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同孕期 准媽如何分配孕檢時間?

麗麗33歲時第一次懷孕不幸先兆流產。 儘管醫生建議保胎, 她也沒敢留下這個孩子。 如今, 36歲的她終於如願有了身孕, 但這個小寶寶好像很不“安分”。 麗麗對一天天臨近的首次產前檢查有種惶惶的期待——想到上次的流產她至今心有餘悸。 一向不願意進婦科的她想弄明白十個月中要做多少次檢查、都查些什麼, 以便心裡有個譜兒。 為此, 記者專門請教了婦產科的專家。

孕早期(1~3個月)


孕檢具體時間該如何安排

為自己的身體狀況討個說法

確認自己已經跨入准媽媽的行列中, 在欣喜和慌亂之外, 你應該儘快靜下心來瞭解、積極配合醫生做有關的檢查。

Advertisiment
這可是保證寶寶健康的第一步。

常規檢查:測量血壓和體重, 是每次產前檢查的保留專案;而首次檢查這兩項的結果, 有助於醫生掌握准媽媽的健康狀況, 如果以後某次檢查孕婦的血壓或體重上升得比較快, 醫生就會有所警覺, 並採取相應的方法解決。

第一次到醫院檢查, 一定要空腹——醫生會從你的靜脈采一小管血。 目的是查血型、血色素、Rh因數、肝功能、乙肝表面抗原、甲胎蛋白及梅毒血清, 看看有無風疹病毒、血清巨細胞病毒等等。

在胎兒3個月左右, 醫生會借助婦科窺器勘測一下你的陰☆禁☆道、宮頸, 看看生☆禁☆殖☆禁☆器官發育是否正常;觀察陰☆禁☆道黏膜有沒有充血, 陰☆禁☆道分泌物的顏色、量是否正常,

Advertisiment
是否有異味。 如果早孕期間有出血現象, 千萬別對醫生保密, 這時你需要仔細檢查出血的原因, 是與陰☆禁☆道、宮頸糜爛有關還是先兆流產, 為治療提供依據。 另外, 白帶檢查有助於瞭解陰☆禁☆道內是否有滴蟲、黴菌存在, 必要時還要進行衣原體、支原體、淋球菌檢查。 以防這些感染影響胚胎發育, 誘發流產。

在懷孕12周左右, 你可以借助儀器聽到寶寶有力的心跳, 這就是查胎心, 每個准媽媽都要做。

如果你是寵物愛好者, 在懷孕3個月左右, 一定得做一項名為TORCH(弓形蟲)的化驗, 很多哺乳動物都可能傳染弓形蟲, 貓狗是弓形蟲最危險的傳染源;即便你不飼養小貓小狗, 為了保險最好也做這項化驗。 因為, 弓形蟲對胎兒有巨大的殺傷力,

Advertisiment
能引發流產、死胎、新生兒疾病, 或出生後有眼、腦、肝臟的病變和畸形。 假如不幸被感染, 須做進一步的檢查, 必要時應中止妊娠。


孕檢具體時間該如何安排

特殊檢查:多數婦產科大夫都不主張18周以內的孕婦做B超, 尤其是在懷孕12周以內。 因為, 過多的B超, 可能是胚胎細胞分裂與人腦成形異常及胎兒骨骼發育不良、畸胎或死胎的“兇手”。 但是, 如果孕婦在早期出現令人揪心的情況, 如陰☆禁☆道流血、突然腹痛, 借助B超確定胚胎是否存活, 能否繼續妊娠;有無異常妊娠像宮外孕或葡萄胎, 則是最直接和可靠的手段, 積極配合醫生的檢查是明智的做法。

孕中期(4~6個月)

對胎兒狀況心中有數

對多數准媽媽來說, 孕中期是最舒服的階段。

Advertisiment
身體上的反應基本上消退, 食欲逐漸好起來、身上恢復了原有的力氣, 也不用擔心遭遇流產了。 不過, 這個時候千萬不要以為身體檢查可有可無、隨意拉長兩次檢查的間隔, 或乾脆兩次並做一次。

常規檢查:胎齡越大, 超聲波對胎兒的影響越小。 因此正常情況下, 准媽媽在20周後做第一次B超。 它能準確地診斷胎兒是否畸形、觀察臟器的活動狀態;對那些被高度懷疑的胎兒, 像無腦兒、腦積水、神經管畸形中的腦脊膜膨出、臍帶異常、消化道異常、連體畸形、小頭畸形等, 能很快給出“答案”。

懷孕中期, 准媽媽對尿液的檢查應持之以恆, 一個月至少一次。 隨著子宮的一天天增大, 膀胱、直腸、輸尿管受到壓迫, 尿液排出不暢, 發生瀦留,

Advertisiment
很容易有細菌生長、繁殖。 這時的泌尿系統特別脆弱, 容易感染疾病。 經常檢查尿液, 能依據尿中出現的蛋白、紅細胞、膿細胞等, 診斷出體內有哪些不正常——如果有發熱、腰痛、尿痛、排尿次數增多的症狀, 很可能是尿路感染。 另外, 要是有不適的感覺或尿液指標異常, 對腎臟的檢查不能疏忽, 理由是妊娠中毒性腎臟病在年輕初產婦和高齡初產婦中發病都比較普遍, 這是對準媽媽危害很嚴重的一種疾病, 應及時發現、及早治療。


孕檢具體時間該如何安排

骨盆的大小是准媽媽能否自然分娩的關鍵。 在懷孕6個月左右, 醫生會用骨盆儀測量骨盆的入口、出口和直徑的尺寸, 獲得有關產道的資訊。 這項測量對初產婦尤其重要。 不過,骨盆狹小並不等於一定要剖腹產,這要看嬰兒的大小、尤其是頭部的大小。

測量血壓是每次檢查的保留專案,檢查孕婦有無高血壓、低血壓。如血壓升高,有妊娠中毒症的危險,醫生會採取措施以及時防治妊娠高血壓綜合征。

特殊檢查:懷孕中期發生陰☆禁☆道流血現象,這可能是胎盤前置或胎盤早剝,應立即請醫生給個說法。如果准媽媽的腹部在一段時間內增大的幅度超出了正常的增長速度,最好借助B超或其他手段弄明白是羊水過多、多胎妊娠,還是胎兒畸形。

一些准媽媽在胎兒6個月左右,腿、腳有明顯的水腫現象,這是一個不太好的信號,尿檢必不可少。如果尿中出現蛋白,血壓開始升高,則表明准媽媽患有妊娠中毒症。必須臥床休息,嚴密監測水腫、蛋白尿發展情況以及腎功能,適當限制飲水量和食鹽。

如果准媽媽的頭疼、頭暈從懷孕初期延續到5個月以後,同時伴有眼花、耳鳴、心悸等症狀,應時常測量血壓,警惕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發生。同時有效控制血壓,避免胎盤血管破裂和胎盤早剝。

懷孕中期,准媽媽對腹痛一定要特別警覺,因為這可能是不祥的徵兆,如果腹痛逐漸加重,伴有頭暈、心慌、噁心、嘔吐、四肢冰冷等現象,胎動感減少甚至消失,或者與平時異樣,要馬上去醫院,絕對不能耽擱。

假如准媽媽的牙齒不太好,希望治療,最好選擇妊娠中期,原因是早期(1~3月)治療有可能引起流產;後期(7~9月)胎兒發育進入關鍵時期,許多藥物以及麻醉又不能使用。

孕晚期(7~9個月)

將體檢進行到底

越到臨產,檢查越頻繁,大約一週一次。這時准媽媽的心要細緻再細緻,密切觀察,隨時注意自己的身體有什麼“風吹草動”。

常規檢查:這個階段准媽媽一般要做兩次B超,分別被安排在懷孕第34周和第37~38周。目的是監測羊水量、胎盤位置、胎盤成熟度及胎兒有無畸形,瞭解胎兒發育與孕周是否相符,最後一次B超檢查將為確定生產的方式提供可靠的依據。

從懷孕第37周開始,准媽媽每週要做一次胎心監護,借助儀器記錄下瞬間的胎兒心率的變化,這是瞭解胎動、宮縮時胎心反應的依據,同時可以推測出宮內胎兒有無缺氧。如果准媽媽有合併症或併發症,最好從懷孕第28~30周開始做胎心監護。


孕檢具體時間該如何安排

在提供了靜脈血、指血之後,准媽媽還得貢獻出一點耳血,以檢測其體內激素水準是否在正常範圍內,從而間接地瞭解胎盤功能是否正常。

確認胎位是臨產前很重要的一項檢查,醫生會告訴你胎兒是頭位(頭先露)、臀位(臀先露),或屬於其他異常胎位。這是確定准媽媽自然分娩還是手術助產的重要依據。臨產前,准媽媽還要做一次全面的檢查,瞭解有關生產的知識,為寶寶的順利來到人間做好“鋪墊”。

特殊檢查:在38周以前,陰☆禁☆道有流水現象、哪怕是一點點的水也不正常,這說明羊膜破裂羊水流出,就是俗稱的“早破水”。通常,“早破水”後胎兒 在12~24小時左右就會出生。如果陰☆禁☆道斷斷續續地有少量的水流出,持續幾天或更長時間,胎兒在失去了完整的羊膜保護的狀態下,受感染機會較多,臍帶也容易脫垂,死亡率較高。所以,一旦出現這種情況,要平躺並立即上醫院。

准媽媽對胎動異常要特別警覺。一般從懷孕第28周開始數胎動,直至分娩。正常狀態下,12小時胎動應在20次以上。假如少於這個數目,或晚上1小時的胎動數少於3次,表明胎兒可能會有“情況”;12小時胎動數少於10次,或晚上1小時內無胎動,表明胎兒在子宮內有可能缺氧;在最初感覺缺氧時,小寶貝會在媽媽子宮裡拼命掙扎,胎動數劇烈上升,隨著缺氧的繼續,胎兒活動強度明顯變得越來越弱,數量越來越來少。這些都是危險的信號,無論出現哪種症狀,都應立即去醫院檢查。

小編語錄:也許你對醫院已經很熟悉了,但是還是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將孕檢進行到底,這樣才能夠確保母體的平安健康!

不過,骨盆狹小並不等於一定要剖腹產,這要看嬰兒的大小、尤其是頭部的大小。

測量血壓是每次檢查的保留專案,檢查孕婦有無高血壓、低血壓。如血壓升高,有妊娠中毒症的危險,醫生會採取措施以及時防治妊娠高血壓綜合征。

特殊檢查:懷孕中期發生陰☆禁☆道流血現象,這可能是胎盤前置或胎盤早剝,應立即請醫生給個說法。如果准媽媽的腹部在一段時間內增大的幅度超出了正常的增長速度,最好借助B超或其他手段弄明白是羊水過多、多胎妊娠,還是胎兒畸形。

一些准媽媽在胎兒6個月左右,腿、腳有明顯的水腫現象,這是一個不太好的信號,尿檢必不可少。如果尿中出現蛋白,血壓開始升高,則表明准媽媽患有妊娠中毒症。必須臥床休息,嚴密監測水腫、蛋白尿發展情況以及腎功能,適當限制飲水量和食鹽。

如果准媽媽的頭疼、頭暈從懷孕初期延續到5個月以後,同時伴有眼花、耳鳴、心悸等症狀,應時常測量血壓,警惕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發生。同時有效控制血壓,避免胎盤血管破裂和胎盤早剝。

懷孕中期,准媽媽對腹痛一定要特別警覺,因為這可能是不祥的徵兆,如果腹痛逐漸加重,伴有頭暈、心慌、噁心、嘔吐、四肢冰冷等現象,胎動感減少甚至消失,或者與平時異樣,要馬上去醫院,絕對不能耽擱。

假如准媽媽的牙齒不太好,希望治療,最好選擇妊娠中期,原因是早期(1~3月)治療有可能引起流產;後期(7~9月)胎兒發育進入關鍵時期,許多藥物以及麻醉又不能使用。

孕晚期(7~9個月)

將體檢進行到底

越到臨產,檢查越頻繁,大約一週一次。這時准媽媽的心要細緻再細緻,密切觀察,隨時注意自己的身體有什麼“風吹草動”。

常規檢查:這個階段准媽媽一般要做兩次B超,分別被安排在懷孕第34周和第37~38周。目的是監測羊水量、胎盤位置、胎盤成熟度及胎兒有無畸形,瞭解胎兒發育與孕周是否相符,最後一次B超檢查將為確定生產的方式提供可靠的依據。

從懷孕第37周開始,准媽媽每週要做一次胎心監護,借助儀器記錄下瞬間的胎兒心率的變化,這是瞭解胎動、宮縮時胎心反應的依據,同時可以推測出宮內胎兒有無缺氧。如果准媽媽有合併症或併發症,最好從懷孕第28~30周開始做胎心監護。


孕檢具體時間該如何安排

在提供了靜脈血、指血之後,准媽媽還得貢獻出一點耳血,以檢測其體內激素水準是否在正常範圍內,從而間接地瞭解胎盤功能是否正常。

確認胎位是臨產前很重要的一項檢查,醫生會告訴你胎兒是頭位(頭先露)、臀位(臀先露),或屬於其他異常胎位。這是確定准媽媽自然分娩還是手術助產的重要依據。臨產前,准媽媽還要做一次全面的檢查,瞭解有關生產的知識,為寶寶的順利來到人間做好“鋪墊”。

特殊檢查:在38周以前,陰☆禁☆道有流水現象、哪怕是一點點的水也不正常,這說明羊膜破裂羊水流出,就是俗稱的“早破水”。通常,“早破水”後胎兒 在12~24小時左右就會出生。如果陰☆禁☆道斷斷續續地有少量的水流出,持續幾天或更長時間,胎兒在失去了完整的羊膜保護的狀態下,受感染機會較多,臍帶也容易脫垂,死亡率較高。所以,一旦出現這種情況,要平躺並立即上醫院。

准媽媽對胎動異常要特別警覺。一般從懷孕第28周開始數胎動,直至分娩。正常狀態下,12小時胎動應在20次以上。假如少於這個數目,或晚上1小時的胎動數少於3次,表明胎兒可能會有“情況”;12小時胎動數少於10次,或晚上1小時內無胎動,表明胎兒在子宮內有可能缺氧;在最初感覺缺氧時,小寶貝會在媽媽子宮裡拼命掙扎,胎動數劇烈上升,隨著缺氧的繼續,胎兒活動強度明顯變得越來越弱,數量越來越來少。這些都是危險的信號,無論出現哪種症狀,都應立即去醫院檢查。

小編語錄:也許你對醫院已經很熟悉了,但是還是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將孕檢進行到底,這樣才能夠確保母體的平安健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