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發怒的孩子,更容易長成脾氣暴躁的大人

“憤怒”到底是不是壞情緒相信很多人也跟我一樣, 在見到“憤怒”這個詞的時候, 第一反應就是, 滿滿的負能量, 它代表了不理性、具有破壞性、是人際關係的殺手, 我們應該遠離它。

但其實“憤怒”並沒有那麼可怕, 它同“快樂、悲傷、恐懼、厭惡”一樣, 本身無所謂好壞, 只是一種正常的情緒。 如果我們能合理的表達憤怒, 情緒爆發出來, 它去了它本該去的地方, 一切就可以重歸平靜。 但如果“憤怒”的情緒長久被壓抑, 就會在我們心中種下不良宣洩的種子。 受各種原因的影響, 許多家庭中的父母並不允許孩子表達自己的憤怒,
Advertisiment
因為我們認為, 這是一種不良的情緒, 所以在孩子發怒時, 常常會被要求“閉嘴!”“別哭了!”“不許大喊大叫”或者被告知“這有沒什麼好生氣的!”, 這種壓制孩子憤怒的行為, 可能一時有效, 但卻不知道這種簡單的禁止會給孩子帶來什麼。
不會發怒的小孩, 長大後問題更多我有一個同事阿Q, 平日裡熱心又好脾氣, 但是這個老好人有個“毛病”, 一到吃飯點必須立馬吃飯, 晚一點都不行。 有一次我們點了外賣, 送披薩的小哥晚到了15分鐘, 阿Q突然就爆發了, 足足斥責了快遞小哥20多分鐘。 後來我發現, 只要是吃飯的時間被拖延, 阿Q就會發怒。
我非常好奇, 在一次聊天中, 他終於吐露了為什麼吃飯被拖延會令他如此的憤怒。 阿Q小的時候特別調皮,
Advertisiment
常常受罰, 而他爸爸每次懲罰他的唯一方式, 就是不讓他吃飯, 最多的時候餓過他1天半。
挨餓的滋味非常難受, 他當時非常生氣, 但從來不敢表達自己的憤怒。
憤怒這種情緒, 一旦產生就不會自動的消失, 一旦有機會它還是會尋找機會宣洩出來的, 即使你的意識不想, 潛意識也會做這個工作。 阿Q因為挨餓而感到憤怒, 雖然因為畏懼被壓制住了, 但是“憤怒”的情緒一直都在他的身體裡, 從未消失, 當他長大後, 一旦有人再讓他感到饑餓, 他就會把將原始的憤怒, 轉移到了餓他的其他人身上爆發出來。
當孩子憤怒時他想表達什麼如果孩子向我們表達憤怒, 他們往往是在表達自己的權益受到了侵犯。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

Advertisiment
憤怒和恐懼經常是同時出現的。 充滿力量的憤怒, 伴隨著虛弱的恐懼, 但其背後隱藏的卻是對愛的渴望。

例如, 當一個孩子沖著家長怒吼:“夠了!我再怎麼努力你都不滿意!”他的憤怒的背後, 是對自己的努力沒有被父母所承認、肯定, 父母還一直苛求自己感到委屈, 而更深次的原因是, 他渴望得到父母的愛與肯定。 對待他們的憤怒, 我們一定要思考這種他的憤怒的是否合理, 努力覺察憤怒情緒背後的意義。 如果確實是因為我們的原因導致孩子受到了傷害, 我們一定要正視自己的行為, 告訴他們我們的本意並非如此。 有時候一句“對不起”, 就能輕鬆的化解了孩子心中的憤怒, 消除兩代人之間的代溝與誤解。
Advertisiment

當孩子憤怒時, 我們該做些什麼
作為孩子, 他們的心智還不夠成熟, 很多時候他們沒有能力處理好自己的情緒。 因此, 當他們出現憤怒、不滿的情緒時, 作為父母我們需要與他們一起來面對憤怒, 並最終教會他們如何用合理的方式宣洩憤怒。 1允許孩子憤怒 無論孩子的年齡大小, 減少他們衝動行為的最佳方法就是, 允許他們自由的表達自己的心緒, 當孩子憤怒時, 允許他們去表達不滿。
雖然表達憤怒情緒的言語聽起來一定令人不舒服, 但是這總比逼得孩子最後以暴力行為來表現要好多了。 等孩子“一吐為快”後, 他的情緒自然可以慢慢得到平復, 如果孩子的年齡太小, 還無法流暢地說出自己的憤怒與不滿, 我們讓他可以通過繪畫的方式,
Advertisiment
“畫出自己的憤怒”。
總之, 無論用什麼方法, 一定要先幫助他們找到一種有效發洩情緒的方式。 2認同孩子的憤怒 當孩子表達憤怒時, 往往是在表達自己的權益受到了侵犯。 這時, 他急需的是有人能認同他的憤怒, 而不是給他們講道理, 因為這個時候你所謂的道理, 會讓他們覺得刺耳, 覺得自己不被理解, 覺得委屈。
舉個簡單的例子, 當你和別人發生矛盾爭執了, 正氣的抓狂!你老公在旁邊說:理智點!多大點事啊, 發這麼大脾氣!至於嗎?想想, 你會因為聽了這話不生氣了嗎?還是恨不得立刻和他大吵一頓? 當孩子憤怒時, 父母可以用一些諸如“我知道你想要……或者“我理解你現在很不高興”這樣的語句先來安撫孩子, 讓他們從當下的情緒中走出來。當我們與孩子產生同情,幫助他們說出了他自己心中表達不出的想法和情緒,他們的情緒也會平復很多,這時,我們再跟他們來分析事情的對與錯,會更容易接受。 3引導孩子的憤怒 一個經常憤怒的孩子可能會變得有侵略性,用傷害別人或傷害自己的方式來發洩,所以在孩子已經不那麼憤怒後,父母一定要對孩子做一個積極的引導。
我們可以告訴他們,表達憤怒本身並沒有錯,但是要注意使用合理的方式表達出來。如鼓勵孩子直截了當地表達自己的願望,禁止他們通過打人或者摔東西來洩憤。如孩子告狀說:“小明搶走了我的玩具。”你可以說:“去告訴他,玩具是你的,你想要回來,如果他不聽,你會找父母幫忙。”
孩子的表達方式受成長環境的影響。如果一個孩子從來沒見過他的父母表達憤怒,那父母實際上就在教育孩子也決不能表達憤怒。如果有家長總是以大聲、有害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憤怒,那麼他們的孩子的表達方式一定也是同樣的方式。所以,如果我們想教會孩子正確的表達憤怒,就為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解決憤怒的榜樣吧。 讓他們從當下的情緒中走出來。當我們與孩子產生同情,幫助他們說出了他自己心中表達不出的想法和情緒,他們的情緒也會平復很多,這時,我們再跟他們來分析事情的對與錯,會更容易接受。 3引導孩子的憤怒 一個經常憤怒的孩子可能會變得有侵略性,用傷害別人或傷害自己的方式來發洩,所以在孩子已經不那麼憤怒後,父母一定要對孩子做一個積極的引導。
我們可以告訴他們,表達憤怒本身並沒有錯,但是要注意使用合理的方式表達出來。如鼓勵孩子直截了當地表達自己的願望,禁止他們通過打人或者摔東西來洩憤。如孩子告狀說:“小明搶走了我的玩具。”你可以說:“去告訴他,玩具是你的,你想要回來,如果他不聽,你會找父母幫忙。”
孩子的表達方式受成長環境的影響。如果一個孩子從來沒見過他的父母表達憤怒,那父母實際上就在教育孩子也決不能表達憤怒。如果有家長總是以大聲、有害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憤怒,那麼他們的孩子的表達方式一定也是同樣的方式。所以,如果我們想教會孩子正確的表達憤怒,就為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解決憤怒的榜樣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