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餵養寶寶的科學方法

出生時由於各種特殊原因, 很多媽媽都會採用人工餵養方式來養育寶寶, 在寶寶出生至六個月後, 會出現短暫的厭奶現象, 俗稱生理期厭奶, 在此時不要強行給寶寶餵奶, 可以增加些果汁來調理寶寶的胃口, 在寶寶厭奶期還是要保證寶寶的營養攝入, 可以隔4小時喂一次奶, 或按需餵奶的原則進行。

對於人工餵養的寶寶來說要注意餐具的衛生消毒工作, 可以按以下五個方法進行:

溶入奶粉

用湯匙舀起奶粉, 舀起的奶粉需松松的, 不可緊壓, 再用奶粉勺子刮平, 對準奶瓶口倒入。

溫開水沖泡奶粉

Advertisiment

在奶瓶裡倒入需要的40℃左右溫開水, 沖奶粉時切記不要用滾燙開水沖泡奶粉, 這樣易引起寶寶消化不良, 高溫度的水沖奶粉還會使奶粉的營養容易流失。

套上奶嘴並檢查溫度及流速

沖好奶粉後, 媽媽的手儘量不要碰到奶嘴, 可以把奶瓶倒轉看看是否有牛奶滴出的情形, 試溫度時可以在手內側滴一滴, 確定適當的溫度。

消毒方法

消毒辣寶寶餐具前先用洗手液清洗雙手, 用乾淨的消毒鍋加8分滿的水, 準備加熱。 耐熱的玻璃奶瓶、鑷子等器具先放入鍋內煮10分鐘, 再將奶嘴、奶蓋、奶圈等用紗布包好一起放入煮5~10分鐘, 再將消毒好的奶瓶放置於乾淨的地方晾乾, 以備使用。

準備器具

家中要準備消毒器、有蓋的大鍋、奶瓶、奶嘴、奶蓋,

Advertisiment
宜準備6~8支奶瓶、洗奶瓶用毛刷、鑷子等。

人工餵養的寶寶比母乳餵養的寶寶要準備的東西較多, 而且複雜, 所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量選擇母乳餵養, 因為母乳餵養的寶寶抵抗力更強, 用人工餵養時要做好以上的消毒工作, 才能讓寶寶吃得安全又健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