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良刺激可以致小兒癔症

案例:

小婷婷剛滿5歲, 患“抽搐”病卻已有兩年, 很長時間都找不到病因。 有一天, 醫生看到了發病情景:只見孩子的頭後仰, 整個身體呈角弓狀, 四肢肌肉硬繃繃的, 手指微微顫動……但孩子的意識, 眼神還正常。 她媽媽說:“好了, 好了, 帶你去買蘋果。 ”此時, 孩子的肢體逐漸放鬆, 最後起來拉著媽媽的手買吃的去了。 根據這情況, 醫生認為婷婷得的是小兒癔症

另一個5歲的女孩, 叫莉莉, 她在3歲前聰明伶俐, 能說會唱, 全家十分喜愛她。 可是她近兩年來卻變成了“啞巴”, 她幾乎不說一句話, 還像聾啞人那樣打起手勢來。

Advertisiment
去醫院就診, 五官科醫生發現莉莉並無耳聾或重聽, 也沒有唇、舌、軟齶和聲帶的異常現象。 心理科醫生判斷莉莉的智力完全在正常範圍內, 認為其“失語”是癔症的一種表現。

癔症在小兒中以女孩多見。 除上述的全身抽搐與失語外, 有的會聽力喪失, 器笑無常, 癱瘓以及呼吸困難、呃逆、食欲喪失和排尿功能障礙等表現, 然而病人都易受暗示影響。

小兒癔症主要是不良刺激引起的, 家長對孩子過分溺愛、漠不關心或動輒打罵都要不得。 更不能一味要求孩子服從, 限制他們玩耍和接觸別的小朋友, 以免破壞孩子的心理平衡, 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小兒癔症是可以治療的, 只要尋找病因, 使用方法正確, 很快就能見效。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