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乙腦疫苗副作用

1 乙腦疫苗副作用一 全身反應

1、表現:

首先表現為發燒。 輕度為37—37.5℃, 中度為37.6—38.5℃, 39℃以上為重度發熱。 除此之外, 部分寶寶可伴有頭痛, 頭暈, 全身無力, 寒顫, 噁心, 嘔吐, 腹痛, 腹瀉等, 以上反應一般多在24小時之內消退, 很少持續3天以上。

2、建議:

如果重度發燒可服用退燒藥, 一般體溫恢復到正常後, 其他症狀也就消退, 如果高燒不退或有其他異常, 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2 乙腦疫苗副作用二 局部反應

1、表現:

一般在預防接種後24小時左右出現, 接種部位可出現紅, 腫, 熱痛等現象。 反應比較重的可引起附近的淋巴結, 淋巴管發炎。 注射部位腫大的硬結範圍又分為輕,

Advertisiment
中, 重。 輕的直徑小於2.5CM, 中的在2.5—5CM, 超過5CM為嚴重反映, 這時反應可持續數小時。

2、建議:

如果局部紅腫較重, 可以熱敷(卡介苗接種後紅腫嚴禁熱敷)。 早晚各一次, 每次5分鐘左右。 並要勤換內衣, 避免破潰後感染, 如局部感染可塗紫藥水。

123 3 乙腦疫苗副作用 處理方法

1、處理建議:

接種乙腦疫苗發生的一般反應不需要特殊處理, 必要時對症治療即可。 使用的滅活或減毒活疫苗接種後發生的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變態反應, 但較之鼠腦提純疫苗的發生率要低很多, 應用抗過敏藥物和激素治療, 一般都有較好的效果。

2、處理原則:

(1)立即停用可疑疫苗及其結構類似的疫苗;

(2)輸液促進排泄, 應用抗過敏藥或類固醇;

Advertisiment

(3)應用抗生素預防和控制感染;支持療法(保持水和電解質平衡)和注意護理;抗組胺類藥物可用苯海拉明、撲爾敏等H1受體拮抗劑, 也可用甲氰咪呱、雷尼替丁等H2受體拮抗劑, 選用1~2種即可;

(4)對有過敏性休克可能者及嚴重的急性蕁麻疹和過敏性紫癜者, 應儘早足量使用皮質類固醇類藥物, 一般應用氫化考的松300~500mg/d或地塞米松10~30mg靜滴, 待體溫正常、皮疹漸退減量或口服強的松;

(5)症狀嚴重、皮疹廣泛者, 可選用皮質類固醇類激素, 中等量短期服用或遵醫囑早期應用大劑量均有很好療效;有過敏性休克症狀成人皮下注射1:1000腎上腺素0.5ml, 兒童按每次0.01 ml/kg。 如體重不詳, 2歲以下用0.0625ml(1/16), 2~5歲0.125 m1(1/8), 6~11歲0.25ml(1/4), 11歲以上0.33 ml。

(6)此外可用維生素類藥物, 如VitC、VitK、路丁和鈣劑, 可降低血管通透性,

Advertisiment
能增加血管緻密度, 有助症狀消退。

4 乙腦疫苗副作用 接種時間

乙腦疫苗接種時間要根據接種疫苗種類的不同有所差異, 包括乙腦減毒活疫苗和乙腦滅活疫苗, 乙腦疫苗接種時間具體為:

1、乙腦減毒活疫苗:

8月齡以上健康兒童及由非疫區進入疫區的兒童和成人。 乙腦減毒活疫苗接種2劑次, 兒童8月齡和2周歲各接種1劑次。

2、乙腦滅活疫苗:

6月齡-10周歲兒童和自非疫區進入疫區的兒童和成人。 乙腦滅活疫苗接種4劑次, 兒童8月齡接種2劑次, 2周歲和6周歲各接種1劑次。

123 5 乙腦疫苗副作用 注意事項

1、乙腦疫苗接種應注意, 疫苗接種應在流行季節前一個月完成。

2、乙腦疫苗接種要注意在啟開小瓶和注射時切勿使消毒劑接觸疫苗; 如在使用疫苗時發現溶解後有搖不散的塊狀物、 小瓶有裂紋或溶解前疫苗變紅時均不可使用;疫苗溶解後應在1小時內用完,

Advertisiment
對用不完的要廢棄。

3、8個月齡以上的健康兒童以及來自非流行地區的其他健康人群均為接種對象。

4、本疫苗不良反應較少, 乙腦疫苗接種注意有少數兒童可能出現一過性的發熱反應, 但一般不超過2天, 可自行緩解。 偶有散在皮疹出現, 一般也不需要特殊處理。

5、乙腦疫苗接種注意事項:兒童的接種方法是首次於上臂外側三角肌附著處皮下注射0.5毫升;2歲時加強注射0.5毫升;7歲時再注射0.5毫升, 以後就不再免疫; 其他人群的接種方法可參考兒童的免疫程式進行。

6、患發熱、 急性傳染病、中耳炎、活動性結核及心、肝、腎等疾病,

Advertisiment
體質衰弱、有過敏史或癲癇者, 先天性免疫缺陷者, 近期或正在進行免疫抑制劑治療者和孕婦均不可注射乙型腦炎減毒活疫苗, 這是乙腦疫苗接種注意事項需特別注意的。

相關文章

打狂犬疫苗注意事項

乙腦疫苗多少錢一針

乙腦疫苗可以推遲打嗎

123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