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同季節寶寶腹瀉的症狀也不同

對於2歲以下的嬰幼兒來說, 腹瀉每年有兩個發病高峰:一為6、7、8月, 稱為夏季腹瀉, 主要由致病性大腸桿菌和痢疾桿菌引起;另一高峰是10、11、12月, 稱秋季腹瀉, 主要病原是輪狀病毒。 現在已經進入初秋, 有不少寶寶已經開始出現秋季腹瀉, 家長們要做好預防工作。

寶寶夏季腹瀉和秋季腹瀉還可以從大便性狀上作出辨別, 寶寶大便呈糊狀, 夾雜有腐食氣味, 多半是因為進食太多、消化不良所致, 只要調節飲食就可以了;如果寶寶大便像水一樣很稀, 或含有膿、血、黏液, 而且大便次數增多, 很可能是因細菌感染導致的腸炎、痢疾等;大便呈蛋花湯樣,

Advertisiment
無臭味, 則可能感染了輪狀病毒, 就是秋季腹瀉。

寶寶秋季腹瀉的症狀:如果是秋季腹瀉, 寶寶在感染了輪狀病毒後, 可能首先出現一些類似感冒的症狀, 如打噴嚏、流鼻涕;還有的寶寶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發燒或嘔吐, 大概1~3天后才會出現腹瀉, 而且腹瀉次數非常多, 大便中水分很多, 然後就會出現嚴重的口渴、煩躁等症狀。

如果大便次數突然明顯增多, 並伴有發燒、腹痛、嘔吐、食欲不振、手腳冰涼等症狀, 很可能是患了痢疾腸炎等細菌性腹瀉。

輪狀病毒跟其它病毒一樣, 是不怕抗生素的。 抗生素消滅了腸道正常細菌, 容易繼發菌群失調症、二重感染、刺激細菌釋放毒素、影響腸道的吸收功能等。

Advertisiment
另外, 應用抗生素對於飲食不當、氣候突變等原因引起的非感染性小兒腹瀉也是沒有任何效果的。 因此, 區分腹瀉種類很重要, 家長切莫盲目用抗生素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