 抱著孩子, 哼著小曲, 哄孩子入睡, 這樣的方法並不好。 因為這會增加入睡的難度, 不抱不睡, 不哄不睡, 久而久之, 大人孩子都會感到很苦。 還是想法養成孩子按時自己躺下睡覺的好習慣為好。 飯後, 孩子當有一點輕鬆的活動, 這時也不要抱著他。  
3.如果是由保姆看護孩子, 也應教她一點育兒知識, 千萬不能認為孩子還小, 不會說話, 不知饑飽, 就把孩子放在一邊, 自己忙活計或看電視,

Advertisiment
認為孩子只要不磕著碰著, 就算盡到責任。 要知道觸覺的培養是不分親疏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