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歲後寶寶戒不掉奶瓶怎麼辦?

寶寶的吸吮能力是與生俱來的, 當他們開始添加輔食後, 他們就要學習吞咽和咀嚼, 慢慢學會逐步向正常一日三餐過渡。

我們都知道1歲以後的寶寶大部分營養應該從三餐獲取, 而不再是奶了。 如果寶寶過渡依賴奶瓶, 會導致喧賓奪主, 無法很好地吃一日三餐, 從而無法很好地鍛煉咀嚼吞咽, 可能導致口腔肌肉發育異常, 影響說話。

另外, 一旦寶寶過於依賴奶瓶, 特別是需要奶睡, 含著奶嘴睡覺, 奶裡的糖分會覆蓋寶寶的乳牙, 如果沒有及時刷牙清潔而過夜, 日積月累就會增長蛀齒的隱患。

最後,

Advertisiment
依賴奶瓶的寶寶通常會有過度肥胖的危險。 一歲以後的寶寶一天奶量不要超過500毫升。 而有研究表明, 長期無法戒掉奶瓶的寶寶通常會不自覺攝入更多的奶, 從而引起肥胖。

而且奶裡的含鐵量很低, 無法滿足寶寶生長需求, 還可能會導致出現缺鐵性貧血。

如何幫助寶寶戒奶

小D的兒醫和我說, 最理想的是, 寶寶過了1歲後, 他可以接受杯子喝奶而不再需要奶瓶。 以下這些方法是可以很好地幫助大部分寶寶順利戒掉奶瓶。

準備期 (6~12個月)

當寶寶開始添加輔食後, 就要記得引進水杯, 可以是鴨嘴杯、吸管杯或者普通水杯(根據寶寶的喜好), 先讓水杯混個臉熟。

不要只在水杯裡放水, 在奶瓶裡放奶。 這樣寶寶就會自動標記這兩者的區別,

Advertisiment
從而拒絕從水杯裡喝奶。

如果你是純母乳餵養到9~12個月, 可以直接跳過奶瓶階段, 直接提供水杯。 大部分寶寶在這個階段是完全具備直接從水杯喝奶的能力的。

逐步過渡期(12~18個月)

這個方法比較適合小月齡寶寶, 通常需要1個月左右的過渡期。

逐步減少每天的奶瓶數量, 先從一天減少一頓開始, 然後用水杯裝奶配合一點零食替代;

稀釋奶瓶裡的奶, 提供非稀釋的奶在水杯裡給寶寶;

先把一天裡最不重要的那頓奶改成從水杯裡喝(通常都是白天那頓);

帶寶寶去店裡讓她自己選擇水杯, 或者裝飾一下現有的水杯讓它變得更吸引人。

1歲以後, 我的寶寶還是戒不掉怎麼辦?

這個一度是我的困擾, 因為過了1歲, 小D還是無法戒掉奶瓶。

Advertisiment
她輔食吃得很規律, 但還是需要早晚兩頓奶瓶。

我為此特地找了她的兒醫和餵養師。 她們都和我分享了同樣一個觀點, 1歲的確是“最理想”的狀態, 但不是每個孩子都可以按照育兒書上的時間點的, 畢竟每個寶寶都是不同的, 不是教科書統一出品的。

針對我的困擾, 兒醫和我分享, 關於何時戒, 我們不僅要關注時間點, 其實還需要考慮以下三點:

你寶寶的性格脾性是怎樣的?

不得不承認, 每天早晚兩頓用奶瓶餵奶, 的確是我和小D最安靜的時光。 我抱著她, 看著她的眼睛, 輕輕唱歌, 她慢慢平靜, 非常享受地喝完這頓奶。 這是每天我和她之間最珍貴的時光之一。

畢竟, 安全感和愛也是這個年齡段的寶寶成長很需要的,

Advertisiment
我們不應該只是為了要達到書上的時間點, 而把戒奶瓶變成了一場戰役。

最晚18個月到2歲戒奶瓶也是可以接受的, 那時不少寶寶心智發育更成熟, 你會發現他們不再願意乖乖被抱著讓你餵奶了。 這時, 其實你就知道你的寶寶已經準備好和奶瓶說再見了。

當然, 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忽視之前提到的過於依賴奶瓶的危害。 如果你家寶寶和小D一樣, 過了1歲還需要奶瓶, 請首先保證她一日三餐吃飽吃好。

小D通過之前每個階段的輔食餵養鍛煉, 現在咀嚼吞咽都沒問題, 大部分營養也是從三餐獲得, 語言發展也正常。

換句話說, 奶瓶依賴對於小D來說並沒有阻礙她的發育發展, 更多的是心理依賴。 這也是為什麼小D的兒醫和餵養師並沒有過度擔心。

Advertisiment

除此以外, 要注意以下情況:

奶瓶裡只能放奶和水, 杜絕其他果汁等甜的飲料;

不要讓寶寶隨時隨地抱著奶瓶想喝就喝。 相反, 一天內安排2~3次特定的“奶瓶時間”;

不要在臨睡前給一瓶奶, 這會增長蛀齒和中耳炎的風險。 如果寶寶需要睡前吸吮才能安靜下來準備睡覺, 可以試著給白水。 一開始可以放稀釋過的牛奶逐步過渡;

每次進食輔食時, 在杯子裡放上水或者奶, 讓寶寶逐步習慣。

目前小D一日還需要1~2次奶瓶時間, 全天喝奶400毫升, 但關鍵的是我自己的心態變得沒有那麼焦慮了。 我一直是推崇科學育兒的媽媽, 但這件事卻讓我明白, 科學育兒是我們讓寶寶健康成長的手段, 而不是最終目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