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家庭教育>正文

一個早慧寶寶的養育心得

坦坦今年9歲半, 已經是小學五年級的學生, 正準備報考中國少年科技大學。 坦坦1歲多識字, 4歲讀《西游記》(兒童版), 8歲多成為國際象棋六級棋士, 還通過全國英語等級(一級b)考試。 坦坦早聰早慧, 沒近視, 少生病, 不嬌氣, 是一個讓父母省心的健康孩子。

坦坦的爸爸在廣東省中醫院工作。 記者暗猜, 坦坦養育得如此出眾, 他一定有不少獨門暗器。 不料, 這位育兒有方的父親的經驗卻非常簡單:若要小兒四時安, 常帶三份饑與寒, 不怕孩子吃得少, 穿得少。

育兒心得1、吃飯問題不勉強

坦坦爸說, “孩子頭6個月是母乳喂養,

Advertisiment
從4個月開始添加輔食到孩子自己吃飯, 孩子的食量不算大, 但我從來沒有擔心過孩子會餓著。 ”現在的孩子營養不良的少, 營養過剩的多, 許多孩子從小就是被家長喂成了小胖墩, 不愛運動, 身體抵抗力差, 容易生病。 所以, 他在孩子吃飯的問題上從不勉強, 能吃多少算多少。

“當然, 我們當父母的政策也有階段性差別。 兩三歲前, 如果覺得他白天吃得不好, 臨睡前會給補上一點;大一點后, 就在餐桌上講道理說服他吃夠吃飽, 但從不強迫他。 ”

育兒心得2、不吃零食少吃肉

坦坦屬虎, 但爸爸卻說, “這孩子飲食習慣很像兔子, 愛吃青菜, 愛吃水果。 他不太喜歡吃肉, 對魚和雞蛋卻情有獨鐘, 平時媽媽經常蒸魚和水蛋保證他的蛋白質攝入。

Advertisiment

上學前, 坦坦沒有吃過漢堡、薯條和冰淇淋, 別的小朋友吃, 他也不動心。 原來, 從坦坦兩歲起, 他爸爸就灌輸健康的理念給孩子, 給寶寶看健康科教片, 讓孩子明白哪些是健康的飲食習慣。

兩歲多時, 爸爸還特意帶他去兒科病房參觀, 聽到生病的小朋友被家長數落:“都是貪吃雪糕引起的腹瀉”, “喝太多可樂引起腸胃炎啊”……坦坦感觸深刻。 從此后, 他一直對這些“垃圾”食品敬而遠之。

育兒心得3、不怕孩子凍著

坦坦爸說, 在夏季和冬季, 除非氣溫非常高或低, 他們才給孩子開冷暖空調。 在冬季, 坦坦的衣服也比同齡孩子穿得少。 父母有意鍛煉孩子的耐寒能力, 坦坦極少感冒, 讓爸媽省心不少。

坦坦爸認為, 被照顧得無微不至的寶寶反而容易生病。

Advertisiment
由于缺乏必要的抵抗力和耐寒能力, 稍微一點風吹草動, 孩子就感冒發燒疾病纏身。 對孩子過度呵護, 反而降低了孩子對疾病的抵御能力。

育兒心得4、每天晚上跑步半小時

很少孩子喜歡跑步, 但坦坦喜歡。 因為爸爸有這個愛好, 每天晚上在小區內跑一陣。 坦坦2歲起, 就成了爸爸的跑步小同伴。 開始時, 爸爸要壓著步子等他, 慢慢地, 他可以挑戰爸爸了。 “即使天氣不好, 孩子也要堅持去跑步”。

坦坦爸說, “孩子從小的運動量都比較大, 喜歡跑步、騎小自行車、玩積木等。 我覺得有任何機會讓給孩子玩耍, 讓他活動, 就讓他盡情去發揮, 玩累了, 吃飯也香、睡眠質量也高。 ”

5歲那年, 爸爸還把坦坦送去練習武術。 半年后, 還學會了一套小鷹拳,

Advertisiment
性格也變得比較堅強。

育兒心得5、勤洗手是最好的衛生習慣

勤洗手是個簡單的衛生習慣, 卻常常被人忽略。 不過, 坦坦父母在他還是bb時就注意培養他這一衛生習慣。 1歲以前, 坦坦吃飯前, 父母都會用毛巾給他擦手, 等他會走路之后, 父母在吃飯之前一定會帶著他去洗手。

在非典期間, 坦坦3歲, 每天看見爸爸進門后總是先換衣服, 先洗手。 這件事情對他有深刻的影響, 洗手在他小腦袋里不僅是預防疾病辦法, 也是重要的衛生習慣。

坦坦爸爸的結論是:“坦坦的健康, 來自于普通但良好的飲食習慣、生活習慣、衛生習慣。 就是這么簡單。 ”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