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要以為節育環避孕很簡單

我的寶寶八個多月了, 最近聽一些過來人說上環避孕有一些反應。 比如, 一開始會痛, 有的人會痛很長時間, 有的人月經來的會比以前多, 有的經常腰痛, 最可怕的是在月經回去後, 要取環, 會長上, 取下更痛。 請問專家是不是這樣?

上環的五個好處:

1、上環的避孕率高, 這是最利於產婦身體恢復的一點。 如節育環避孕時間長、放置簡便、痛苦小, 放置後避孕的效果好;

2、它不影響哺乳, 而吃避孕藥、打避孕針以及皮下埋植都屬於激素用藥, 會通過乳汁到達嬰兒體內, 對嬰兒的生長發育不利。

3、上環的副作用比較小,

Advertisiment
有時可能是月經量多一點, 或出現腰疼, 但絕大多數人都可以用。 激素類藥則不同, 可能會帶來月經不調, 並且也不適宜乳腺增生、子宮肌瘤等患者使用。 上環若是含藥物的, 除提高避孕效果外, 還能減少月經量多等副作用。

4、上環一次到位, 又省事, 也經濟。

5、不影響生育能力, 當避孕者需要生育時。 將節育環取出就可以恢復生育能力。

上環避孕的三大隱憂

但是, 正如你所說, 節育環還有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出血

放環後短期內少量出血是由於安放避孕環擦破了子宮內膜, 但很快就能修復, 出血一般持續數日, 血量不超過經量, 不需處理。 但是部分婦女, 約為15%~20%, 放置避孕環後, 由於子宮內膜發生組織化學改變,

Advertisiment
產生局部凝血障礙, 表現為月經量過多、月經期延長、經期不規則出血, 個別還有月經淋漓不淨、白帶增多混有血液等, 由此可以造成機體內鐵的大量流失, 這不僅可以引起貧血, 還會影響肌紅蛋白、細胞色素及含鐵酶的功能, 使患者出現困倦乏力, 委靡不振等表現。

2.酸痛

放環後一部分婦女會出現下腹或腰背部的酸痛不適, 這是因為放置於子宮內的避孕環對子宮來說是“異物”, 尤其是偏大或位置較低時, 子宮為排出這“異物”產生收縮, 引起宮縮痛。

3.異常懷孕

節育環只能阻止子宮腔內的正常懷孕, 而不能預防子宮外的異常懷孕(即宮外孕), 所以, 不可避免少數放節育環避孕的婦女發生宮外孕。

上環的這些副作用多發生在節育器放置半年內,

Advertisiment
隨著放置時間的增加, 情況會好轉。 一般症狀輕者不需治療, 如果月經量比手術前多兩倍以上, 月經週期縮短到20日或月經期延長到9日以上的, 可以對症治療, 如採用止血劑、抗纖維蛋白溶解或對抗前列腺素的藥物等。 服藥治療和觀察3~6個月仍不見效, 可考慮取出節育器或更換節育器。

至於上環後影響夫妻生活多是一些偏見。 從理論上說上環是不影響性☆禁☆生☆禁☆活的, 至於上環後身體不適, 以及相應的心理暗示作用可能對夫妻性☆禁☆生☆禁☆活有一定影響, 但這種情況會很快消失。

作為為宮內節育器, 將其放置于育齡婦女的宮腔內, 通過機械性刺激及化學物質的干擾而達到避孕的目的, 不抑制排卵,

Advertisiment
不影響女性內分泌系統, 因而避免了一般藥物避孕的不良反應。 經過多年的實踐改良, 現應用於臨床的節育器多為含銅或含藥節育器, 支架材料為塑膠、聚乙烯、記憶合金等, 外形也不單一, 有圓形、T形、V形、Y形及鏈條狀等。 不同材質及不同形狀的節育器各有特性, 因而可適用於不同體質及需要的婦女。

你適用什麼樣的節育器

對於大多數育齡健康婦女而言, 首選含銅的T“環”或新體380“環”。 T“環”價格低廉、避孕效果確切, 環體由塑膠支架與銅絲構成。 該“環”由於含銅量大, 塑膠支架柔韌性稍差, 故術後出血及腹痛的副反應稍多。 不能適應T“環”者, 可嘗試使用新體380“環”, 該環價格適中, 由德國進口, 工藝精良。 聚乙烯支架柔軟、順應性好,

Advertisiment
從而減少了對宮壁的刺激, 其術後不良反應小, 使用者多能接受。

節育器避孕有一定的失敗率, 這種失敗多是由於“脫環”引起, 即節育器自宮腔內自行排出體外。 而“脫環”多與使用者宮頸鬆弛有關, 故這類婦女應當謹慎選擇節育器。 可試用愛母環, 該環體呈V形, 與宮腔形態一致, 支架為記憶合金, 順應性好且不易變形, 兩端為銅粒, 不易脫落。 此環另一特點是沒有尾絲, 故減少了生殖道感染的發生率及性☆禁☆生☆禁☆活的不適。 當然, 脫環率最低的是從比利時進口的吉妮環, 其外形酷似一微型鏈條, 由聚丙烯手術縫線穿起6個銅套組成。 因為整個環體沒有支架, 故其形態相對自由, 可隨宮腔變化, 同時該環的一端嵌于宮壁肌層, 因此脫落率較低。

另外,有些婦女平素月經量較多,可又希望使用宮內節育器,該怎麼辦呢?最好選擇一種含藥宮內節育器。該節育器從德國進口,其外形與新體 380“環”相同,不同的是其縱壁上包繞一含藥(避孕藥)圓柱體,此節育器一旦置入宮腔內,藥柱中的藥便會小劑量緩慢釋放出來,並且只作用于宮腔內部而對全身各系統均無影響,在明顯減少經血量的同時,又避免了一般避孕藥的不良反應。由於整個環體不含銅成分,故對於金屬過敏的婦女也可嘗試使用。

總之,節育器的種類繁多,各位婦女朋友在“上環”前一定要知情,爭取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環,以儘量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放置宮內節育器的時間

適宜放置宮內節育器的時間有多種:

(1)月經周期間放置:一般以月經乾淨後3—7天內放置較為適宜,因為在這個時間內懷孕的機會很小,且子宮內膜為增生期,內膜較薄,放置後引起損傷及出血的機會較少。

國外亦有選擇在行經期放置,因此時可排除置器前妊娠的可能性,且子宮頸口較松,操作容易,還可避免因放置後又一次子宮出血的心理負擔。

(2)人工流產後即時放置:人工流產或鉗刮術後即時放置,此時宮口松,且可免去二次手術。有人研究與月經週期時放置相比,其感染和出血的併發症未見增加,妊娠和脫落率亦相似。但必須確信宮腔內容物完全清除,出血不多,子宮收縮好方可放置。如術前已有陰☆禁☆道不規則出血,術時出血多,子宮收縮不良或可疑宮腔內容物未完全清除,則應等下次行經後再放。

(3)中期妊娠引產後放置:在非經陰☆禁☆道手術的中期妊娠引產後即時放置,如腹部穿刺羊膜腔利凡諾爾引產者,於胎兒娩出後,清宮手術時放置。中期妊娠引產後放置節育器,一般來說,脫落率較高,甚至高達早期流產後放置的5—10倍,因此,如疑有宮腔內組織殘留可能,有潛在感染可能及用水囊或其它藥物經陰☆禁☆道引產者不能放置。

(4)產後42天及哺乳期閉經者,排除妊娠且子宮收縮恢復良好,惡露乾淨5天以上,無子宮腔或會陰感染現象者,可放置節育器,以減少哺乳期妊娠。但因子宮肌層脆薄,放置時要小心,以免穿孔。

(5)剖宮產術者宜半年後放置。

(6)節育器放置期滿,無任何症狀,可於取器後立即更換。

(7)產時和剖宮產時胎盤娩出後立即放置,其優點為分娩和放置節育器同時完成,避免二次手術,缺點為脫落率高。如破水超過12小時以上、滯產,有陰☆禁☆道操作如手術產、手取胎盤等,均易引起感染,故不宜放置節育器。可疑胎盤殘留,因有出血的可能,最好不放置節育器。古典式剖宮產者,因子宮切口位於子宮體部,節育器易從切口嵌入、或穿透子宮壁後進入腹腔,一般不放,即使需要放置,也必須在縣級以上醫院進行。

(8)房事後(性☆禁☆交後)放置。性☆禁☆交後因未採取避孕措施,或因避孕措施發生意外(如避孕套破了)而擔心懷孕,且準備採取長效節育措施的婦女,可在72小時內放置活性節育器。

雖然有上述多種放置時間,通常以月經乾淨3—7天內放置者最多。

放置宮內節育器前應注意

醫生經過詳細的病史詢問,必要的全身生殖系統檢查及實驗室檢查等,如均合格,可訂好放置節育器的時間。受術者術前3日免性☆禁☆生☆禁☆活,手術當日體溫應在 37攝氏度以下。手術應在手術室內進行。這種手術一般沒有痛苦,病人只需思想放鬆並與醫生配合,只需幾分鐘,手術即可完成。

節育器種類的選擇,要參考受術物件的年齡、胎產次及過往使用節育器的情況。以活性節育器為主,對銅有過敏者可選用金屬單環或宮腔型環;有放環脫落史者,不宜採用環形節育器,應換另一種樣式的節育器。節育器大小的選擇,一般應根據子宮腔的大小並參考其它因素選用。通常胎產次少、宮腔寬度小、體型小者選小號節育器,反之則選偏大一號;人工流產後或產時胎盤娩出後放置時,節育器多選用中號。放節育器時最好問清何種類型,或請醫生給看一下,以便日後隨訪或將來取環時有所瞭解。

術後要保持外☆禁☆陰清潔,避免重體力勞動2周,適當休息,2周內禁房事和盆浴。一般放置後可出現少量陰☆禁☆道出血、腰酸、小腹脹痛等,輕者可不作處理,症狀嚴重如出血超過月經量時,應及時診治。放置後最初3個月內月經量可能增加。應注意放置節育器後有脫落的可能。如無症狀一般在放置後1、3、6、12個月各隨訪1次,以後每年隨訪1次,直到取出。隨訪時告訴月經情況,醫生經婦科檢查,根據尾絲、B超或X線確定節育器位置,做好隨訪記錄並預訂下次隨訪時間。

(本文為編譯文章,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另外,有些婦女平素月經量較多,可又希望使用宮內節育器,該怎麼辦呢?最好選擇一種含藥宮內節育器。該節育器從德國進口,其外形與新體 380“環”相同,不同的是其縱壁上包繞一含藥(避孕藥)圓柱體,此節育器一旦置入宮腔內,藥柱中的藥便會小劑量緩慢釋放出來,並且只作用于宮腔內部而對全身各系統均無影響,在明顯減少經血量的同時,又避免了一般避孕藥的不良反應。由於整個環體不含銅成分,故對於金屬過敏的婦女也可嘗試使用。

總之,節育器的種類繁多,各位婦女朋友在“上環”前一定要知情,爭取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環,以儘量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放置宮內節育器的時間

適宜放置宮內節育器的時間有多種:

(1)月經周期間放置:一般以月經乾淨後3—7天內放置較為適宜,因為在這個時間內懷孕的機會很小,且子宮內膜為增生期,內膜較薄,放置後引起損傷及出血的機會較少。

國外亦有選擇在行經期放置,因此時可排除置器前妊娠的可能性,且子宮頸口較松,操作容易,還可避免因放置後又一次子宮出血的心理負擔。

(2)人工流產後即時放置:人工流產或鉗刮術後即時放置,此時宮口松,且可免去二次手術。有人研究與月經週期時放置相比,其感染和出血的併發症未見增加,妊娠和脫落率亦相似。但必須確信宮腔內容物完全清除,出血不多,子宮收縮好方可放置。如術前已有陰☆禁☆道不規則出血,術時出血多,子宮收縮不良或可疑宮腔內容物未完全清除,則應等下次行經後再放。

(3)中期妊娠引產後放置:在非經陰☆禁☆道手術的中期妊娠引產後即時放置,如腹部穿刺羊膜腔利凡諾爾引產者,於胎兒娩出後,清宮手術時放置。中期妊娠引產後放置節育器,一般來說,脫落率較高,甚至高達早期流產後放置的5—10倍,因此,如疑有宮腔內組織殘留可能,有潛在感染可能及用水囊或其它藥物經陰☆禁☆道引產者不能放置。

(4)產後42天及哺乳期閉經者,排除妊娠且子宮收縮恢復良好,惡露乾淨5天以上,無子宮腔或會陰感染現象者,可放置節育器,以減少哺乳期妊娠。但因子宮肌層脆薄,放置時要小心,以免穿孔。

(5)剖宮產術者宜半年後放置。

(6)節育器放置期滿,無任何症狀,可於取器後立即更換。

(7)產時和剖宮產時胎盤娩出後立即放置,其優點為分娩和放置節育器同時完成,避免二次手術,缺點為脫落率高。如破水超過12小時以上、滯產,有陰☆禁☆道操作如手術產、手取胎盤等,均易引起感染,故不宜放置節育器。可疑胎盤殘留,因有出血的可能,最好不放置節育器。古典式剖宮產者,因子宮切口位於子宮體部,節育器易從切口嵌入、或穿透子宮壁後進入腹腔,一般不放,即使需要放置,也必須在縣級以上醫院進行。

(8)房事後(性☆禁☆交後)放置。性☆禁☆交後因未採取避孕措施,或因避孕措施發生意外(如避孕套破了)而擔心懷孕,且準備採取長效節育措施的婦女,可在72小時內放置活性節育器。

雖然有上述多種放置時間,通常以月經乾淨3—7天內放置者最多。

放置宮內節育器前應注意

醫生經過詳細的病史詢問,必要的全身生殖系統檢查及實驗室檢查等,如均合格,可訂好放置節育器的時間。受術者術前3日免性☆禁☆生☆禁☆活,手術當日體溫應在 37攝氏度以下。手術應在手術室內進行。這種手術一般沒有痛苦,病人只需思想放鬆並與醫生配合,只需幾分鐘,手術即可完成。

節育器種類的選擇,要參考受術物件的年齡、胎產次及過往使用節育器的情況。以活性節育器為主,對銅有過敏者可選用金屬單環或宮腔型環;有放環脫落史者,不宜採用環形節育器,應換另一種樣式的節育器。節育器大小的選擇,一般應根據子宮腔的大小並參考其它因素選用。通常胎產次少、宮腔寬度小、體型小者選小號節育器,反之則選偏大一號;人工流產後或產時胎盤娩出後放置時,節育器多選用中號。放節育器時最好問清何種類型,或請醫生給看一下,以便日後隨訪或將來取環時有所瞭解。

術後要保持外☆禁☆陰清潔,避免重體力勞動2周,適當休息,2周內禁房事和盆浴。一般放置後可出現少量陰☆禁☆道出血、腰酸、小腹脹痛等,輕者可不作處理,症狀嚴重如出血超過月經量時,應及時診治。放置後最初3個月內月經量可能增加。應注意放置節育器後有脫落的可能。如無症狀一般在放置後1、3、6、12個月各隨訪1次,以後每年隨訪1次,直到取出。隨訪時告訴月經情況,醫生經婦科檢查,根據尾絲、B超或X線確定節育器位置,做好隨訪記錄並預訂下次隨訪時間。

(本文為編譯文章,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