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三招輕鬆制服孩子“小拖遝”

孩子動作太慢, 做起事情磨磨蹭蹭, 慢條斯理, 消耗不必要的時間, 降低做事的效率, 尤其是穿衣服和吃飯等生活自理方面, 顯得極為磨蹭。 作為家長, 你是否也有著這樣的困惱?

在現代社會中, 對人的技能的日益高要求, 使得人們必須有緊迫的時間感, 做事抓緊時間, 提高效率。

現在, 就教給家長們三招, 幫您制服“小拖遝”!

★精神獎勵法

對二年級的孩子來說, 獎勵法向來是屢試不爽。 孩子寫作業前, 您不妨和他約法三章, 如果孩子當天的作業完成得快速工整, 可以給他一些適當的小獎勵, 比如, 給他講個故事,

Advertisiment
陪他打打球、下下棋等。

實在沒時間, 也可以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 把剩下的時間交給孩子, 讓他去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 還可以真誠地告訴他, 看到他今天完成的作業乾淨整潔, 真是一種愉悅的享受, 然後輕鬆地問:“不知道你明天又會給媽媽帶來什麼驚喜呢?”

相信孩子一定會愉快地享受這種被認可的感覺, 並將這種良好的狀態帶到以後寫作業的過程中去。

★循序漸進法

很多父母一旦發現孩子有了什麼不良習慣, 就會大為惱火, 恨不得讓孩子一下子改過來。 但是壞習慣不是一兩天形成的, 改正當然也需要一個過程。

今天孩子寫作業有進步, 及時鼓勵表揚, 明天看孩子依舊拖拉也不要火冒三丈地呵斥, 孩子也有小自尊,

Advertisiment
其實他自己也想寫快、寫好, 只是不能克制住自己而已。 我們可以直接用簡潔的語言對此表示不滿, 但也要及時肯定孩子的閃光點, 切不可盲目地使用撕掉重寫的懲罰手段。

★前後比較法

堅持陪伴並鼓勵孩子一段時間後, 如果孩子完成作業的品質大為改觀的話, 我們可以翻出孩子以前的作業和現在進行比對, 讓他自己感受自己的進步。 家長還可以對孩子今後的學習態度提出中肯的建議, 讓他相信只要自己努力, 就沒有翻不過去的山、邁不過去的坎。

通過對比, 孩子不僅覺得“原來我也可以把作業寫得這樣好”, 而且在家長的鼓勵下, 還會產生一種“我還可以做得更好”的自豪感, 這會進一步促進他養成寫作業認真仔細的好習慣。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