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班安全教案《地震來了怎麼辦?》

設計背景:

根據《綱要》的要求——"幼稚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這一提法具有深刻的理論依據和深遠的實踐意義。 當前全球氣候異常, 災害頻發。 災害來臨時並不可怕, 可怕的是我們對它的毫無防備。 現在資訊發達, 孩子們通過不同的媒介知道了"地震", 也對"地震"感到陌生和好奇。 我抓住這一教育契機, 設計了本次活動。

一、教學目標:

1、讓幼兒知道地震中的自救方法:就近躲避。

2、在情景演練中, 幼兒將自救知識轉化為自我保護能力。

二、活動重難點:

1、重點:能仔細觀察畫面,

Advertisiment
理解圖片內容。

2、難點:認識、瞭解地震, 學會地震自救的基本常識。

三、活動準備:

相關地震現場與自救的現實照片。

四、活動過程:

1、引入課題:

上周的語言課中我們學習了《我們心連心》, 你們還記得是怎麼回事嗎?

2、播放視頻:地震來了

小結:房屋倒塌、森林著火、海嘯、山體滑坡、人員傷亡。 (定格畫面:人員傷亡。 )

提問:"人被倒塌的房子壓住了, 小朋友你們知道地震時, 房子是怎麼倒的麼?

3、房屋倒塌:

提問:"房屋是哪一層先倒?想想看。 "

師:地震時, 一樓最先倒塌。 如果發生地震時, 我們在一樓, 應以最快的速度沖向室外, 向空曠的地方跑。 如果在一樓跑不出去的人和住在樓上的人應怎麼辦?"

4、講解室內自救;

地震發生時, 樓上的人千萬不能往樓下跑和乘電梯,

Advertisiment
還不能跳窗。

提問:我們應該怎麼做?幼兒回答

五、情境演練:地震中的自救

(一)室內自救:

牆角、衛生間, 桌子底下等, 保護好頭部。

(二)室外自救:

1、提問:如果地震發生時, 我們在室外, 又怎麼辦?(幼兒討論)

2、學習室外自救知識。

小結:遠離建築物、躲在空曠的地方、保護好頭部。

六、為災區祈福, 結束活動。

教師:"今天我們學習了這麼多的自救知識, 當地震來時不用怕!我們只有多學習和演練自救的方法, 來保護自己。 小朋友們, 記得把我們今天學到的自救方法與家人、朋友分享, 好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