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中醫方法治療小兒厭食症

厭食是指小兒較長時期食欲不振, 食量減少, 不思飲食, 甚至拒食, 而精神狀態較正常的一種常見病症。
厭食症多見於城市兒童, 多為1~6 歲小孩。 厭食病程一般在1 個月以上, 體重低於正常體重8%以上。 如果長期不愈可轉為疳證。
中醫認為本病多為飲食不節, 餵養不當, 長期偏食, 損傷脾胃正常的運化功能, 從而產生見食不貪, 肌肉消瘦, 影響正常的生長發育。
中醫辯證治療
本病以厭食為主訴, 多為脾胃不和, 胃陰不足, 及脾胃氣虛引起, 由於小兒生理特點是脾常不足, 因此在治療方面, 要注意運脾, 養胃, 健脾。
Advertisiment
多用白術、雲苓、黨參、陳皮、穀芽、麥芽、烏梅、白芍、淮山加減;另外, 還應遵循“胃以喜為補”的原則, 以患兒喜愛的食物來誘導開胃, 暫不考慮其營養價值如何, 待其食欲稍增後, 再按需要補給, 可使頑固性厭食患兒獲得食欲改善。
1.脾胃不和型。 主證:面色無光澤, 不思食, 或食之無味拒進飲食, 身體偏瘦, 而精神狀態一般無特殊異常, 二便正常, 舌苔白膩, 脈滑有力。 治法:和脾助運。 方藥:曲麥積術丸加減。 白術10 克, 神曲6 克, 穀芽12 克, 麥芽12 克, 積實6 克, 陳皮3 克, 萊菔子10 克, 山楂6 克。
方解:白術健脾滲濕;神曲、穀麥芽消食和中;枳實寬中下氣, 運脾通降;陳皮降氣醒脾;萊菔子取健中有消, 具有運脾醒脾之功。 欲使健脾, 旨在運脾, 欲使脾健則不在補而在運。
加減:舌厚膩,
Advertisiment
自術易蒼木7 克以燥濕;煩躁加白芍10 克, 胡連5 克以緩肝急。
2.胃陰不足型。 主證:口幹多飲而不喜進食, 皮膚乾燥不潤, 大便於結, 舌苔光剝, 舌紅少津, 脈細。
治法:養胃育陰。
方藥:養胃增液湯。
石斛10 克, 烏梅6 克, 北沙參12 克, 玉竹10 克, 白芍10 克, 生甘草5 克, 淮山15 克, 穀芽15 克, 麥芽15 克。
方解:石斛、烏梅、北沙參、玉竹、白芍、生甘草具有酸甘化陰之意, 清而不滋膩, 養胃生津;淮山補脾氣、幢脾;麥芽, 穀芽消導, 開胃。
加減:間有腹痛, 加川樸6 克(後下)、腹皮10 克。 煩躁者, 加獨腳金15 克、孩兒草15 克。
3.脾胃氣虛型。 主症:面色萎黃, 精神差, 疲倦, 厭食, 拒食, 大便夾不消化食物殘渣, 便質爛, 汗多, 舌苔薄淨或薄白, 脈無力。
治法:健脾益氣。
方藥:參苓白術散加減。
北蔑10 克, 黨參10 克, 白術10 克, 獲菩10 克,
Advertisiment
淮山藥10 克, 生苡仁15 克, 扁豆12 克, 砂仁3 克, 桔梗6 克, 陳皮3 克。 方解:黨參、北芪、淮山藥益氣健脾和胃補中;白術、茯苓、生苡仁、扁豆滲濕健脾;砂仁和胃醒脾, 理氣寬中;桔梗引藥上行。 加減:煩躁加獨腳金15 克、孩兒草15 克、象牙絲8 克、白芍10 克;大便溏爛, 去白術加蒼術8 克;多汗加五味子5 克, 糯根15 克。
相關用戶問答
  • 4回答

    中醫有什麼方法治療小兒麻痹?

    中醫治療小兒麻痹症注意是吃中藥配合針灸來達到效果。治療的時候一定要按照醫生的要求按時吃藥,不能讓發育不良的肢體負重太多,並且配合各種康復治療。 [詳細答案]

  • 1回答

    哪些藥物常用于中醫治療小兒厭食症?

    中醫治療小兒厭食症是需要對症下藥的,在此介紹目前常用的幾種藥物及其對應症狀。理中丸適用于小兒因為食用生冷食物,傷及脾胃,中焦虛寒,脘腹疼痛,肢體倦怠,手足不溫,噁心嘔吐,口淡不渴,喜熱飲,大便稀溏(... [詳細答案]

  • 1回答

    中醫治療小兒厭食症一般用什麼藥?

    致病用藥,需要對症,中醫治療小兒厭食症也不例外。1.脾胃失調型:表現為食欲差,面色黃,時有腹痛,大便乾燥,舌淡,苔少,脈細弱。治以運脾開胃。常用蓮子肉、蘇梗、佛手、砂仁等藥物。2.脾濕氣阻型:表現為... [詳細答案]

  • 1回答

    中醫要怎樣治療小兒厭食症?

    中醫治療小兒厭食症,應根據不同的病因給予治療。有些家長盲目的去藥店自選一些補養品或調理脾胃的藥物,也有的個別醫生不根據小兒具體情況分析,而選擇一方一藥進行治療,不能取得好的療效,或暫時有效而不能持久... [詳細答案]

  • 1回答

    中醫治療小兒厭食症有什麼方法?

    中醫可以通過推拿按摩治療小兒厭食症,需要對症治療:(1)乳食壅滯型的,需要消食導滯。建議可以進行推拿,即清板門100次、逆運內八卦100次、推四橫紋100次、捏脊6遍、退六腑100次、揉合穀100次...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