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三令五申的成語故事

1 三令五申的故事

春秋時侯, 有一位著名軍事學家名孫武, 他攜帶自己寫的“孫子兵法”去見吳王闔廬。 吳王看過之後說:“你的十三篇兵法, 我都看過了, 是不是拿我的軍隊試試?”孫武說可以。 吳王再問:“用婦女來試驗可以嗎?”孫武也說可以。 於是吳王召集一百八十名宮中美女, 請孫武訓練。

孫武將她們分為兩隊, 用吳王寵愛的兩個宮姬為隊長, 並叫她們每個人都拿著長戟。 隊伍站好後, 孫武便發問:“你們知道怎樣向前向後和向左向右轉嗎?”眾女兵說:“知道。 ”孫武再說:“向前就看我心胸;向左就看我左手;向右就看我右手;向後就看我背後。

Advertisiment
”眾女兵說:“明白了。 ”於是孫武使命搬出鐵鉞(古時殺人用的刑具), 三番五次向她們申戒。 說完便擊鼓發出向右轉的號令。 怎知眾女兵不單沒有依令行動, 反而哈哈大笑。 孫武見狀說:“解釋不明, 交代不清, 應該是將官們的過錯。 ”於是又將剛才一番話詳盡地再向她們解釋一次。 再而擊鼓發出向左轉的號令。 眾女兵仍然只是大笑。

孫武便說:“解釋不明, 交代不清, 是將官的過錯。 既然交代清楚而不聽令, 就是隊長和士兵的過錯了。 ”說完命左右隨從把兩個隊長推出斬首。 吳王見孫武要斬他的愛姬, 急忙派人向孫武講情, 可是孫武說:“我既受命為將軍, 將在軍中, 君命有所不受!”遂命左右將兩女隊長斬了, 再命兩位排頭的為隊長。

Advertisiment
自此以後, 眾女兵無論是向前向後, 同左向右, 甚至跪下起立等複雜的動作都認真操練, 再不敢兒戲了。

這故事原出於“史記”的“孫子吳起列傳”。 後來;人們把孫向女兵再三解釋的做法, 引伸為“三令五申”, 即反覆多次向人告誡的意思。

2 三令五申的材料

【注音】sān lìng wǔ shēn

【出處】《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吳王出宮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孫子分為二隊;……乃設鐵鉞;即三令五申之。 ”

【解釋】 令:命令;申:表達, 說明。 多次命令和告誡。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含褒義

【近義詞】 千叮萬囑、再三強調

【反義詞】敷衍了事

【猜謎語】三令五申打一人名--豬八戒

3 三令五申的點評

從這個故事中, 我們可以聯想到父母屢次告誡我們不准吃垃圾食品, 這些東西是會損害我們的健康的,

Advertisiment
可是我們卻一直把這些話當耳旁風, 這樣是不對的哦。 對於這種多次解釋, 且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就可以用三令五申這個成語啦!小朋友們, 你們學會使用“三令五申”了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