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良口腔習慣危害大(圖)

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口腔習慣

“不要哭!媽媽拿奶嘴給你吃!”只要孩子一哭, 許多家長就立刻將奶嘴塞給孩子。 但這個小小的動作, 有可能會造成孩子日後口腔發育障礙, 形成暴牙或是臉型變形的問題, 等到孩子再大一些, 這些外表上的問題, 也會影響日後的自信。

其實孩子在成長發育的過程中, 難免會出現一些小小的壞習慣, 例如吸奶嘴、吸手指、咬嘴唇或吐舌頭等。 也許家長覺得這些動作並不具任何意義, 還以為只是孩子擠眉弄眼的可愛表情, 但這些惡習若長期累積, 除了會影響孩子口腔發育不良之外,

Advertisiment
也有可能是孩子心理焦慮不安的象徵, 需要家長特別注意。

4種不良口腔習慣

其實除了吸奶嘴之外, 孩子在發育過程中, 也有可能出現其他不良的口腔惡習, 例如咬手指、咬嘴唇、舔嘴唇等, 以下是常見的4種兒童口腔惡習。

1.吸手指

如同吸奶嘴一樣, 孩子習慣長時間吸手指或奶嘴, 借此獲得心理上的自我安撫。

不良影響

不論是吸奶嘴或吸手指, 都可能造成暴牙或是臉型變形(例如下巴向前突出等)的問題。 孩子吸吮奶嘴及手指大多與兒童心理因素有關, 不良的情緒、緊張、不安或壓力, 都是促成孩子依賴奶嘴及手指的主因。

對於年紀較小的孩子來說, 其實要的只是一個情感撫慰的動作, 家長可在孩子睡前靜靜地陪在他的身旁,

Advertisiment
講個小故事給他聽, 就可以達到安撫孩子情緒的功效, 同時又可增進親子間的關係。

2.吸奶嘴

吸吮及吞咽是嬰幼兒口腔的本能反應, 其中最明顯的動作就是吸奶嘴。 吸奶嘴對孩子來說可是一件大事, 它可以同時滿足孩子生理及心理上的需求, 但是依年齡的不同, 家長應選用不同形狀及大小的奶嘴, 以適應孩子不同口腔發育階段的需要。

不良影響

由於奶嘴對於口腔發育無實質的幫助, 如果孩子到了2歲以後仍繼續使用奶嘴, 可能引發孩子日後上下牙齒咬合的問題(例如暴牙等), 甚至會造成孩子日後語言發育的障礙(例如發音不正確等)。 建議家長, 可以使用其他健牙玩具來代替奶嘴, 幫助刺激孩子牙齒的生長及發育。

Advertisiment
但是家長千萬不可使用奶瓶代替奶嘴作為安撫的工具, 如此一來, 反而會造成奶瓶性蛀牙的困擾。

3.咬嘴唇

等到孩子長牙之後, 有時會出現上齶前牙咬住下嘴唇, 或用下牙咬上嘴唇的現象, 這可能是由於上下牙齒排列不整齊造成的, 孩子自然而然會養成不自覺地咬住上唇或下唇的壞習慣。

不良影響

孩子長時間咬住上唇或下唇, 會形成嘴巴周圍皮膚的紅腫、潰爛或裂開(到了冬天又因為氣候變得比較乾燥, 孩子舔嘴唇的動作也會造成同樣的後果)。 建議家長, 通過心理輔導的方式(例如用玩具獎勵孩子)幫助他戒除惡習。 若只是單純牙齒咬合不正的問題, 最好還是到兒牙門診接受醫師的評估,

Advertisiment
視情況輔助孩子戒除不好的習慣。

4.弄舌或吐舌

孩子年紀愈小, 舌頭在口腔中的位置愈靠前。 等到牙齒逐漸發育之後, 舌頭會漸漸縮回口腔後方。 而且一般人在進行吞咽動作時, 舌頭會先抵住上齶, 然後才把食物吞進去, 但是對於有弄舌習慣的孩子來說, 他在吞咽食物時反而會把舌頭往前推, 這代表孩子的吞咽功能發育不夠完全。

不良影響

弄舌、吐舌、咬指甲或剔牙, 有時候只是單純孩子模仿大人的行為。 因研究發現, 孩子出現這類口腔壞習慣或怪癖, 大多家中其他成人也有類似習慣。

若孩子只是單純因為吞咽功能發育不完全, 只需增加機會讓孩子多加練習, 就可幫助他改掉壞習慣。 但若家長發現孩子弄舌的習慣已經嚴重影響到外觀建議家長最好先帶孩子到醫院進行檢查。

Advertisiment

5方法戒除奶嘴

1.分散注意力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 行動及肢體的動作也愈來愈大。 此時, 建議父母可以利用其他新鮮事物吸引孩子, 例如帶孩子去公園嬉戲, 或是玩其他益智玩具等, 分散孩子對奶嘴的注意力。

2.減少奶嘴使用機會

等到孩子1歲之後, 家長以漸進式方式慢慢減少孩子使用奶嘴的時

機。 只有在家裡或是睡前才給孩子吸吮奶嘴, 不要讓孩子沒事就吸著奶嘴, 或是一哭鬧就塞奶嘴給他, 以養成孩子正確使用奶嘴的好習慣。

3.用其他獎勵取代奶嘴

當孩子哭鬧或是鬧彆扭的時候, 家長通常會隨手就將奶嘴塞給孩子。

其實家長可以利用其他孩子喜歡的小東西, 例如貼紙或玩具,代替奶嘴做為獎勵孩子的工具,同樣也具有安撫孩子心理的效果。

4.把奶嘴當作禮物

如果家中有比寶寶年紀還小的嬰幼兒來訪,媽媽可以讓寶寶把奶嘴送給小弟弟或小妹妹。通過“轉贈”這個動作,在擺脫奶嘴的同時,也可建立他的成就感。

5.尋求專業幫助

其他兒童口腔不良習慣,有時可能是因為牙齒或其他口腔發育障

礙所造成。此時,建議家長帶孩子到兒童牙科接受專業檢查,觀察是否需要接受治療或是其他矯正治療,以幫助孩子戒除口腔壞習慣。

Tips 口腔期需要被滿足

口腔期大約是從出生至2歲左右的階段。滿足口欲是人的天性, “吸吮”這個動作代表了特別的心理意義,因為在嬰幼兒時期,孩子會利用吸吮來獲得安全感及滿足感,這也是寶寶喜歡安撫奶嘴的最大理由。

嬰幼兒時期正處於建立依附關係最重要的階段,他們有多方面的需求需要滿足,例如擁抱、親吻。通過使用安撫奶嘴,確實可以滿足孩子在此階段心理及生理上的需求。

在孩子出生後到1歲半期間,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有這方面的需求,還是可以利用奶嘴來滿足的,若孩子沒有主動表現出需要吸吮奶嘴,父母就不必使用奶嘴做為安撫孩子的工具。

但有些心理研究發現,禁止孩子使用安撫奶嘴,易造成口腔期發展不順。成人有所謂的“口腔性格”,可能就是口腔期發展不順所致,在行為上表現出貪吃、酗酒、吸煙、咬指甲等,因此,滿足口腔期的欲望是很重要的。

其實孩子到了1歲3個月左右,已經會自己走路,主動去探索這個大千世界了。環境中伴隨而來的新奇事物,也會逐漸分散他對奶嘴的注意力,也就是說,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會慢慢停用奶嘴,所以家長無須過分擔心孩子無法戒除奶嘴。

例如貼紙或玩具,代替奶嘴做為獎勵孩子的工具,同樣也具有安撫孩子心理的效果。

4.把奶嘴當作禮物

如果家中有比寶寶年紀還小的嬰幼兒來訪,媽媽可以讓寶寶把奶嘴送給小弟弟或小妹妹。通過“轉贈”這個動作,在擺脫奶嘴的同時,也可建立他的成就感。

5.尋求專業幫助

其他兒童口腔不良習慣,有時可能是因為牙齒或其他口腔發育障

礙所造成。此時,建議家長帶孩子到兒童牙科接受專業檢查,觀察是否需要接受治療或是其他矯正治療,以幫助孩子戒除口腔壞習慣。

Tips 口腔期需要被滿足

口腔期大約是從出生至2歲左右的階段。滿足口欲是人的天性, “吸吮”這個動作代表了特別的心理意義,因為在嬰幼兒時期,孩子會利用吸吮來獲得安全感及滿足感,這也是寶寶喜歡安撫奶嘴的最大理由。

嬰幼兒時期正處於建立依附關係最重要的階段,他們有多方面的需求需要滿足,例如擁抱、親吻。通過使用安撫奶嘴,確實可以滿足孩子在此階段心理及生理上的需求。

在孩子出生後到1歲半期間,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有這方面的需求,還是可以利用奶嘴來滿足的,若孩子沒有主動表現出需要吸吮奶嘴,父母就不必使用奶嘴做為安撫孩子的工具。

但有些心理研究發現,禁止孩子使用安撫奶嘴,易造成口腔期發展不順。成人有所謂的“口腔性格”,可能就是口腔期發展不順所致,在行為上表現出貪吃、酗酒、吸煙、咬指甲等,因此,滿足口腔期的欲望是很重要的。

其實孩子到了1歲3個月左右,已經會自己走路,主動去探索這個大千世界了。環境中伴隨而來的新奇事物,也會逐漸分散他對奶嘴的注意力,也就是說,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會慢慢停用奶嘴,所以家長無須過分擔心孩子無法戒除奶嘴。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