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季節寶寶護理大不同 媽媽一定要搞明白

一年四季都是有寶寶降臨到這個世界上的, 在溫和的春秋出生的寶寶, 自然環境比較舒服。 而炎熱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出生的寶寶, 那麼一出生就要面臨比較艱難的環境了。 同時寶寶自己的體溫調節能力較差, 因此, 媽媽一定要好好照顧寶寶, 可是一年四季裡面都有一些什麼樣的注意事項呢。

春季

春季, 萬物復蘇, 氣溫開始慢慢回升, 非常適合寶寶到外面去玩耍。 要是風比較小, 天氣晴朗的話, 可以帶寶寶出去走走, 這樣對寶寶身體健康非常有幫助, 也能幫助寶寶智力開發。

但早春時節, 溫度走勢在變,

Advertisiment
所以不要一下子給寶寶減少衣服。 要根據氣溫變化, 然後給寶寶選擇適合的衣服。 可以根據自己在安靜狀態下, 覺得比較舒服的衣服量, 按照媽媽穿衣的厚薄, 給寶寶穿衣就差不多了。

夏季

“空調病”有哪些表現?

媽媽的空調病有如下的表現:易疲倦、皮膚乾燥、工作效率下降、手足麻木、頭暈、頭痛、咽喉痛、胃腸不適、胃腸脹氣、大便溏稀、吃不下飯、月經失調、小腹脹滿隱痛。

要是寶寶得了空調病那麼就會大便溏稀色綠、像是感冒的症狀、吃不下飯、臉色也變得不紅潤、口周發青、煩躁不安等。

那麼應該怎麼樣才能防止“空調病”呢?

1、縮小室內溫差。 通常狀況下, 要是天氣比較熱的話, 最好是把溫差調到6℃-7℃左右, 如果氣溫不是特別高的話,

Advertisiment
那麼可以把溫差調至3℃-5℃;

2、定時通風。 過幾個小時就要開窗, 讓空氣流通一下, 差不多20分鐘就可以了;

3、不要讓冷風直吹, 讓寶寶離通風口遠遠的;

4、從炎熱的室外進入空調環境, 最好先拿毛巾擦一下身體, 稍微增加衣物或用薄被單蓋住腹部;

5、最好不要一直呆在空調房裡;

6、每日洗溫水澡, 揉搓全身;

7、不要在汽車裡面睡覺, 因車內空間狹小, 會呼吸困難;

秋季

令人煩惱的夏天過去了, 秋天就比較舒適了, 秋高氣爽, 涼爽的秋風, 寶寶開始吃得下飯了, 睡得也更加好了, 不再煩躁。 身上也不會出現痱子, 身上的皮疹也會慢慢褪掉了, 皮膚褶皺不再被汗液淹著, 會覺得很舒服自在。 這個季節, 准媽媽還是要做到開窗通風, 給孩子加衣服被褥,

Advertisiment
帶孩子出去玩玩。

要是剛剛開始降溫的話, 就把孩子“捂”起來, 讓孩子一直呆在家裡的話, 寶寶的呼吸道對寒冷耐受性就會非常差;因為寶寶就算在家還是會患呼吸道感染;過了六個月以後, 從媽媽體內獲得的免疫球蛋白基本上都消失了, 自己體內的免疫球蛋白比較少, 所以就會生病, 特別是呼吸道分泌型IGA的不足更使得呼吸道免疫能力低下。

秋季氣壓低, 空氣不流通, 總是會幹幹的, 造成呼吸道黏膜乾燥, 總是會患呼吸道感染。 一般在秋天寶寶都不會生病, 所以最好在秋天的時候增強孩子體質。 爸爸媽媽要增強其呼吸道抵抗力。 帶寶寶出去玩玩, 讓寶寶多曬曬太陽, 可有效預防佝僂病。

冬季

北方地區冬天持續的時間是非常長的,

Advertisiment
要是剛剛入冬就一直呆在家裡, 穿的很多, 蓋得很厚, 那麼寶寶的抵抗力就不能夠發展;穿得多, 手腳動起來非常吃力, 阻礙運動能力的發展;要保持室內溫度和濕度, 室內溫度不要太高, 保持在18℃左右。 不然溫差太大, 寶寶出門的時候就會容易生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