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讓孩子做家務就是對孩子好嗎?學會做家務對孩子的好處超乎你的想像!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 很多媽媽都發現小寶寶能走的時候, 會在媽媽做家務的時候來“幫忙”, 說是幫忙多半是在幫倒忙, 媽媽只好一邊苦笑, 一邊和寶寶一起做家務。 孩子長大一些後, 很多家長都不會讓孩子做家務, 一方面是因為覺得他們做不好, 另一方面是心疼孩子, 想讓孩子好好學習玩耍, 不想讓孩子太累, 這樣反而對孩子不好。

哈佛大學曾經做過一項調查得出結論:愛幹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幹家務的孩子, 成年之後的就業率為15∶1, 犯罪率是1∶10。 愛幹家務的孩子離婚率低, 心理疾病患病率也相對低。

Advertisiment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 孩子動作技能、認知能力以及責任感的培養與家務勞動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孩子學會做家務的好處

1、鍛煉孩子的各種能力

孩子在學習做家務的過程中, 會學習到不同的技能和能力, 鍛煉到身體不同的部位, 同時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 對各種家務的學習從陌生到熟練的過程, 也是對孩子動手能力和身體協調能力的發展。

孩子做家務遇到問題時, 對問題的解決可以培養孩子溝通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剛開始學習做家務, 一定有做不好的時候, 但是媽媽不用著急。 可以讓孩子觀察媽媽的做法, 媽媽也可一步一步地進行示範講解, 讓孩子通過模仿媽媽的動作來完成家務, 這樣孩子既能學習到一項新技能,

Advertisiment
也能讓孩子思考怎麼做才能做好, 並學習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思路。

2、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當孩子做家務的過程中成功時, 孩子可以從這個過程中收穫自信心和成就感。 雖然年紀還小, 不能做得很完美, 在練習的過程中, 失敗了, 可以鍛煉孩子的意志力。

讓孩子坦然面對失敗, 成功了孩子會發現自己有能力完成很多事, 並從中獲得自信。 成就感能讓人內心感到說不出來的愉悅, 對培養人的自信心有相當積極的作用。

3、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家務看起來似乎只是簡單的重複性動作, 做一時容易, 一直做下去卻很難, 小孩子對已經做過的事情, 可能沒有那麼大的興趣, 這時就需要家長引導孩子。

讓孩子先從和自己相關的事情做起,

Advertisiment
再擴展到其他家人, 從小學著作為家庭的一份子, 為家庭出一份力, 可以很好的培養出孩子的責任感, 家務本就是家中每個人的共同責任, 整理自己的東西更是責無旁貸, 大家生活在一起, 自然都有責任參與整理和打掃, 簡單重複的勞動也是有意義的, 可以很好的鍛煉孩子的耐心, 增強責任感。

4、讓孩子學會感恩助人

當孩子在做家務的時候, 他會從親身經歷中體會到父母做家務的不易, 家人對他的關愛, 感恩之心油然而生。 沒有同樣的經歷, 很難產生感激的共鳴, 做家務就是給孩子這個機會來經歷真實生活的不容易, 這種教育勝過千言萬語。

讓孩子做家務, 可以用請孩子幫忙的口吻來說如,

Advertisiment
“幫媽媽把飯桌擦了吧!”這樣做的主要好處就是孩子很容易接受這種說法, 因為孩子認為:我是去幫助別人啊!不是別人命令我, 我才去做的啊!慢慢地也會讓孩子養成幫助別人的習慣。

5、增進家人與孩子的感情

孩子與家長一起做家務, 不僅可以培養其參與感及成就感, 一起完成家務的過程中, 會有更多時間與孩子相處, 增進親子感情, 孩子也會從中體會、瞭解家長的辛勞和對他的關愛。

不同年齡寶寶可以做的家務

9個月-2歲

可以在做家務時, 給小寶寶一些很簡單的事情做, 平時給孩子一些簡單易行的指示, 比如可以讓寶寶自己拿餐具吃飯, 把髒的紙尿褲扔到垃圾箱。

2歲-3歲

可以在家長的指導下把垃圾扔進垃圾箱,

Advertisiment
或當家長請求幫助時幫忙拿東西, 如幫媽媽把衣服掛上衣架, 會使用馬桶, 自己刷牙, 晚上睡前整理好自己的玩具。

3歲-4歲

除了以上技能外, 還可以學會喂寵物, 自己吃飯喝奶, 飯後自己把碗盤放到廚房水池裡, 睡前幫媽媽鋪床, 並幫助媽媽把疊好的乾淨衣服放回衣櫃, 把自己的髒衣服放到裝髒衣服的籃子裡, 嘗試自己穿衣、脫衣服。

4歲-5歲

則要學會準備餐桌, 飯後把髒的餐具放回廚房, 準備自己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將自己用好的毛巾、牙刷掛好、放整齊(這個時候如何發揮指令很重要。 如果一個模糊的指令, “把餐桌收拾好”, 就會讓孩子困惑。 家長需要把一個任務分拆成一個個步驟, 從幫家長拿筷子開始, 慢慢讓孩子開始幫忙擺盤子, 這樣他才會確切的理解家長的要求。)

5歲-6歲

可以自己準備第二天去幼稚園要用的書包,搭配要穿的衣服和鞋子,並且學會收拾自己房間。

7歲-12歲

可以開始學習如何做簡單的飯菜,打掃家庭衛生,幫忙洗車,清理洗手間,會用洗衣機洗自己的輕薄衣物。

如何幫助孩子養成做家務的好習慣?

1、用積極的態度引導孩子

孩子都有強烈的好奇心,看見家長掃地、擦桌子、拖地板,也會想模仿。家長可以把握時機訓練孩子做簡單的家事,耐心的告訴他正確的方法,讓他在興趣中不知不覺學會了做家務。

孩子是會感受家長態度的,當家長的態度有感染力的,對正在做的事情很喜歡有很高的熱情,會吸引孩子一起加入。反之,如果你自己都覺得家務活就是賣苦力,幹活時唉聲歎氣甚至抱怨連連,孩子自然就會對幹家務避而遠之。

2、循序漸進的教導孩子

父母可以設計一份孩子工作計畫表,和孩子一起討論他能做些什麼?想做些什麼?

讓孩子從個人份內工作開始學習,包括生活自理能力,例如自己學習穿脫衣服,自己收拾玩具、自自己收拾床鋪、自己刷牙洗臉上廁所等,讓孩子慢慢習慣和懂得做家務也是自己份內的工作。

3、家人一起做家務

當全家一起做家務時,你會感覺原本繁重的家務會輕鬆許多。而和孩子一起做家務,會讓孩子更有動力去學習做家務,去動手,而不是光看著媽媽一個人辛苦。

用合作的方式安排家務,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協作過程中的一員,大家在為一個共同的目標努力,孩子會感覺自己是集體中的一份子,感覺自己是被需要、是被尊重的,而不是服從命令的一方。

4、讓家務也有創意

很多孩子開始時對家務很感興趣,但是發現家務太難時就會打退堂鼓,或者哭鬧,這時候媽媽可以簡化家務,耐心地給孩子做示範,讓孩子一點點學習。

單一的重複家務會讓孩子失去興趣,可以鼓勵孩子在做家務的過程中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意。或者將家務設計成特定場景中的遊戲,寶寶假設自己是一位清潔隊員,開著一輛清潔車,收集各種玩具和東西,然後交給收購員處理,借由遊戲培養孩子做家務興趣。

5、利用家務教育孩子

做家務的過程也是孩子學習的一部分,孩子會提出很多問題變成十萬個為什麼,家長可以在旁邊耐心的解答,順便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一些挑食的孩子,在親自參與做飯的過程後,會對食物充滿神聖感,願意吃一些之前不願意吃的食物。

這樣他才會確切的理解家長的要求。)

5歲-6歲

可以自己準備第二天去幼稚園要用的書包,搭配要穿的衣服和鞋子,並且學會收拾自己房間。

7歲-12歲

可以開始學習如何做簡單的飯菜,打掃家庭衛生,幫忙洗車,清理洗手間,會用洗衣機洗自己的輕薄衣物。

如何幫助孩子養成做家務的好習慣?

1、用積極的態度引導孩子

孩子都有強烈的好奇心,看見家長掃地、擦桌子、拖地板,也會想模仿。家長可以把握時機訓練孩子做簡單的家事,耐心的告訴他正確的方法,讓他在興趣中不知不覺學會了做家務。

孩子是會感受家長態度的,當家長的態度有感染力的,對正在做的事情很喜歡有很高的熱情,會吸引孩子一起加入。反之,如果你自己都覺得家務活就是賣苦力,幹活時唉聲歎氣甚至抱怨連連,孩子自然就會對幹家務避而遠之。

2、循序漸進的教導孩子

父母可以設計一份孩子工作計畫表,和孩子一起討論他能做些什麼?想做些什麼?

讓孩子從個人份內工作開始學習,包括生活自理能力,例如自己學習穿脫衣服,自己收拾玩具、自自己收拾床鋪、自己刷牙洗臉上廁所等,讓孩子慢慢習慣和懂得做家務也是自己份內的工作。

3、家人一起做家務

當全家一起做家務時,你會感覺原本繁重的家務會輕鬆許多。而和孩子一起做家務,會讓孩子更有動力去學習做家務,去動手,而不是光看著媽媽一個人辛苦。

用合作的方式安排家務,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協作過程中的一員,大家在為一個共同的目標努力,孩子會感覺自己是集體中的一份子,感覺自己是被需要、是被尊重的,而不是服從命令的一方。

4、讓家務也有創意

很多孩子開始時對家務很感興趣,但是發現家務太難時就會打退堂鼓,或者哭鬧,這時候媽媽可以簡化家務,耐心地給孩子做示範,讓孩子一點點學習。

單一的重複家務會讓孩子失去興趣,可以鼓勵孩子在做家務的過程中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意。或者將家務設計成特定場景中的遊戲,寶寶假設自己是一位清潔隊員,開著一輛清潔車,收集各種玩具和東西,然後交給收購員處理,借由遊戲培養孩子做家務興趣。

5、利用家務教育孩子

做家務的過程也是孩子學習的一部分,孩子會提出很多問題變成十萬個為什麼,家長可以在旁邊耐心的解答,順便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一些挑食的孩子,在親自參與做飯的過程後,會對食物充滿神聖感,願意吃一些之前不願意吃的食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