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個日常動作 讓寶寶肚子全是膿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敏敏(化名)今年只有三歲。 事發當晚, 敏敏突然覺得肚子非常痛, 熬到夜裡12點時, 疼痛加劇, 一度疼到臉色發白說不出話。 媽媽見情況不妙, 就趕緊帶著敏敏來到醫院。

媽媽以為只是普通的肚子疼, 可是檢查結果卻讓他吃驚不已, 因為醫生通過腹腔鏡探查發現, 敏敏腹腔裡基本是一團糟。 不僅十二指腸潰瘍穿孔, 還充滿了膿液, 情況非常危急, 醫生建議馬上進行手術。

醫院胃腸外科主治醫師表示:十二指腸潰瘍穿孔大多只出現在成人身上, 像敏敏這麼小的病例很少。 因為腸穿孔可能導致腹膜炎加重,

Advertisiment
同時還可能危及生命, 所以必須要及時進行穿孔修補術。

手術過後經過8天的住院治療, 敏敏也成功痊癒。

對於敏敏的患病原因, 醫生表示:“孩子腸穿孔大多是飲食不規律, 比如總是吃餅乾、速食麵;總是不吃早飯, 導致胃黏膜受損等等。 當然除了上述原因, 就是因為平常餵食不當所致。 ”

原來敏敏媽媽擔心孩子牙齒不好, 所以經常會將食物咀嚼後再喂給孩子, 而她本身就有胃潰瘍病史。 對於敏敏媽媽的行為, 醫生還提醒道:“咀嚼後餵食, 就可能導致孩子感染幽門螺桿菌, 這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危險的, 極易可能引發胃炎、胃潰瘍或腸穿孔等。 ”

一般來講, 在寶寶7-8個月時開始進行咀嚼訓練, 這個時候是訓練孩子咀嚼功能的一個關鍵期。

Advertisiment

家長給孩子提供促使咀嚼功能發育的食物, 7-8個月時要逐漸給寶寶提供顆粒稍微大一些, 質地稍微硬一些的食物, 如一些碎的肉末、碎菜、水果粒, 都可以鍛煉孩子的咀嚼功能。

給寶寶提供適合咀嚼的食品

要給孩子提供合適的食品, 注意不要操之過急, 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比如一開始給寶寶提供食物應該是顆粒稍微大一些、質地稍微硬一些的, 之後慢慢過渡到像磨牙餅、磨牙棒類的食物, 或者烤過的麵包片、饅頭片都是可以的。

寶寶練習咀嚼的好處

咀嚼功能發育需要適時生理刺激, 正確“吃”是需要培養和訓練的。 輔食添加期及時添加泥糊狀食物是促進咀嚼功能發育的適宜刺激。

Advertisiment

1. 有利於胃腸功能發育, 有利於唾液腺分泌, 提高消化酶活性, 促進消化、吸收。

2. 有助於出牙。 當孩子7-9個月缺乏咀嚼練習時也會延緩長牙的速度。 常見1歲左右不出牙或出牙慢的孩子只會用奶瓶吃些糊狀食物, 一方面不能練習磨牙, 另一方面營養也跟不上。

3. 有利於頭面部骨骼、肌肉的發育, 對日後的構音和語言發育起重要作用。

4. 讓孩子拿著食物自己吃也是學“吃”的重要步驟, 不但可提高智商, 還可享受成功的心理滿足, 對培養孩子自立、自強、減少依賴、建立自信心是十分必要的。

不同月齡寶寶進食食物的方式 

初生至3個月以奶、水、果汁等流質食物為主主動吸吮。  

4-6個月添加少量精緻半流質食物, 如米糊、蛋黃泥等開始用勺被動進食。

Advertisiment
 

5-7個月流質加半流質及少量固體食物用杯子喝、用勺子喂, 對食物進行咀嚼。  

8-10個月給予切碎狀固體食物, 如碎肉、碎菜末、碎水、果粒、嬰兒餅乾、烤吐司等可運動上唇進食, 舌頭將食物送至牙磨床咀嚼吞咽。  

12-18個月可給予較粗的固體食物咀嚼吞咽動作協調, 自己進食。

當家長發現寶寶不會自己咀嚼的時候, 不要操之過急, 更不要像敏敏媽媽一樣自己咀嚼後在喂給寶寶吃, 家長可以在給寶寶做咀嚼訓練時, 要有一些示範性的動作, 比如張開嘴嚼, 讓寶寶看著, 孩子小的時候模仿能力是很強的, 這會對孩子的咀嚼訓練有很大的幫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