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些人有了孩子後為什麼會比以前素質低?

網友問:一小部分人在有了孩子後是否會顯得比以前素質低了?

————

王德德瑪:

是的。 有了孩子之後家長就是會顯得沒有素質。

你會對著動物談素質嗎?

不會, 因為素質是人類社會後天教育的成果。

可是對於嬰兒來說, 他們如同飛禽走獸, 並無二致。

完全沒有素質可言。

所以, 答案是肯定的。

因為孩子沒有素質, 所以跟著他們的家長也會被拉低, 顯得沒有素質。

事實就是這樣。

在沒有被人類的文化強行洗禮之前, 嬰兒就是蒙昧的做著一個動物。

慢慢的, 被後天的道德約束, 文明教化。

而這一切, 都需要時間。  

題主你提出的僅僅只有兩種情況,

Advertisiment
我還可以給你補充。

比如帶著孩子乘坐公交工具而他們的孩子居然大聲哭鬧。

比如帶著孩子坐電梯孩子居然公然放了個響屁。

要仔細想想, 真是可以羅列許多。

你只想:憑什麼孩子就可以理所當然的違反社會道德?

卻不想:為什麼這些孩子會做出如此多違反社會道德的事?

題主很健忘, 長大了之後便忘記自己曾經是個孩子。

忘記了自己是從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嬰兒慢慢“習得”生活本領與社會準則的。

如果嬰兒出生不用教便會坐在飯桌前吃飯, 走去廁所拉屎, 有情緒想表達就開口說話。

題主, 不但你的問題不存在了, 全人類都會因此飛躍。

生而為人, 小嬰兒連基本的生理活動都要先學習。

Advertisiment

他們要學吃飯, 因為不會吃, 只能喝奶。

他們要學排泄, 因為不會控制, 只能大小便失禁。

他們要學說話, 因為不會開口, 只能哇哇大哭。

只有解決了生存這個問題, 才談得上生活啊。

題主看到這裡肯定要說, 你偷換概念, 我不是說孩子沒素質, 我說的是家長。

家長為什麼不管管他們?!

你有沒有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要求帕金森病人手必須不抖?

你無法強迫一個不能自我管控的人去控制。

只能儘量做到收拾殘局。

隨地大小便。

不能做到:永遠不讓孩子在外隨地大小便。

能做到且必須做到:

1、對於大小便不能很好控制的孩子, 一定用尿不濕。

2、對於大小便能控制的孩子, 遇到廁所就提醒她趕緊上, 及時清空。

3、如果實在找不到廁所而內急,

Advertisiment
找個隱蔽的地方臨時解決, 或大人幫忙遮擋。 完事了儘量清理乾淨排泄物。

不過以題主問問題的節奏。

即使走過一個花壇看見大人正遮擋著孩子排泄, 應該也是忍不了。

那麼, 撇開孩子和家長不談。

請問你尿憋急了, 又找不到廁所, 您是如何解決的?

在生理性要求到達極限的時候, 是否會選擇突破一下你的道德標準?

是否曾經找過陰暗的角落?

不要告訴我你一生都沒有碰到過這個難題。

我會覺得你是上帝的寵兒。

退一步說, 題主會不會提問:那些遛狗的, 讓狗在外面撒尿是不是狗主人沒有素質?

雖然狗主人把屎都撿起來了, 為什麼我還是覺得那些讓狗在外面拉屎的主人沒有素質?

應該不會吧。

那麼,

你狗都能忍,

Advertisiment
卻忍不了人?

還覺得能忍得了人的是沒下限, 是聖母, 是個別人生來如此?

還是老觀點, 與其找人們不得已的錯誤, 不如給他們一個容易實現的正確。

呼籲按照公廁服務半徑合理規劃, 加強公廁標識系統。

個別私人營業場所對孩子等特殊群體開放服務。

哺乳。

不能做到:有了孩子後不出門, 或者出門在外不哺乳。

能做到但不必做到:用哺乳巾遮擋。

坦白講, 把在外哺乳和隨地大小便放在題幹裡一起說, 我就預想到題主要挨噴。

我也完全感覺到了題主滿滿的惡意而不想答題。 可是我還是嘴賤說兩句。

以前, 父母那一代, 所有的單位廠礦都有育嬰室, 哺乳室。

現在, 哪個單位有, 那是值得大加褒賞的福利。

我和身邊很多媽媽朋友,

Advertisiment
為了上班期間擠奶給孩子吃。

躲在保潔室(我自己), 躲在儲藏間, 躲在電梯間, 躲在女廁所。

甚至還有人遭受過無恥同事的偷拍。

如果有條件, 每個女人都希望帶著尊嚴, 帶著孩子, 走進專門的哺乳室, 舒服的輕鬆的餵奶。

不用擔心被人偷看, 也不用擔心面臨素質的指責。

在外哺乳可以用哺乳巾, 遮擋住孩子和咪咪。

我曾經自己diy了一塊, 就是一個整布挖了個洞, 用鬆緊帶縫住。

哺乳的時候腦袋一鑽, 孩子塞在布底下, 沒事拉開鬆緊帶觀察觀察。

但是不用, 我覺得也是理所當然。

因為我覺得吃飯的樣子很不雅觀誒。

那題主你願意吃飯的時候要拿塊簾子把自己的嘴巴遮住嗎?

人類為什麼叫做哺乳動物?

人類靠什麼繁衍了萬年?

你連餵奶都覺得敗壞素質,你可以帶著你的素質一起滅絕了。

我覺得哺乳是最正當的行為,可以光明正大、堂而皇之、不受指責的昂首出現在任何場所。

你能做到的就是尊重她,不去看她。

要看,也不要看完了還立牌坊。

還是老觀點,與其找人們不得已的錯誤,不如給他們一個容易實現的正確。

現在,有個公益活動,叫做母愛十平方。

號召有條件的營業場所開闢十平方米的位置用於哺乳。

希望商家們能主動加入到這個行列。

題主不要忘記自己的過去,也不要對未來說大話。

問題爭執的關鍵我發現是這樣:

有孩子的人設想的是“萬一”“不得已”的情況下出現這樣的問題。

沒孩子的人想到的是“隨意”“無理由”的情況下出現這樣的問題。

所以誰也說服不了誰。

這麼說吧,任由孩子隨意的不分場合的大小便且不收拾殘局,毋庸置疑是家長素質不高的表現。

這種情況尤其以老人帶孩子和農村帶孩子居多。

那麼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他們的成長環境和生活經驗導致素質沒有像你一樣高。

要知道,不僅僅是孩子要學習素質,從社會底層階級到達上層階級,素質也是一步步學習的。

遇到這種情況,拍照和吐槽之前請先告訴他怎麼做,讓他們意識到城市裡的素質應該是怎樣的,並得以提高。 

但是也請瞭解一下孩子會出現的特殊情況,否則把特殊情況也一竿子打死了。

不見得是高素質的作為。 

我個人的經歷。

週末帶孩子去爺爺奶奶住處附近的公園裡玩。

因為是老城區的小公園,基本都是爺爺奶奶帶孩子。

1歲左右的娃很多,除了我家寶寶,全部都尿布或者開檔。

尿了老人就直接拎起來把尿。

跟他們聊了聊。

他們覺得紙尿褲難以負擔,或者沒有必要。

也有覺得紙尿褲太悶,孩子受罪,或者大了還用紙尿褲丟人等等。

至於要去公廁尿,老人精力跟不上不想走的也有。

覺得孩子小沒必要的也有。

他們的知識面沒有到達這樣的層面,沒有瞭解更多的資訊。

他們的素質不夠取決於他們的經濟、資訊和我們的不對等。

確實大環境上國民的普遍意識還達不到應有的高度。

那麼我們這些經濟和資訊都能跟上的人更應該做好,推廣好應有的行為。

大家做父母的共勉努力吧。

你連餵奶都覺得敗壞素質,你可以帶著你的素質一起滅絕了。

我覺得哺乳是最正當的行為,可以光明正大、堂而皇之、不受指責的昂首出現在任何場所。

你能做到的就是尊重她,不去看她。

要看,也不要看完了還立牌坊。

還是老觀點,與其找人們不得已的錯誤,不如給他們一個容易實現的正確。

現在,有個公益活動,叫做母愛十平方。

號召有條件的營業場所開闢十平方米的位置用於哺乳。

希望商家們能主動加入到這個行列。

題主不要忘記自己的過去,也不要對未來說大話。

問題爭執的關鍵我發現是這樣:

有孩子的人設想的是“萬一”“不得已”的情況下出現這樣的問題。

沒孩子的人想到的是“隨意”“無理由”的情況下出現這樣的問題。

所以誰也說服不了誰。

這麼說吧,任由孩子隨意的不分場合的大小便且不收拾殘局,毋庸置疑是家長素質不高的表現。

這種情況尤其以老人帶孩子和農村帶孩子居多。

那麼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他們的成長環境和生活經驗導致素質沒有像你一樣高。

要知道,不僅僅是孩子要學習素質,從社會底層階級到達上層階級,素質也是一步步學習的。

遇到這種情況,拍照和吐槽之前請先告訴他怎麼做,讓他們意識到城市裡的素質應該是怎樣的,並得以提高。 

但是也請瞭解一下孩子會出現的特殊情況,否則把特殊情況也一竿子打死了。

不見得是高素質的作為。 

我個人的經歷。

週末帶孩子去爺爺奶奶住處附近的公園裡玩。

因為是老城區的小公園,基本都是爺爺奶奶帶孩子。

1歲左右的娃很多,除了我家寶寶,全部都尿布或者開檔。

尿了老人就直接拎起來把尿。

跟他們聊了聊。

他們覺得紙尿褲難以負擔,或者沒有必要。

也有覺得紙尿褲太悶,孩子受罪,或者大了還用紙尿褲丟人等等。

至於要去公廁尿,老人精力跟不上不想走的也有。

覺得孩子小沒必要的也有。

他們的知識面沒有到達這樣的層面,沒有瞭解更多的資訊。

他們的素質不夠取決於他們的經濟、資訊和我們的不對等。

確實大環境上國民的普遍意識還達不到應有的高度。

那麼我們這些經濟和資訊都能跟上的人更應該做好,推廣好應有的行為。

大家做父母的共勉努力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