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什麼樣的家庭因素會影響寶寶的語言能力?

有的寶寶說話早, 別人就誇聰明;有的寶寶說話晚, 別人就說這是“貴人語遲”。 真的是這樣嗎?寶寶太晚說話也有可能是語言發育遲緩哦!父母千萬不要被這種“善意”的謊言蒙蔽哦!

雖然每個寶寶的語言發育是不一樣的, 我們也必要強求自己的寶寶跟別人家的寶寶一樣, 到了什麼時候, 該說多少話?但是寶寶的語言發育也是有一定參考值, 父母可以按照這個參考值, 觀察自己的寶寶是說話晚還是因為語言發育遲緩。

寶寶語言發育參考值

0—3個月;會哭、會笑、會尖叫, 還會發出“啊、咿呀”等聲音,

4—6個月:可以發出單音節,

Advertisiment
能模仿一些聲音,

7—9個月:能發出一些重複音節, 比如baba、mama等, 開始會一連串的咿呀學語, 還能聽得懂一些日常單詞語,

10—12個月:可以清晰的喊出爸爸媽媽, 還能會發出更多的聲音組合以及不同的音調, 會開始學著模仿家人講話,

13—18個月:慢慢可以說出三到四個字的短語, 會反復說熟悉的詞語, 也會用手勢來表達需求, 會說像吃、抱這樣的動詞, 一般到18個月的寶寶, 詞彙量有5到20個。

1歲半到2歲:能聽懂簡單的指令, 會說5到7個字的句子, 到2歲時, 一般詞彙量會達到150個。

2歲以上:開始進入話嘮期, 會經常問為什麼, 也會簡單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詞彙量也會大大增加。

參考上面的語言發育標準, 看看自己的寶寶到了哪個階段。

寶寶學說話,

Advertisiment
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 有些寶寶早說話, 有些寶寶晚說話, 跟家長制造的語言環境有很大的影響, 比如;

1、沉默寡言的環境不利於寶寶學說話

從寶寶出生開始, 父母就是他最好的老師。 寶寶會從家長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比如說話、動作等。 所以如果父母沉默寡言, 就很容易導致寶寶說話晚。 因此父母應該與寶寶多一些互動, 多帶他參加一些戶外活動, 這樣也有利於寶寶的語言發育。

2、專心教會一門語言

家裡如果是老人帶小孩, 一般都會教孩子講家鄉話, 父母下班回到家, 又會跟孩子講普通話, 到了兩三歲, 父母又開始迫不及待的送孩子去學英語。 這樣多種語言的混合, 寶寶不僅難以學會。 反而會耽誤孩子正常的語言發育。

Advertisiment

3、家長說話要口齒清晰

到了一定年紀, 孩子喜歡模仿家長, 所以平時家長說話要注意, 口齒清晰、發音準確、聲音洪亮、語速放慢。 還有, 不要在孩子面前說髒話。

4、不要替孩子說話

孩子在學說話期間, 說話的時候會很難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意思, 會一個字一個字的說, 家長在旁邊看著著急, 就會代替孩子說話, 其實這種行為是不對的。 因為你在無形中剝奪了寶寶說話的權利, 這樣時間長了, 寶寶就覺得沒有開口說話的必要了。

5、寶寶說話晚也有可能跟口腔有關

有些寶寶說話晚, 就是因為口腔肌肉沒有得到鍛煉, 輔食添加的過遲或者平時餵養的食物太精細, 咀嚼能力得不到鍛煉, 不僅影響牙齒的發育也影響寶寶吐音。

Advertisiment

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 雖然生長發育各不相同, 但是大抵不會相差太大, 所以如果寶寶的生長發育比正常水準要落後很多, 請不要再問你問他問度娘, 而是直接去醫院檢查, 沒問題是再好不過, 有問題及早干預治療才是最好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