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二選一,我的“馭娃”新法寶!

頭痛之余, 心媽琢磨出了一個辦法, 說起來也很簡單:你不是不聽我的話嗎, 那要哪樣你自己選好了!比如早餐的時候, 這個小無賴經常是這個也不吃, 那個也不吃, 那我就乾脆問他:“寶寶, 今天你想要麥片加牛奶呢, 還是玉米片加牛奶?”小傢伙竟然認真地想了想, 說:“我要玉米片!”接下來我也如法炮製:“寶寶, 今天咱們拿球下去玩呢還是騎車車?”寶寶選擇玩球——太省時省心了!心媽暗暗得意, 但還是不露痕跡地繼續使用新“法寶”。 一天下來, 寶寶少了很多吵吵嚷嚷, 一整天順了很多, 心媽和寶寶心情也愉快很多! 由此,
Advertisiment
心媽悟出了一個道理:要多給寶寶一些選擇的機會!

一兩歲之後寶寶開始進入一個叛逆期, 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 這個階段的孩子的特點就是經常出現反抗行為。 做媽媽的該怎麼處理孩子的這些“不聽話”呢?直接碰撞, 勢必引起寶寶不滿和反彈, 當媽的也非常辛苦和不開心;一味順從呢?肯定不行, 既會亂了方寸, 還會養成寶寶的嬌蠻性格, 慣壞了寶寶。 這時候, 嘗試多給寶寶一些選擇的機會, 可能收到不少好處——

1、用理解和尊重平復寶寶內心的衝突。

兩歲左右的寶寶正處在一個身體和思想都快速成長的階段, 身心發育會產生不平衡和衝突, 所以導致發洩和反抗。 表面上看寶寶是在與大人作對,
Advertisiment
但其實他的內心是需要大人的情感支援和鼓勵。 所以, 媽媽們在要求他們做某事的時候, 給他們一些選擇, 就表達了對寶寶的理解和尊重, 自己拿主意的滿足感會降低他們的不滿。 具體來說, 媽媽在給寶寶提要求的時候, 可以使用選擇性的語句, 如早上寶寶不肯穿衣服, 媽媽可以問他:“你是想先穿上衣, 還是先穿褲子?”這樣寶寶能夠感覺到他受到尊重、擁有自主權。 給予寶寶選擇權的同時, 也要注意絕不能嬌慣、放縱寶寶, 對寶寶的不合理要求和不當行為要堅決而平靜地制止, 不用講很多道理, 也不要哄勸或斥責, 給以必要的冷落並堅持到寶寶自己覺得無趣, 停止哭鬧為止。

這樣有理有度的做法會讓寶寶覺得你尊重他,

Advertisiment
維護了他的自尊, 但他也不可無理取鬧。 堅持下來, 寶寶也就不再熱衷與你對抗了。

2、有利寶寶學習判斷的能力。

你給了寶寶選擇的機會, 他就需要進行判斷了——到底選這個呢還是那個?於是小腦袋瓜會學著轉動起來:這個好、還是那個好?我更喜歡的是這個、還是那個?這麼小的寶寶不可能會正確的綜合判斷, 但畢竟, 在“判斷”這項重要能力上面, 他們邁開了學習的第一步! 比如上面提到的, 問寶寶要玩球還是騎車, 他可能會想, 昨天才騎車的, 但好久沒玩球了, 那還是玩球吧!不管他是怎麼想的, 也不管合不合理, 但他在做選擇前的確已經思考和判斷過了, 這不是很好的學習嗎? 3、培養寶寶自我管理的能力。 也許已經有媽媽們發現了,
Advertisiment
這個階段的孩子常常要自己挑衣服穿。 沒錯, 2-3歲的寶寶開始有了自己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動手能力也在增強, 儘管未必符合大人的眼光, 但媽媽要給寶寶自己選擇衣服的機會。 寶寶通過自己決定穿什麼衣服來確認自己的獨立能力, 獲得成就感, 這同時也是寶寶思維能力、認知能力、動手能力和個性意識發展的綜合鍛煉, 媽媽們應該支持。 當然, 寶寶自己選衣服時, 念頭可能很怪, 有時候搭配的衣服非常可笑, 媽媽可以借此引導寶寶正確的穿衣方式。 無傷大雅的情況下, 可以讓寶寶隨便穿, 但是要把握分寸, 以免寶寶任性。 媽媽可以通過一些方式引導寶寶選衣服, 比如同時拿出兩套衣服, 讓寶寶選擇,
Advertisiment
滿足他的成就感;或者在買衣服時, 選擇一些容易互相搭配的款式和顏色。

用給予選擇機會的方法, 不僅讓寶寶學會穿衣, 也一樣能學到其他自我管理的能力。

4、讓寶寶從小學會對自己負責。

對自己負責, 這實在是一項重要的能力, 很多成年人都未必能做得很好。 但凡有本事有擔當的人, 必定是有自我負責能力的人。 所以, 即使小小的孩子說不上能對自己負多少責, 但能培養出這種意識也已經夠讓人欣慰了!

小一點的寶寶可以讓他選擇吃什麼、穿什麼, 大一點的寶寶可以選擇怎麼裝飾自己的房間、買哪樣東西, 在不造成傷害的前提下, 允許孩子堅持自己的觀點和行為, 並為自己的觀點和行為負責。 孩子對現實生活的參與越積極、越有效, 將來對處理社會事務的信心也就越強。

所以,給寶寶多一些選擇的機會,不僅讓寶寶少些對抗,更讓寶寶得到很大的鍛煉,何樂不為?不過,心媽為什麼說“二選一”,而不是“三選一”、“N選一”呢?這是因為孩子的思維判斷能力還十分有限,選項多了,寶寶反倒無所適從,並且也容易偏離,畢竟這麼小的寶寶更需要大人的規範和指引啊!

將來對處理社會事務的信心也就越強。

所以,給寶寶多一些選擇的機會,不僅讓寶寶少些對抗,更讓寶寶得到很大的鍛煉,何樂不為?不過,心媽為什麼說“二選一”,而不是“三選一”、“N選一”呢?這是因為孩子的思維判斷能力還十分有限,選項多了,寶寶反倒無所適從,並且也容易偏離,畢竟這麼小的寶寶更需要大人的規範和指引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