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中醫治療小兒癲癇

癲癇是小兒常見的發作性神志異常的疾病, 表現為反復發作性的各種形式的抽搐發作, 發作後一如常人。 長期反復發作影響智力發育。
臨床表現:
呈多形式的抽搐動作或神志、運動障礙:
(一)大發作。 突然昏僕, 不醒人事, 四肢強直, 握拳, 肌肉及顏面抽動, 兩目上視, 口吐白沫, 或作各種, 怪叫聲, 數分鐘後清醒。 持續數小時以上者稱癲癇持續狀態。
(二)小發作。 突發短暫意識喪失, 兩目凝視、動作語言中止, 不昏僕, 不抽搐, 一般不超過30 秒種即恢復如常。
(三)肌陣攣發作。 僅某肌或肌群的收縮、抽動、屈伸、無意識障礙。
Advertisiment

(四)小兒痙攣症, 是多在1 歲以內嬰兒發作的一種肌陣攣症。 發作時頭及軀幹前屈, 上肢前伸或屈曲內收, 下肢屈曲至腹, 握拳、兩眼斜視或上翻, 經數秒鐘後緩解, 但數秒鐘後再發抽搐, 呈一連串發作。
(五)局限性發作。
1.局限性運動性發作:突發性一側肢體遠端抽搐, 或手指、足趾、口角、眼瞼, 亦可擴展至半身, 或突然語蹇, 不能表達意思。
2.局限性☆禁☆感覺性發作:發作時有感覺異常(麻、痛、針刺、燒的)或特殊感覺(視、聽、嗅)異常。
3.局限性精神症狀發作:為記憶障礙, 幻覺、錯覺、失語, 或其他功能紊亂。
(六)失張力性發作:突然發生某部一過性肌張力喪失, 或垂頭、屈膝、跌倒。 此外尚有“腹型癲癇”, “再發性嘔吐癲癇”, “頭痛性癲癇”。 約70%患兒腦電圖可出現癲癇波形。
Advertisiment

中醫認為本病始於胎中受驚或胎元不足在先, 後天失養、外感風邪、內傷飲食在後, 造成髒氣失調, 痰濁內生、氣機逆亂、風陽內動、神志失守所致;或因跌僕、瘀血內停, 血滯神竅。 風動則抽、風靜則止;痰聚則昏、痰散則醒。 久治不愈, 風痰瘀結、愈積愈深, 終成痼疾。 )
中醫辯證治療
1.驚癇。
主證:發作前常見驚楊不安;發作時吐舌驚叫急啼, 惶恐懼怕, 面色時紅時白, 舌苔薄白, 脈弦滑。
治法:鎮驚安神。
方藥:鎮驚丸或琥琅抱龍丸。 (中成藥)
方解:鎮驚丸用犀角、牛黃、黃連、天竹黃、膽南星、勾藤清化痰熱熄風, 茯神、麥冬、硃砂、遠志、棗仁、菖蒲安神開竅定驚。 琥珀抱龍丸用茯苓、枳實、枳殼、檀香、天南星、天竹黃、山藥理脾行氣豁痰;琥珀、硃砂、金箔以鎮驚安神。
2.風癇。
Advertisiment

主證:突然昏僕, 四肢抽搐, 面色發青, 兩目上視, 牙關緊閉, 頸項強直, 舌苔白膩, 脈弦滑。
治法:熄風定癇。
方藥:定癇丸。 (中成藥)
方解:方中主要用天麻、菖蒲、全蠍、僵蠶開竅熄風, 琥珀、辰砂、茯神、遠志鎮癇寧神;川貝、膽星、半夏、竹瀝祛痰降逆。
3.痰癇。
主證:發作時瞪目直視、神志模糊、狀如癡呆、喉中痰鳴、口角流涎、面白無華、舌苔白膩、脈弦滑。 治法:滌痰開竅。
方藥:滌痰湯。
橘皮5 克, 法夏8 克, 膽星6 克, 菖蒲5 克, 積實8 克, 竹茹6 克, 茯苓10 克, 甘草5 克。
方解:方中二陳湯(橘皮、茯苓、法夏、甘草)燥濕祛痰利氣;富蒲滌痰, 開心竅;枳實破痰結, 寬胸隔;竹茹清化痰熱, 使痰消火降。
4.瘀血癇。
主證:有外傷及產傷史, 發作時跌僕神昏, 肢體抽動外, 平時有頭痛如刺, 定位不移, 面唇紫暗,
Advertisiment
舌質紫暗或瘀點, 脈細澀。
治法:活血化瘀, 通竅定癇。
方藥:通竅活血湯。
川芎5 克, 當歸5 克, 桃仁8 克, 紅花3 克, 麝香1.5 毫克(絹包後下), 老蔥白2 條, 鮮薑2 片, 紅棗3 粒, 黃酒適量。
方解:方中赤芍、川芎、桃仁、紅花活血消瘀;麝香開通諸竅, 活血通絡, 姜棗調和營衛;老蔥通陽入絡, 為諸藥之使。
相關用戶問答
  • 5回答

    中醫治療小兒麻痹有效嗎?

    如果是小兒麻痹後遺症,兒童肌肉萎縮,發育不良,可以配合中醫的針灸刮痧治療,改善血液迴圈,促進生長。具體情況可以諮詢醫生採取哪種方式更好。 [詳細答案]

  • 1回答

    哪些藥物常用于中醫治療小兒厭食症?

    中醫治療小兒厭食症是需要對症下藥的,在此介紹目前常用的幾種藥物及其對應症狀。理中丸適用于小兒因為食用生冷食物,傷及脾胃,中焦虛寒,脘腹疼痛,肢體倦怠,手足不溫,噁心嘔吐,口淡不渴,喜熱飲,大便稀溏(... [詳細答案]

  • 1回答

    泗陽縣有中醫治療小兒支氣管炎

    您好,小兒支氣管炎多是由上呼吸道感染病症後病毒未被完全清除,出現病毒下移而產生支氣管炎發作的。支氣管炎一種常見的兒童病症,發病率較高。感染病菌、細菌、過敏源等都有可能引起小兒支氣管炎症。所以建議家長... [詳細答案]

  • 1回答

    中醫治療小兒厭食症一般用什麼藥?

    致病用藥,需要對症,中醫治療小兒厭食症也不例外。1.脾胃失調型:表現為食欲差,面色黃,時有腹痛,大便乾燥,舌淡,苔少,脈細弱。治以運脾開胃。常用蓮子肉、蘇梗、佛手、砂仁等藥物。2.脾濕氣阻型:表現為... [詳細答案]

  • 1回答

    中醫治療小兒厭食症有什麼方法?

    中醫可以通過推拿按摩治療小兒厭食症,需要對症治療:(1)乳食壅滯型的,需要消食導滯。建議可以進行推拿,即清板門100次、逆運內八卦100次、推四橫紋100次、捏脊6遍、退六腑100次、揉合穀100次...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