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五一出遊 警惕寶寶乘車9意外

意外:緊急刹車慣性磕傷
當遇有急刹車時, 寶寶頸部極易受到過大的慣性衝力而造成傷害。 寶寶與成人相比, 頭部在身體中所占的比例大, 致使頸部受力更大, 尤其是未滿周歲的小寶寶, 骨骼更是十分脆弱, 其頸部更易受到致命性傷害。
媽媽對策
自駕車時, 為寶寶準備寶寶專用的安全座椅或安全座墊, 可以有效預防急刹車的危害。 但需注意, 當寶寶體重還沒有超過10公斤時, 不要將寶寶乘坐的安全座椅面向前放在後座上, 以免刹車時坐椅向前傾倒。 正確的方法是, 將寶寶的安全座椅平放在司機斜後方的位置上,

Advertisiment
這樣才安全。
意外:氣囊彈出衝擊傷害
調查顯示, 目前有近五成以上的爸媽帶寶寶駕車外出時會把寶寶綁在副駕駛座上。 其實, 汽車前排座椅的安全氣囊對成人來說是安全的保障, 但對寶寶來說卻非常危險。 因為寶寶的肌肉骨骼較成年人脆弱得多, 氣囊張開時的衝擊力足以造成寶寶胸部肋骨骨折等險情的發生。
媽媽對策

寶寶乘車最好不要坐在副駕駛位上, 對於超過4歲不再適合安全座椅的寶寶, 還要注意正確使用安全帶。 由於寶寶身高還不夠高, 如直接使用汽車後座的成人適用的安全帶, 有可能會使安全帶越過寶寶的脖子, 造成勒傷或割傷。 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在車內添置寶寶專用的安全增高座墊,

Advertisiment
將寶寶墊至成人高度, 再系安全帶就比較合適了。
意外:成人懷抱擠壓傷害
無論是坐私家車還是公共汽車, 多數爸媽都習慣抱著寶寶乘車, 以為這樣很安全。 事實上, 當汽車在50公里的時速下發生碰撞時, 車內物體的衝力將猛增30倍, 意味著一個體重大約30公斤的寶寶, 在碰撞瞬間“變成”一個重達1噸的發射物, 這時媽媽根本抓不住寶寶。 此種情況下, 媽媽非但不能保護好寶寶, 反倒可能對寶寶產生擠壓, 嚴重者甚至還會導致寶寶內臟出血。
媽媽對策
不要抱著寶寶乘車, 有條件的話, 儘量讓寶寶自己坐, 媽媽只需在旁邊注意看護即可。 另外, 寶寶乘車選擇面向座椅背的坐姿, 雙手緊抓座椅靠背, 對降低車禍或急刹車對頭部的衝擊度也很有幫助。
Advertisiment

意外:車子顛簸導致零食窒息
當寶寶乘車時間過長需進食食物時, 千萬不要給寶寶準備顆粒狀食物。 因為當車子行經不平的路段或緊急制動時, 寶寶食用果凍、糖果、小餅乾等零食都可能誤吸入氣道, 引發氣道梗阻窒息, 甚至危及生命。
媽媽對策
可採取將寶寶抱著倒置過來壓肚子的急救法, 通過衝擊頂壓, 增高寶寶的腹內壓和胸內壓, 將吸入氣道的食物擠出來。 如果仍不能緩解, 媽媽要趕緊將寶寶送到附近的醫院。
意外:空調廢氣中毒
長時間開啟空調會導致車內外空氣不能對流, 無論是裝有空調的公車, 還是私家車都可能出現類似狀況。 尤其是在汽車停止時, 繼續運轉空調可使發動機排出的一氧化碳聚集于車內。

Advertisiment
寶寶神經系統發育不健全, 故在車內休息、睡眠時極易發生一氧化碳中毒。
媽媽對策
長時間行車途中如果發現寶寶有精神不振、噁心、嘔吐等症狀, 媽媽也要首先考慮到一氧化碳中毒的可能性, 同時立即開窗通風;或者乾脆帶寶寶離開車內一段時間, 讓寶寶呼吸到新鮮的空氣。 對於2歲以上的寶寶, 媽媽還可以用些風油精等幫助寶寶緩解症狀。
意外:肢體外移刮碰傷害
寶寶自製力和控制力較差, 當車窗開啟或停車狀態中, 有可能會不自覺將肢體伸出車外, 易被路邊樹木、柵欄刮碰。 更嚴重的是萬一遭遇同向急馳而來的後方超車刮碰, 這對寶寶來說簡直有致命的危險!
媽媽對策
有寶寶乘車時,
Advertisiment
不要隨意開啟車窗鎖。 同時注意在車上常備些溫水和寶寶能用的擦傷藥如紅藥水等, 以便在出現意外時立刻為寶寶清洗傷口, 並及時送醫院處理。 千萬不要用碘酒為寶寶消毒。 萬一寶寶因刮碰出現骨折等嚴重現象, 媽媽可在送醫院之前將寶寶骨折肢體用枕頭和毛巾等固定抬高, 高度可稍超過寶寶平臥時心臟的水準位置, 這樣有利於靜脈血液的回流, 減少受傷部位的腫脹、疼痛。

意外:堅硬物品戳傷
活潑好動的寶寶總是閑不下來, 再加上乘車過程比較枯燥, 很多爸媽都會在車裡給寶寶準備玩具等。 但是, 如果寶寶手中拿握棒棒糖、玩具槍刀等, 一旦汽車突然變速或緊急刹車, 此類器物極有可能戳傷寶寶。
媽媽對策
在車內只給寶寶提供具有緩衝力的毛絨類玩具,在幫助寶寶娛樂的同時,還能在出現突發情況後為寶寶充當第一道屏障。萬一發生戳傷,要立刻用溫水為寶寶清洗傷口,並及時送醫院處理。
意外:關啟門窗夾傷
車門開啟時如果推不到定位,微微回彈的力很容易夾傷寶寶的手指。電動窗的簡易操作更可能導致玻璃窗夾傷寶寶手指甚至頭頸部。
媽媽對策
有寶寶乘車的情況時,注意不要讓寶寶來開門窗,有這類需要時,儘量由家人代勞。對於已經夾傷的寶寶,在送醫之前立刻對傷處進行冷敷或冰敷是最好的緩解辦法。
意外:車門誤開拋出傷害
寶寶天性活潑好動,自我保護意識差,尤其在急速行駛過程中,如果寶寶不小心誤開了車門,很有可能被拋出車外,危險程度極高!
媽媽對策
在開車之前,一定要檢查好門窗是否正常閉合;當汽車行進時,寶寶坐後排椅也要有專人看護,同時注意綁好安全帶,避免意外發生。
寶寶乘車小貼士
教會寶寶自身保護
比如讓寶寶從很小時接觸到汽車,爸爸媽媽也要在平時注意多和寶寶講些這方面的知識,這樣寶寶的汽車安全意識往往能得到良好的發展。
媽媽對策
在車內只給寶寶提供具有緩衝力的毛絨類玩具,在幫助寶寶娛樂的同時,還能在出現突發情況後為寶寶充當第一道屏障。萬一發生戳傷,要立刻用溫水為寶寶清洗傷口,並及時送醫院處理。
意外:關啟門窗夾傷
車門開啟時如果推不到定位,微微回彈的力很容易夾傷寶寶的手指。電動窗的簡易操作更可能導致玻璃窗夾傷寶寶手指甚至頭頸部。
媽媽對策
有寶寶乘車的情況時,注意不要讓寶寶來開門窗,有這類需要時,儘量由家人代勞。對於已經夾傷的寶寶,在送醫之前立刻對傷處進行冷敷或冰敷是最好的緩解辦法。
意外:車門誤開拋出傷害
寶寶天性活潑好動,自我保護意識差,尤其在急速行駛過程中,如果寶寶不小心誤開了車門,很有可能被拋出車外,危險程度極高!
媽媽對策
在開車之前,一定要檢查好門窗是否正常閉合;當汽車行進時,寶寶坐後排椅也要有專人看護,同時注意綁好安全帶,避免意外發生。
寶寶乘車小貼士
教會寶寶自身保護
比如讓寶寶從很小時接觸到汽車,爸爸媽媽也要在平時注意多和寶寶講些這方面的知識,這樣寶寶的汽車安全意識往往能得到良好的發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