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歲半之後,這個遊戲居然如此重要

“男孩怎麼能玩娃娃呢?玩的失了男子漢氣概怎麼辦?玩成個娘炮怎麼辦?”

我差點笑抽倒地上。 這又是什麼神邏輯?

事實上, 照顧娃娃、過家家這種行為, 學術上稱之為“象徵性☆禁☆遊☆禁☆戲”也叫“假裝遊戲”。 娃娃是嬰幼兒期寶寶很好的玩具, 男孩女孩都會喜歡。

沒有任何理論依據支持一定要女孩去玩娃娃, 男孩去玩汽車, 男孩和女孩一樣對所有玩具感興趣。 在早期的角色扮演遊戲中, 孩子不僅能從中收穫樂趣, 還能從中學習。

增強寶寶的記憶力一般, 寶寶會在一歲半之後開始玩假裝遊戲, 這個時候的內容比較簡單,

Advertisiment
基本是對爸爸媽媽照看自己行為的重複, 幫娃娃餵奶、哄睡, 拿起手機假裝打電話等等。

但 2歲之後寶寶對周圍發生的事物有了更多的理解, 小腦袋裝的東西也越來越多, 不僅學會了無實物表演, 比如, 能把任何其他物品當成電話, 將它拿起來開始打電話的遊戲;還學了移花接木, 比如, 不再是簡單的給娃娃喂上一口飯, 很有可能開始了像模像樣的洗菜、切菜、炒菜, 把菜盛盤, 在“喂”娃娃。

寶寶們通過觀察爸爸媽媽的行為, 加上自己的思考和總結, 重現真實的人際交往。 在寶寶觀察-學習-重現的過程中, 就增強了記憶力。

寫到這突然想起CC第一次讓我刮目相看的“角色扮演”:她像往常一樣讓娃娃躺好給她蓋上被子, 接著靜靜地看了娃娃三秒鐘,
Advertisiment
說了一句“你放屁了吧… …”哈哈, 當場笑暈。

豐富寶寶的想像力和語言能力寶寶的想像力主要體現在他的假裝遊戲中, 假裝遊戲越複雜, 說明寶寶的想像力越豐富。

因為這是寶寶的主場, 孩子自己決定遊戲的內容和方式, 他們擁有最高的指揮權和掌控力, 不必受制于家長, 獨立性大大增強。

在扮演角色的過程中寶寶要自己塑造角色的動作、語言;還要根據情節的發展不斷調整, 沒盤子咋辦?樹葉假裝吧;娃娃要出行咋辦, 毛絨狗當車吧。 艾瑪, 簡直天生的編劇+導演+演員啊!

每個寶寶都有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只不過有些寶寶的想像力被爸媽注意到, 而有些則被忽略, 甚至被嘲笑和斥責了。

研究表明, 想像力水準較高的寶寶注意力更集中,

Advertisiment
遊戲時間更長, 聯合的不同玩具更多, 用簡單材料作想像並創造的也更多。

此外, 角色扮演, 總要說話吧, 在不斷重複組織語言的過程中, 語言能力自然也會增強。

很多語言測試中也有類似專案, 通過觀察兒童在假裝遊戲中對各種不同物品的使用, 來分析兒童心理及語言的發展程度。

有利於寶寶良好品質的形成寶寶是通過學習父母來自我成長的, 寶寶在日常的生活中大部分都是被照顧的角色。

角色遊戲, 實際上就是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滿足孩子渴望成為大人, 扮演照顧者的需要。

在遊戲過程中, 孩子能透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學會如何照顧他人, 表達自己的感情。

你看到娃娃被溫柔相待的樣子,
Advertisiment
就看到了自己對待孩子的樣子。

幫助寶寶養成好習慣寶寶在照顧娃娃的過程中, 參照的是父母的樣子, 而娃娃的表現則是參照他們自己的樣子。

在適當的時候, 可以有心計的介入, 引導寶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CC一般會按她自己的睡前程式照顧娃娃, 她會跟娃娃說, 要刷牙、洗澡了。

這時候我就會神出鬼沒的溜過來, 假裝娃娃的口氣(實際就是CC日常的口氣), 不刷不刷, 我不要刷牙。

你猜如何?CC會開始手足無措的措辭, “不行的, 不刷牙, 要看牙醫。 ”

“換位”可以幫助孩子看到自己不好的習慣, 並學會改正。

幫助孩子找到情感寄託很多時候, 寶寶不懂得排解情緒, 透過角色扮演, 他就能將自己的情緒反應到娃娃身上,

Advertisiment
無形中將情緒抒發出來。 比如, 有的父母對孩子嚴厲, 孩子也就會一樣的對待娃娃。

從心理學上講, 娃娃還是寶寶自己的映射, 如果孩子在外面受到委屈, 回家之後可能會努力的安慰娃娃, 就像安慰了受到委屈的自己, 讓心理壓力得已釋放。

他們把接收到的各種印象深刻的資訊進行再加工, 然後通過遊戲釋放出來。

最後的注意事項:娃娃不要選芭比:

芭比通常胸大腰細, 是成人化的娃娃, 對寶寶來說沒有親切感, 尤其不適合男寶寶。 儘量選擇一些嬰兒化的娃娃。

模擬玩具要適合寶寶的年齡段

儘量貼合寶寶的日常生活情境, 否則, 他們也不會有興趣。 比如我很久之前給CC買了一套模擬醫生玩具, 因為我覺得她是醫生的女兒啊, 結果人家一點興趣也沒有。我才想起來,擦~她其實都沒進過幾次醫院,裡面的東西對她來說都太陌生了。

遊戲過程中不要隨意打斷寶寶

無論寶寶的遊戲看起來多麼的不合常理,都不要潑冷水,因為,他是在創造。

如果你發現寶寶對娃娃出現了打罵或是其他暴力行為,當下也不要立即制止,反思孩子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是跟家長學的,還是跟暴力卡通裡學的。今後爭取避免,適當的時機進行正確的引導。

在寶寶允許的情況下父母多參與

父母的參與,可以增進親子關係。千萬不要喧賓奪主,擅自為孩子主導遊戲規則,但是可以適當引導寶寶增加遊戲的難度。

如果爸爸媽媽們希望孩子的成長更加自由、更加豐富,那麼就要試著走進孩子的世界,和孩子一起玩耍,成為孩子成長中的好玩伴。

結語:

看到這,如果你對男寶玩娃娃還有顧慮,不妨聽聽來自美國兒科學會的科學建議:寶寶是通過將自己和其他同性別的人聯繫起來才學會分辨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但是這個過程要花好幾年。

給女兒穿上帶花邊的裙子或是送兒子去玩棒球對這個年紀的寶寶都不會有太大作用。通常到三歲的時候,孩子會自動意識到性別差異,玩角色扮演遊戲的時候,男寶會自然接過父親的角色,女寶則會扮演母親。

到時候你想給男寶寶洋娃娃,恐怕他也不會感興趣啦。

C 媽說 幼稚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經說過,“孩子的知識是從經驗中獲得的,而孩子的生活本身就是遊戲。角色扮演的遊戲絕非簡單兒戲,它是孩子認識成人世界的一面鏡子。”從這面鏡子裡,你會看到你教育孩子的所有成功和所有失敗。你說過的話,或是做過的事,可能在他遊戲過程中被一次次重演。(也許是你喜歡的事,也許是你討厭的事。)

給孩子準備個娃娃吧,男寶也是一樣,洋娃娃也有男寶寶的啊。因為在排解情緒,照顧他人以及變得更聰明這件事上來說,男女並沒有不同哦。

結果人家一點興趣也沒有。我才想起來,擦~她其實都沒進過幾次醫院,裡面的東西對她來說都太陌生了。

遊戲過程中不要隨意打斷寶寶

無論寶寶的遊戲看起來多麼的不合常理,都不要潑冷水,因為,他是在創造。

如果你發現寶寶對娃娃出現了打罵或是其他暴力行為,當下也不要立即制止,反思孩子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是跟家長學的,還是跟暴力卡通裡學的。今後爭取避免,適當的時機進行正確的引導。

在寶寶允許的情況下父母多參與

父母的參與,可以增進親子關係。千萬不要喧賓奪主,擅自為孩子主導遊戲規則,但是可以適當引導寶寶增加遊戲的難度。

如果爸爸媽媽們希望孩子的成長更加自由、更加豐富,那麼就要試著走進孩子的世界,和孩子一起玩耍,成為孩子成長中的好玩伴。

結語:

看到這,如果你對男寶玩娃娃還有顧慮,不妨聽聽來自美國兒科學會的科學建議:寶寶是通過將自己和其他同性別的人聯繫起來才學會分辨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但是這個過程要花好幾年。

給女兒穿上帶花邊的裙子或是送兒子去玩棒球對這個年紀的寶寶都不會有太大作用。通常到三歲的時候,孩子會自動意識到性別差異,玩角色扮演遊戲的時候,男寶會自然接過父親的角色,女寶則會扮演母親。

到時候你想給男寶寶洋娃娃,恐怕他也不會感興趣啦。

C 媽說 幼稚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經說過,“孩子的知識是從經驗中獲得的,而孩子的生活本身就是遊戲。角色扮演的遊戲絕非簡單兒戲,它是孩子認識成人世界的一面鏡子。”從這面鏡子裡,你會看到你教育孩子的所有成功和所有失敗。你說過的話,或是做過的事,可能在他遊戲過程中被一次次重演。(也許是你喜歡的事,也許是你討厭的事。)

給孩子準備個娃娃吧,男寶也是一樣,洋娃娃也有男寶寶的啊。因為在排解情緒,照顧他人以及變得更聰明這件事上來說,男女並沒有不同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