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要總稱讚孩子“真乖”,否則養大後你才知道懊惱

(一)

看到媽媽坐下來, 大G跑過來跟媽媽說:“媽媽, 你看, 我只是剪了一點點玩。 ”媽媽沒注意他話裡有話。

接著, 小G又用這一小截透明膠玩了10多分鐘, 膠紙已經粘得烏黑。

媽媽提議:“大G, 你可以剪多一些玩。 ”

大G:“不行的, 會浪費。 ”

(二)

大G三歲二個月時, 有一天到超市購物, 看上了一輛紅色的玩具車, 拿在手裡撫摸了一會, 抬頭問:“媽媽, 這個車多少錢?”

媽媽一看價格:“12.8元。 ”

“那這個呢?多少錢?”小G又拿起旁邊另外一輛品質較差的藍色玩具車。

媽媽說:“9.5元。 ”

“媽媽, 是不是紅色的比藍色的貴?”媽媽說是。

大G說:“那我買藍色的好了, 不要買太貴的。

Advertisiment

(三)

大G三歲8個月, 爸爸給大G帶回了一隻霜淇淋和一包小熊餅乾。 霜淇淋是大G要求了很久的。

爸爸剛進門時, 小哥哥(鄰居家孩子)也來了。

當大G迫不及待想拆開霜淇淋, 正要美美地舔上一口時, 旁邊的小哥哥嚷嚷著也要吃霜淇淋, 大G猶豫了一下, 遞到小哥哥面前, “你吃吧!”

小哥哥不客氣地接過霜淇淋就舔, 小G靜靜地看著小哥哥大口大口地吃, 看得目不轉睛。

小G事後跟爸爸說:“爸爸, 我本來是很想吃霜淇淋的, 但是小哥哥也要吃。 ”

爸爸心疼地說:“其實, 你沒必要讓給別人, 因為你明明很想吃。 ”

這種孩子, 乖得讓人心疼。 很多家庭、很多大人都喜歡這種乖的孩子。 但是乖孩子真的如你看到的那樣好嗎?

我們分析一下這種孩子的心理

Advertisiment

委屈自己、成全別人。 這種孩子往往生活在一個有強勢大人的家庭裡, 這個強勢的角色, 即使不是孩子的爸爸媽媽, 也可能是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婆或外公等, 這種強勢的大人會經常要求孩子聽從自己, 以養育“乖孩子”為教育準則, 他們的口頭禪是:“你不乖, 我不要你!”

一旦孩子有順從的蛛絲馬跡, 會立即稱讚孩子“真乖”, 因為別人的順從是這種強勢的人的心理需求。 在威脅和讚揚的雙重枷鎖下, 孩子會慢慢失去主見, 成為“退縮型”的兒童, 活在了別人眼裡。

這種孩子習慣了不拒絕別人, 迎合別人的期待, 他們內心有需求, 但在他人的要求面前, 他們經常會覺得自己的需求不足為道, 一切唯他人視瞻, 這種孩子是“強勢”的受害者、喪失自我。

Advertisiment
所以, 養育出這樣的孩子的大人別無知地沾沾自喜, 因為你的孩子已經被扼殺了“成為他自己”, 你怎麼忍心?!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 即使家庭裡沒有強勢人格的大人, 經常的口頭禪稱讚孩子“真乖”, 也會容易養育出一種服從型的人格, 因為孩子會以“乖”為行為準繩。

“乖孩子”成年後的危害

不懂拒絕、壓抑自己, 是這種乖孩子成年後的主要特徵, 這種人在我們身邊真的不少。 曾幾何時, 他們可能為了聽從大人的意願, 選擇自己不喜歡的專業、從事自己不喜歡的工作, 他們害怕自己說“不”會讓大人失望, 讓其他旁人異議。

同時, 這種人也不敢輕易嘗試和挑戰, 因為他們從小習慣了乖, 習慣了活在大人給他們畫出的生活圈裡面,

Advertisiment
錯失了很多很多的機會。 他們有時候會伸出頭看看外面的世界, 即使時常懊悔“沒有自己”, 但卻不會輕易掙脫他們的牢籠。

他們活在兩難之中, 一端是內心的渴望, 另一端是大人的期望, 直至消耗掉大半生的光陰。

所以, 你還希望你家孩子“很乖”嗎?

審視一下你的TA, 對方是否具有強勢的人格?有人說, 養出乖孩子不是我的意願, 因為自己每天要為生計奔波勞碌, 孩子被丟給老人, 不知怎麼的就變得很乖了。

當你的孩子表現出很乖, 其實還是有機會扭轉的, 前提必須是你意識到乖孩子不是“好”孩子。 除了分配多一些時間陪伴孩子外, 還要少要求孩子“乖”, 少稱讚孩子“乖”, 尤其是強勢的父母要時刻提醒自己。

除此之外,

Advertisiment
在日常生活中多詢問孩子的意見和建議, 少否定、多接納。 經常告訴孩子“你的意見很重要”, “你能為自己考慮, 真的太棒了”……

當孩子表現出“喜歡某件玩具”、“想做某件事情”、“想吃某種甜品”, 大人不要忽略, 而是要第一時間認真對待、合理地滿足, 鼓勵這種孩子跟著感覺走, 成為他們自己, 由此給孩子帶來的自尊感會慢慢築建, 直至成為高樓大廈。

有那麼的一天, 當你讓孩子把霜淇淋讓給你吃, 他還不忘記說“能不能給我留一點”時, 乖孩子已經在慢慢學習成為他自己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