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什麼是奶癬 寶寶患濕疹怎麼辦

“奶癬”是什麼?很多初為父母的夫妻們可能還真沒有什麼概念, 但是“奶癬”對於嬰幼兒的危害, 是不可忽視的。 怎樣預防寶寶患“奶癬”, 得了“奶癬”又應該如何及時科學醫治?我們不妨一起來學習一下。

什麼是“奶癬”

是一種對牛奶、母乳和雞蛋白等食物過敏而引起的變態反應皮膚病, 也可能是一種由遺傳性因素引起的皮膚病或者因其他外在因素護理不當而引起的疾病。

寶寶患濕疹有啥反應

寶寶不像成年人, 皮膚癢或者疼能表達出來, 但寶寶如果患病, 一些症狀還是很容易被大人所察覺的, 注意這些症狀,

Advertisiment
就可以在最短時間內知道寶寶是否患了濕疹, 從而進行及時治療。

小寶寶的皮膚十分嬌嫩, 很輕微的刺激就能使寶寶的皮膚患病。 嬰兒濕疹一般都出現在出生後1月到2歲這段時間, 又以2-3個月的寶寶最嚴重。

寶寶濕疹出現的主要症狀是皮膚表面出現紅斑、米粒樣丘疹、皰疹、糜爛、滲液和結痂, 炎症反應明顯, 局部皮膚有灼熱感和癢感。

通常在寶寶的頭、面頰、外耳部, 甚至可以遍及整個顏面部和頸部, 嚴重的手、足和胸腹部都可見到。

濕疹起初為鮮紅色, 略帶水腫, 邊界清楚, 表面濕潤, 繼而轉成主要症狀。

嬰兒濕疹是由於患兒對某些物質如乳類、雞蛋、魚蝦等敏感性比正常的嬰兒高, 有時吸入粉塵、花粉, 吃番茄、橘子也會過敏。

Advertisiment
母乳餵養的孩子如果母親進食這些容易過敏的食物, 通過乳汁也會誘發患兒得濕疹。

不論哪一種皮疹, 都伴有一陣陣奇癢, 嬰兒往往倚著媽媽的身體摩擦止癢, 直到小水皰擦破, 形成大片潮紅濕潤的糜爛才肯甘休。 這時候滲液很多, 可濕透衣被, 乾燥後結成痂皮, 也可繼發成化膿性☆禁☆感染, 或引起附近淋巴結腫大。 通常皮疹經過適當治療, 會很快痊癒, 但常常復發, 到斷奶後大多會自行消失, 但也有遲遲不愈的, 發熱時皮疹減輕, 出牙時皮疹加劇, 冬春季重, 夏季較輕。

寶寶濕疹要早預防

通常情況下, 如果患兒父母常有過敏史, 如對某種食物、藥物或外用藥膏等過敏, 或者有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皮炎濕疹等, 所生的孩子也較之其他寶寶有更大患病風險。

Advertisiment
但除去遺傳因素, 還有其他很多因素會導致寶寶患病, 瞭解這些因素, 同時在事前加以防範, 就可以對寶寶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起居方面注意啥

一些家庭受傳統育兒經驗的影響, 給孩子穿衣過多, 密不透氣。 尤其在夏季氣候悶熱潮濕, 兒童最易發生痱子, 誘發濕疹;也有的家長使用一次性的“尿不濕”紙巾, 夜間孩子尿濕以後, 沒有及時更換, 而導致尿布皮炎, 誘發濕疹。

因此照管孩子不要捂得太熱, 應該稍稍涼爽一些為好, 俗話說“兩分饑一分寒, 能保小兒安”;房間宜經常通風換氣, 孩子的尿布、毛巾、枕巾、衣服等儘量不用洗衣粉洗滌, 可以用熱水洗滌之後放在室外曬乾。

易患濕疹的寶寶通常也會對花粉、塵蟎、動物皮毛、羽絨、油漆、塗料、甲醛氣味等過敏。

Advertisiment
所以寶寶房間儘量不要使用毛毯、地毯、羽絨服、毛絨玩具等物品, 也儘量不養貓、狗等寵物。

飲食合理很重要

患兒父母需掌握並嚴格遵守添加輔食的基本原則, 每次只添加一種食物, 觀察3至5天待寶寶完全接受後, 再添加新品種, 一旦發生過敏, 也容易區別引起過敏的食物, 且添加每種食品都要從少量(一勺左右)開始, 逐漸加量, 這樣可以減少食物過敏的發生。 保持正常的消化和吸收能力, 食物應以清淡為主, 少加鹽和糖, 以免造成體內水和鈉過多的積存, 加重皮疹的滲出及痛和癢感, 導致皮膚發生糜爛。

在飲食方面對於母乳餵養的嬰兒, 母親宜要適當“忌口”,

Advertisiment
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如海魚、蝦、蟹、貝、辣椒、油炸、油煎、燒烤等食物;對於牛奶餵養的嬰兒, 應將牛奶充分煮沸, 同時給孩子適當多喝水, 以減少致敏原的攝入。

患病後該咋護理

如果在爸媽的精心護理下, 寶寶還是不小心患了濕疹, 該怎麼辦呢?

即使這種情況發生了, 父母也不要過於緊張, 濕疹的治療手段有很多, 其中有一些作為父母就可以做到, 在做好前期家庭護理工作的同時, 及時帶寶寶去正規醫院就醫, 寶寶的濕疹就不難痊癒。 為此, 我們在這裡給大家推薦幾個寶寶患病後的護理及治療辦法, 爸爸媽媽們可以作為參考。

患濕疹的寶寶碰水頻率不要過高, 游泳等長時間接觸水的活動容易導致病情加重。 洗澡時水溫不要太熱,時間不宜過長,頻率不要太勤,不要用化學洗滌劑(如洗髮精、沐浴露、香皂等)。濕疹嚴重或有滲出時,儘量不洗澡,尤其是患處不要接觸水(治療藥水除外)。

避免太陽曬,衣服不可過厚,避免汗液刺激。衣服應寬鬆,吸濕性好,棉織品最合適,不要讓毛衣、毛毯、化纖等接觸皮膚。寶寶的衣服和尿布、枕巾要勤洗、勤換,洗滌劑必須徹底沖洗乾淨。

嬰兒所處生活環境要保持清潔、乾燥、通風。室溫不宜過高,否則會使濕疹加重。同時應該減少環境中的過敏源,如屋塵、蟎、毛、人造纖維、真菌(地毯、寵物)、甲醛、苯類揮發氣體等。

嬰兒的生活要有規律,保障充足睡眠,由於瘙癢,孩子有時自己會把小臉和枕頭或被頭摩擦,或用小手摩擦,所以寶寶的指甲應剪短,戴上手套,睡前將其兩手加以適當約束,以防抓傷引起皮損。

為避免各種枕頭內填充物給皮膚帶來刺激,可將毛巾被折疊後替代枕頭,上面再鋪2條毛巾當作枕巾,每天更換枕巾,當作枕頭的毛巾被要每週清洗。接觸患處的被子可縫上棉布做被頭,並且每天勤換。洗枕巾和被頭的盆要與洗尿布和衣服的盆分開。

飲食方面,媽媽們注意喂哺寶寶不要過量,保持消化正常。如果是母乳餵養,母親儘量避免吃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母親暫不要吃辛辣、海味、腥味食品,如蔥、蒜、辣椒、韭菜、魚、蝦、蟹、牛羊肉等。要多吃些含植物油豐富的食物。喝配方奶粉的嬰兒吃東西也要適當限制,如懷疑奶產品過敏,可選擇低過敏的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添加輔食時,要避免選擇魚、蝦、蟹等高蛋白食物和含添加劑的速成品,家長儘量給孩子手工製作。

如果嬰兒過度哭鬧,可分散嬰兒的注意力,陪寶寶玩耍,這樣產生的適度疲勞會使嬰兒夜間睡得好。

不要亂用藥。嬰兒皮膚薄嫩,用藥不當容易加重病情。濕疹期間接種疫苗需謹慎,以免引起全身性反應。

這裡推薦一個中醫小藥方,對寶寶皮膚刺激小,家長朋友可以試試:蒲公英30g,野菊花30g,白蘚皮30g,百部20g。以上中藥加水2000毫升,浸泡15分鐘,然後煮沸15分鐘。等藥液放涼時,取一塊乾淨的紗布(四五層厚)放在藥液裡浸透,然後敷在患處15分鐘左右,每天兩次。

如濕疹比較嚴重,在塗抹藥膏前,可先用3%硼酸溶液做冷濕敷,1次20~30分鐘,1日2次。濕敷可以消炎,止癢,制止滲出,之後外用氧化鋅油或糊膏。

“奶癬”雖不是什麼大病,但對於寶寶成長過程中來說,一旦患病,會增加不少痛苦,所以爸爸媽媽應該多瞭解這方面的知識,做到及早預防及護理。如果發現寶寶患病,也不要慌張,及時去醫院就診,不要拖延,同時在家做好日常護理工作,確保寶寶健康成長。

洗澡時水溫不要太熱,時間不宜過長,頻率不要太勤,不要用化學洗滌劑(如洗髮精、沐浴露、香皂等)。濕疹嚴重或有滲出時,儘量不洗澡,尤其是患處不要接觸水(治療藥水除外)。

避免太陽曬,衣服不可過厚,避免汗液刺激。衣服應寬鬆,吸濕性好,棉織品最合適,不要讓毛衣、毛毯、化纖等接觸皮膚。寶寶的衣服和尿布、枕巾要勤洗、勤換,洗滌劑必須徹底沖洗乾淨。

嬰兒所處生活環境要保持清潔、乾燥、通風。室溫不宜過高,否則會使濕疹加重。同時應該減少環境中的過敏源,如屋塵、蟎、毛、人造纖維、真菌(地毯、寵物)、甲醛、苯類揮發氣體等。

嬰兒的生活要有規律,保障充足睡眠,由於瘙癢,孩子有時自己會把小臉和枕頭或被頭摩擦,或用小手摩擦,所以寶寶的指甲應剪短,戴上手套,睡前將其兩手加以適當約束,以防抓傷引起皮損。

為避免各種枕頭內填充物給皮膚帶來刺激,可將毛巾被折疊後替代枕頭,上面再鋪2條毛巾當作枕巾,每天更換枕巾,當作枕頭的毛巾被要每週清洗。接觸患處的被子可縫上棉布做被頭,並且每天勤換。洗枕巾和被頭的盆要與洗尿布和衣服的盆分開。

飲食方面,媽媽們注意喂哺寶寶不要過量,保持消化正常。如果是母乳餵養,母親儘量避免吃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母親暫不要吃辛辣、海味、腥味食品,如蔥、蒜、辣椒、韭菜、魚、蝦、蟹、牛羊肉等。要多吃些含植物油豐富的食物。喝配方奶粉的嬰兒吃東西也要適當限制,如懷疑奶產品過敏,可選擇低過敏的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添加輔食時,要避免選擇魚、蝦、蟹等高蛋白食物和含添加劑的速成品,家長儘量給孩子手工製作。

如果嬰兒過度哭鬧,可分散嬰兒的注意力,陪寶寶玩耍,這樣產生的適度疲勞會使嬰兒夜間睡得好。

不要亂用藥。嬰兒皮膚薄嫩,用藥不當容易加重病情。濕疹期間接種疫苗需謹慎,以免引起全身性反應。

這裡推薦一個中醫小藥方,對寶寶皮膚刺激小,家長朋友可以試試:蒲公英30g,野菊花30g,白蘚皮30g,百部20g。以上中藥加水2000毫升,浸泡15分鐘,然後煮沸15分鐘。等藥液放涼時,取一塊乾淨的紗布(四五層厚)放在藥液裡浸透,然後敷在患處15分鐘左右,每天兩次。

如濕疹比較嚴重,在塗抹藥膏前,可先用3%硼酸溶液做冷濕敷,1次20~30分鐘,1日2次。濕敷可以消炎,止癢,制止滲出,之後外用氧化鋅油或糊膏。

“奶癬”雖不是什麼大病,但對於寶寶成長過程中來說,一旦患病,會增加不少痛苦,所以爸爸媽媽應該多瞭解這方面的知識,做到及早預防及護理。如果發現寶寶患病,也不要慌張,及時去醫院就診,不要拖延,同時在家做好日常護理工作,確保寶寶健康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