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給就是不給!媽媽該拿“小氣鬼”寶寶怎麼辦?

1 你造嗎?對寶寶來說, 分享意味著“失去”

在大人看來, 寶寶有那麼多玩具, 讓弟弟/妹妹/小夥伴玩一下有什麼關係?但你造麼, 這種“分享”對於小傢伙來說意味著“沒了”。

寶寶認為, 讓別人拿走屬於自己的東西(即便是“借”)就是失去了, 沒有了, 不再是“我”的了!這真是讓人太恐慌了!我的玩具, 我可要守好了!

2 挺乖的小孩, 怎麼突然就變小氣了?

你可能會發現:寶寶1歲前對待別人很大方, 會非常願意把自己的東西分享給別人, 可突然有天起, 他變得很自私, 什麼都不願意給了……有時候把玩具“給”別的小朋友, 對方真的收下了,

Advertisiment
他又會非常沮喪(他可能只是想要得到獎賞, 並不是真心要給出去)。

遇到“不給不給不給”的媽媽們, 別沮喪, 你家寶貝長大了!來看看寶寶在不同年齡的“分享行為”:

寶寶1歲內, 將分享當成遊戲時, 我們只需微笑對待他的行為即可, 但不用沾沾自喜(因為人是會變的啊親)。

寶寶1歲後, 隨著寶寶漸漸形成“所有權”的概念, “分享”就變得艱難起來。 為了保護自己的地盤和玩具, 寶寶會表現出防備和不願, 但這並不是自私, 也不意味著“小氣”, 而是一個發育階段, 這個階段會持續至3歲以上, 有的寶寶甚至會到5、6歲。

你必須明白, 不願分享是寶寶的天性。 尊重他, 而不是用哄騙的方式讓他“分享”。 這種態度會讓寶寶有安全感, 同時會鼓勵他變得大方起來——因為他不用帶著“可能被騙”的猜忌心來守護自己的東西。

Advertisiment

做好這兩點, 能幫到你家的“小氣鬼”

1、嘗試用“交換”來向寶寶解釋分享

2-3歲以後, 寶寶的自我意識逐漸完善, 開始顧及他人的感受, 會學著排隊等待輪流玩, 會願意跟其他人分享玩具——但不是每次都能做到, 那些他特別在意的東西, 依然會在“獨佔”區域。 不過, 此時可以開始讓他有分享的概念了。

有其他寶寶到家裡玩的時候, 你可以跟他的家長約好, 也帶些自家的玩具來, 當你的寶寶玩同伴的玩具時, 他的同伴就會拿寶寶的玩具玩。 寶寶很快就能學到, 拿出一個玩具給別人, 自己也能得到一個玩具。 交換的過程使得分享就變得不那麼難接受, 寶寶自然就會逐漸願意“把我的給別人”。

Advertisiment

2、讓寶寶明白“借”與“還”的行為

讓寶寶明白, 借走的東西是會回來的。 在寶寶的同意下, 向他借一下某個玩具, 幾分鐘以後就還給他, 同時表揚他。 也可以反過來, 讓寶寶從你那兒借走某樣東西, 過會兒就去要回來, 當然也不要忘記及時表揚他。

當寶寶和同伴相處的時候, 我們儘量為每個寶寶提供足夠的玩具, 然後時刻準備著去做調解員。 隨著寶寶們交流的增加, 他們會開始“借”和“還”, 這就是分享的開始。 如果寶寶們能和平分享玩具, 或是其中一個寶寶表現出大方, 一定要給予很多鼓勵。

3 小編總結

朋友帶著孩子來訪, 自家小鬼卻死活不肯分享玩具, 這確實有點尷尬, 有點沒面子。 但做為親媽親爸, 你要站在寶寶的立場,

Advertisiment
表示對他的理解, 承認“與人分享是件困難的事”。 別說“你怎麼都不肯給人家玩呢?真小氣”, 而是換成“寶寶很喜歡這個小車對不對?”, 這樣理解的話語會讓寶寶放下心, 並試著克服對分享的猶豫態度。

試著問問寶寶, 他是怎麼想的, 有什麼解決的辦法, 問他別人不願意分享時他是不是很失望。 告訴他有時候一起玩更有趣, 以此來鼓勵他邁開分享的第一步。

對寶寶來說, 這是很難做到的一件事情, 所以爸爸媽媽們要多給點時間, 多給點鼓勵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