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家才是孩子們所喜歡的?

什麼樣的家才是孩子們所喜歡的?針對這個問題, 曾有專家對小學和幼稚園的孩子作了調查。 結果發現, 孩子們精神的需求比對物質生活更重視。 我們從身邊也可以瞭解到, 整天忙於工作的父母, 雖然給予孩子的物質很豐富, 但孩子並不快樂, 相反, 雖然物質不豐富但每天都會陪孩子吃飯、遊戲等的父母, 其孩子過得更快樂, 生活更積極向上。 對於家的情況, 孩子們喜歡哪樣的呢?

第一、孩子喜歡生活在一個和睦、團結友愛的家中。

孩子們最喜歡爸爸和媽媽和和氣氣, 不吵架, 不鬥嘴。 全家老小和睦相處,

Advertisiment
讓家裡始終充滿愛。

第二、孩子們還喜歡生活在活潑、歡樂幽默的家中。

孩子們喜歡家裡充滿笑聲和歌聲, 希望父母能抽出時間和自己一起玩, 做遊戲或講故事。

第三、這樣的家:求知、好學上進, 也是孩子們所喜歡的。

孩子們說, 看見爸爸媽媽每天晚上都看書學習, 自己也願意翻書看畫報。 有的說, 我的爸爸媽媽天天晚上不是看電視, 就是打牌、下棋, 亂哄哄, 使我也不能安心學習。

第四、還有文明、民主的家也是孩子所喜愛的。

孩子們都喜歡自己的家講文明、講民主、講禮貌, 尊老愛幼, 團結鄰里, 有事能一起商量, 每個人都能發表意見。

第五、整齊、清潔這樣的家, 對孩子的影響也很大。

孩子們都希望有個乾淨、整齊的家。 孩子們還希望自己的父母在家裡不要吸煙。

Advertisiment

通過以上的調查, 每位父母都應該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感情氛圍, 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父母在家庭中把保持時時有笑聲, 大人之間要相處融洽, 如果家庭中沒有笑聲那像是很悲慘的, 父母與子女一直處於一種壓抑沉悶的心理環境。 在這種環境裡生活成長, 就不可能有進取的激情, 向上的力量。 沒有笑聲的家庭必然充滿怨恨與不滿, 這種環境極易造成孤僻、猜疑的個性。

父母要理解相信自己的孩子, 不要過多地干涉子女的行為, 就學習方面而論, 沒有1個孩子在訓斥、干涉和棒頭威脅的條件下能真正學好文化科學知識。 這裡不排除棒頭威嚇下的暫時作用, 但那不是絕對鞏固的。

Advertisiment
可以說, 把子女當成朋友, 這是家庭教育中的最高原則, 需要父母有很高的精神境界, 也要具有擺脫親子感情糾纏的超脫精神。 這對大多數父母來說, 做起來是有困難的, 但努力向這個感情境界靠攏, 還是做得到的。

以上幾種所瞭解的孩子對家的要求, 從中可以看出, 孩子最需要的不是每天吃什麼, 玩什麼, 最需要的是家的溫暖以及和睦的家庭氣氛, 當然還有家人對孩子的態度及良好的教育方式。 成為孩子們眼中的好父母, 也是需要時常學習的, 要跟上孩子的思想轉變。 讓孩子在疼愛、輕鬆、寬容、民主和活潑的家庭氣氛中, 使得更好的健康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