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觸即碎 “蛋殼心理”不可取

有的孩子外表高傲, 內心脆弱, 敏感多疑, 只能接受成功, 這種心理, 給孩子的成長帶來極大的危害。

不當的家庭教育, 是導致“蛋殼心理”產生的最根本原因。 作為父母, 誰也不願意讓孩子經歷苦難, 尤其是那些在艱苦歲月中長大的父母更是不想讓孩子吃苦。 因此, 作父母的總是千方百計地為孩子設計美好的明天, 給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懷, 對孩子百依百順, 有求必應, 對孩子極盡讚美之詞, 卻捨不得批評和管教……過分嬌縱、百般溺愛是導致這種心理的最直接原因。

讓寶寶遠離一觸即碎的蛋殼心理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孩子蹣跚學步時,

Advertisiment
摔倒後父母無不疾步上前, 扶起孩子心疼地又哄又揉, 安慰半天。 其實父母的這種態度只會加重孩子的“蛋殼心理”。 當他再遇到困難時, 他不是勇敢地面對, 積極想辦法解決, 而是下意識地等待別人的安慰和幫助。 在等待過程中, 他會越來越失去面對困境的勇氣, 心理也會越來越脆弱。

一個受不了委屈、經不起挫折、害怕困難的人, 是不可能面對激烈的競爭的。 因此, 與其為孩子安排好一切, 不如教會孩子面對一切, 這才是對孩子真正的愛。 作為家長, 不妨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製造”一點挫折, 讓孩子學會在逆境中保持自信, 學會在挫折面前保持樂觀, 泰然處之;培養孩子的韌勁和抗挫折的能力,

Advertisiment
以及受挫折後的恢復能力, 還有不向挫折低頭的精神。 另外, 父母要學會對孩子說“不”, 要讓孩子知道並不是所有的要求都能得到滿足, 使他們學會接受拒絕, 增強自我約束能力。

孩子經受的任何一次挫折, 都是對孩子承受能力的一次絕好的鍛煉機會。

小編總結:“蛋殼心理”危害著孩子的健康成長, 因此家長應該正視自己的教育方法, 多讓孩子接受一些鍛煉, 在挫折中成長起來, 避免助長孩子的“蛋殼心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