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三國成語小故事:畫餅充饑

三國時候, 魏國有個人叫盧毓。 他十歲就成了孤兒, 兩個哥哥又先後去世。 在兵荒馬亂中, 他辛勤努力養活著寡嫂和侄兒, 日子過得很艱難。 他的為人和學問受到了人們的稱讚。

後來盧毓做了官。 他為官清正, 任職三年多, 提出了不少好建議, 魏明皇帝很信任他。

那時選拔官吏, 一般是憑人推薦, 而推薦者往往只推薦有名的人物, 這些名人多數隻重清談, 不務實際, 互相吹捧, 因此魏明帝很不滿意。 在選拔中書郎時, 魏明帝就下令說:“這次選拔, 要由盧毓來推薦。 選拔的人不要只看名聲。 名聲就像在地上畫個餅一樣,

Advertisiment
其實是不能吃的啊!”“畫餅充饑”的成語就是從這個故事中產生的。 現在往往用來比喻用空想來作自我安慰, 或者用來說明虛名是沒有實際用處的。 還有個成語“望梅止渴”,

魏文帝採納了盧毓的意見, 下令制定考試法。

成語畫餅充饑就來自于皇帝所說的話。 一開始, 它指有名聲而沒本領。 後來, 人們用它來比喻以不切實際的空想來滿足自己。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