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育兒日記】孩子被欺負時我怎麼做?

當寶寶在公共場所被“欺負”的時候, 媽媽們總是很糾結--幫孩子還是讓孩子自己解決?有的時候, 媽媽稍微hold一hold, 就會發現其實寶寶自己也能處理好這些問題。 本期育兒日記就來看看一位媽媽的經驗分享, 3歲以前的豆豆, 在被小夥伴“欺負”後都是怎麼自己處理的呢?媽媽又給了豆豆什麼幫助呢?


孩子被欺負時該怎麼辦?

故事一: 1歲7個月, 我一樣可以處理好問題

一個3歲左右的小哥哥, 一個人玩兒兩輛小推車, 豆只想玩兒其中的一輛, 看到小哥哥站在一邊, 以為他不玩兒了, 就拿走了一輛, 被小哥哥拒絕了,

Advertisiment
只好還回去。 接下來的事, 讓我很意外, 也很欣慰!

早教老師:米陽, 玩具是中心的, 小朋友都可以玩兒, 你應該分一個給豆豆弟弟玩兒!

米陽:不!我兩個都要玩兒!

豆媽:豆豆, 你叫哥哥, 讓哥哥給你玩兒一個。

豆:哥哥!給!

老師:米陽, 分一個給豆豆玩兒, 要不你和弟弟一起玩兒。

本期育兒日記導航:

故 事一:1 歲 7 個月的我, 一樣可以處理好問 題
故 事二:分 享遭遇“無規則”之後
故 事三:豆豆衝冠一怒為繪 本
小編視角:孩子被欺負 爸媽先指引

往期育兒日記回顧:

育兒日記女兒的“性”問 題怎麼辦?
育兒日記單親爸爸怎麼帶女兒生活?
育兒日記好動兒子變身鋼琴小王子

米陽:不!我要自己玩兒, 兩個都自己玩兒!

豆媽:豆豆, 再跟哥哥說說--哥哥, 給我玩兒一個好嗎?

Advertisiment

豆:哥哥, 給!(聲音比第一次說小好多)

米陽:不給, 不給, 不要啦!


豆豆的表現讓我欣慰

豆媽:wendy, 不要說了, 讓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吧!豆不會去搶的, 他也不會哭的。 米陽也沒什麼錯, 讓他們自己解決吧。 而且兩個小朋友並沒有發生衝突, 我感覺還是不要干預的好。

老師不說話了, 米陽推著兩個小車走了, 豆不吭氣, 跟在米陽後面。 在整個過程中, 豆沒有向媽媽求助過, 甚至沒怎麼看過媽媽。 媽媽和老師、牛牛媽媽繼續聊繪本的問題, 不再去干涉小朋友的事了, 等矛盾激化了再說吧!大約過了5、6分鐘, 老師驚呼:“快看!豆豆拿到小車了, 米陽還和他一起玩兒!哇噻!豆豆是怎麼辦到的啊!沒聽見什麼動靜哦!”我看過去, 還真是,

Advertisiment
兩個人玩兒得挺好, 有商有量的, 互相幫忙。 牛牛給了豆豆一個小蜜橘, 豆豆轉身就給了米陽。 啊呀!這個嗜吃如命的小東西, 今天怎麼這麼大方, 唯一的一個小蜜橘竟然給了米陽!


豆豆“分享”時遇到的事兒

老師:就一個小蜜橘, 豆豆給了米陽哦!豆豆怎麼會這樣?他知道要給夥伴回報的嗎?是媽媽教的嗎?

豆媽:我也很奇怪哦!我沒有教過他啊!只是以前他想玩兒玩具小朋友不給他, 他找我, 我都不干預的, 讓他自己解決, 我也沒教過他要怎麼做。 今天是看你一直在勸米陽, 要不我還是不干預。 我覺得孩子的事情, 有他們自己解決得方法, 我們稍稍的引導一點點就好了。

故事二:“分享”遭遇無規則之後

帶豆去公園玩, 經常會遇到一些小朋友。

Advertisiment
在一起玩兒的時候, 總會有物品歸屬與分享的情況出現。 比如一塊石頭, 豆和小朋友都想撿起來, 即便是豆先看見的先俯身去撿, 如果別人也過來撿, 他就會讓開。 然後眼巴巴的看著別人拿走, 回味一下, 再去尋找其它的石頭。 如果他撿到好幾塊石頭, 自己擺在地上玩兒, 有小朋友過來搶走(豆出手向來就比其它小朋友慢半拍, 好像是不會“搶”這個動作), 豆會說那是我的, 但不會搶回來。 要是他伸手想去拿回來, 小朋友打他, 他也不會躲開, 更不會打回去。 雖然我無數次告訴他, 小夥伴打到你, 你要躲開, 你要大聲告訴他你不喜歡他這樣做, 但收效甚微。

他經常拿自己的玩具主動和小朋友交換, 先把自己的給了, 人家拿到就跑了,

Advertisiment
不把自己的玩具換給他, 豆也只是站在那說:“換一下啊!換一下啊!”別的家長看到, 都說豆好脾氣, 懂禮節, 守規矩, 說我教得好。 其實說實話, 我有時候看到這種狀況心裡不是很舒服, 我也不願意看到這樣, 我也沒教過豆要這怎麼怎麼做。 做父母的都有私心, 每每看到好玩兒的, 不管有多少, 豆一定是最後1-2位拿到手裡的;每每他最想玩兒的玩具一定是在別人手裡拿著的, 哪怕是他先拿到, 只要其它小朋友拿著另一頭, 他一定會鬆手;每每看到他不去搶回自己被搶的玩具, 只是伸手跟對方索要的時候, 我的心裡還真的挺不好受的!


尊重孩子的意見

媽媽總結:從他有“我的”這個意識, 自主敏感期到了的時候開始, 對於任何物品的歸屬都是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告知他。 是他的東西,我就會告訴他:“這個是豆豆的,你有權利決定現在給不給小朋友玩兒,或者是跟他一起玩兒。”如果豆表示不想分享,我就會按照他的意思告訴對方。如果對方小朋友很執著,我會和豆商量:“他很想玩兒你的玩具,你玩兒完了可以給他玩兒一會兒嗎?或者你跟他交換玩具來玩兒?”有時候豆會堅持自己玩兒,我會尊重他的意見;有時候他會同意和對方交換玩具。即便是不給對方玩具,自己玩兒一會兒以後,如果那個孩子還在附近,他會送過去給人家玩兒。不是他的東西,我會告訴他:“這個是XXX的,你想要必須征得他的同意,他有權利決定給不給你。或者你問問他願不願意和你換著玩兒,你拿你的玩具給他看看吧。”我的想法很簡單,孩子需要確認“我的”、“我的權利”、“我可以做的事”;也要確認“他的”、“他的權利”、“他可以做的事”。

只有在他個體得到充分的肯定和發展,他才能更好得發展他的社會性。只有經過一個漫長的階段,豆在群體生活中逐漸發現物品的真正的歸屬性和流通性,才能從內心真正的放鬆的看待自己的物品,真正的從內心願意與他人分享,品嘗到分享給自己帶來的愉悅。說得通俗一點就是,先把自己喂飽了,才有餘糧分給別人;自己還餓著呢,分享是不會帶來快樂的。

本期育兒日記導航:

故 事一:1 歲 7 個月的我,一樣可以處理好問 題
故 事二:分 享遭遇“無規則”之後
故 事三:豆豆衝冠一怒為繪 本
小編視角:孩子被欺負 爸媽先指引

往期育兒日記回顧:

育兒日記女兒的“性”問 題怎麼辦?
育兒日記單親爸爸怎麼帶女兒生活?
育兒日記好動兒子變身鋼琴小王子


豆豆為繪本發怒了

故事三:衝冠一怒為繪本

豆遵循的規則似乎在他接觸的群體中,沒有得到大多數小朋友的回應。我也一直沒看到過他發火的樣子。以他的體格要是還手,和他差不多大的孩子還真不是他的對手。我總想著他還小,還沒學會保護自己,不會還手也不會避讓。直到那天,我第一次看到豆發火才知道,不是不會,也不是不懂,之前的小玩意兒啥的搶走也就搶走了,就不算碰到他的痛處。

那天很特殊,有個媽媽想到我家借幾本育兒書看,帶著她1歲8個月的孩子帥帥一起來的。這個小男孩之前也搶過豆的小玩意兒,也把豆臉撓破過,豆都沒還過手。媽媽在挑書看,帥帥先是把豆心愛的玩具給砸斷了,豆看了一眼:“你給我砸壞了,還怎麼玩兒啊?”沒有下文了,繼續看他的繪本。

之後帥帥把他能夠得著的書都從書架上扒拉下來,豆看著:“你別弄了,都弄亂了。”繼續看繪本,真淡定!說實話,我看著有點心疼!書都弄到地板上了,帥帥開始新一輪對書的蹂☆禁☆躪,拿起一本書往地上使勁砸,和砸玩具一樣。豆挪到帥帥媽媽身邊坐下,指著帥帥說:“你讓他別砸啦,我生氣了。”帥帥媽媽每次對帥帥的阻止起的作用不超過20秒。豆還是靠到帥帥媽身邊,手裡拿著他看的書:“不要砸啦,我真的生氣了!生大氣了!”從開始到目前,豆每次表達完自己的情緒之後都是伴隨著一次深呼吸,就像成人每次控制自己壞情緒爆發時做的深呼吸一樣。

本期育兒日記導航:

故 事一:1 歲 7 個月的我,一樣可以處理好問 題
故 事二:分 享遭遇“無規則”之後
故 事三:豆豆衝冠一怒為繪 本
小編視角:孩子被欺負 爸媽先指引

往期育兒日記回顧:

育兒日記女兒的“性”問 題怎麼辦?
育兒日記單親爸爸怎麼帶女兒生活?
育兒日記好動兒子變身鋼琴小王子


孩子不是沒脾氣

這時候帥帥對豆手裡的書產生了興趣,過來搶奪。豆有點急了:“你幹嘛?這是我看的書,你走開!”我過去把兩個撕扯的小人兒給分開:“這裡還有很多書,每人看一本啊!”豆看了看,拿起另一本書去一邊看了:“我看這本,湊合吧!你去那邊看!”沒過1分鐘,帥帥又開始新的“探索”了,先是用腳踩從豆手裡拿到的書,然後砸、摔。豆突然沖過來,用腳去踢帥帥的手。一邊踢,一邊喊:“你放手!你放手!你真討厭!我生氣了!我真的生氣了!”小臉也通紅,我趕緊把他摟過來,帥帥媽也嚇壞了,把帥帥也抱了起來。還好,豆在我懷裡很快就恢復平靜,安撫之後,自己接著去旁邊繼續看書。

我和帥帥媽兩個人都傻了,她從來沒見豆發過這麼大火,並且動用“武力”;我也解釋說,我也是第一看見豆這樣,估計和書有關。因為每次事關危害到他的書的問題,他就會“拼命”。以前有過兩次,那時候還小。1歲半多的時候我把在中圖買的1元一本的手掌書送給表弟的孩子,就這還瘋了似的往回搶。從11個月大開始就沒撕過書的孩子,竟然把搶回來的1本書撕得粉碎!1歲8個月,有一次是把姥姥的老花鏡弄壞了,不肯說對不起。姥姥就逗他,到房間拿了他幾本繪本,說是拿出去賣,賣得的錢賠償眼鏡。瘋了似的嚎啕大哭,扯著姥姥衣服往回拽:“不要賣!不要賣!”那時候最多說三個字的一句話,沒把他急死!姥姥看他這樣被他弄懵了,趕緊把書還他。

前前後後的的事兒連起來想,估計我家這個孩子不是沒脾氣,是沒碰到他的致命點。要是碰到了,他可真是夠嚇人……我這個當媽的也不要庸人自擾了,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那個點吧。有的時候可能只是孩子自己是否能控制,把握自己情緒的問題。


家長以指引孩子為主

小編視角:孩子被欺負時 爸媽先指引

這位媽媽的分享,讓我們看到了不到兩歲的豆豆也有處理問題的能力,媽媽在事件中的主要作用是引導孩子,而不是全權地替孩子解決問題。基本是豆豆到了最後為繪本一怒衝冠,他也能夠對小朋友說“我生氣了”。可見,他是個懂道理的孩子,這與媽媽的教導分不開。那麼,當孩子被欺負時,為娘當爹的應該怎麼做呢?

爸爸媽媽別太緊張

玩耍中的爭搶,這是孩子之間正常交往的一部分。多數時候,孩子們並不是有惡意的,他們還沒有學習到該如何跟小夥伴打交道,於是就會做出些不夠紳士、淑女的行為。爸媽不用大驚小怪,先不要輕易介入其中,等到必要時加以引導就可以了。

告訴孩子打人是不對的

無論是孩子被打了還說孩子打人了,爸媽一定要明確告訴他,這樣的行為是不對的。如果孩子被打了,就像日記中的媽媽一樣,告訴孩子,要對小夥伴說出自己的感受:“你這樣做不對,我不喜歡你這樣做。”而孩子打人,爸媽也要告訴他:“你打我,我很不高興!”

遠離“小惡霸”

有些孩子可能性格內向或膽小,爸媽可以多加觀察,如果有小夥伴是攻擊性較強的孩子,特別霸道、強勢,那就暫時避免讓自己家孩子跟他接觸。一般情況下不要反應過度。強烈的怒氣、憐惜都會讓孩子更覺得自己弱,更不敢去面對他人。

本期育兒日記導航:

故 事一:1 歲 7 個月的我,一樣可以處理好問 題
故 事二:分 享遭遇“無規則”之後
故 事三:豆豆衝冠一怒為繪 本
小編視角:孩子被欺負 爸媽先指引

往期育兒日記回顧:

育兒日記女兒的“性”問 題怎麼辦?
育兒日記單親爸爸怎麼帶女兒生活?
育兒日記好動兒子變身鋼琴小王子

是他的東西,我就會告訴他:“這個是豆豆的,你有權利決定現在給不給小朋友玩兒,或者是跟他一起玩兒。”如果豆表示不想分享,我就會按照他的意思告訴對方。如果對方小朋友很執著,我會和豆商量:“他很想玩兒你的玩具,你玩兒完了可以給他玩兒一會兒嗎?或者你跟他交換玩具來玩兒?”有時候豆會堅持自己玩兒,我會尊重他的意見;有時候他會同意和對方交換玩具。即便是不給對方玩具,自己玩兒一會兒以後,如果那個孩子還在附近,他會送過去給人家玩兒。不是他的東西,我會告訴他:“這個是XXX的,你想要必須征得他的同意,他有權利決定給不給你。或者你問問他願不願意和你換著玩兒,你拿你的玩具給他看看吧。”我的想法很簡單,孩子需要確認“我的”、“我的權利”、“我可以做的事”;也要確認“他的”、“他的權利”、“他可以做的事”。

只有在他個體得到充分的肯定和發展,他才能更好得發展他的社會性。只有經過一個漫長的階段,豆在群體生活中逐漸發現物品的真正的歸屬性和流通性,才能從內心真正的放鬆的看待自己的物品,真正的從內心願意與他人分享,品嘗到分享給自己帶來的愉悅。說得通俗一點就是,先把自己喂飽了,才有餘糧分給別人;自己還餓著呢,分享是不會帶來快樂的。

本期育兒日記導航:

故 事一:1 歲 7 個月的我,一樣可以處理好問 題
故 事二:分 享遭遇“無規則”之後
故 事三:豆豆衝冠一怒為繪 本
小編視角:孩子被欺負 爸媽先指引

往期育兒日記回顧:

育兒日記女兒的“性”問 題怎麼辦?
育兒日記單親爸爸怎麼帶女兒生活?
育兒日記好動兒子變身鋼琴小王子


豆豆為繪本發怒了

故事三:衝冠一怒為繪本

豆遵循的規則似乎在他接觸的群體中,沒有得到大多數小朋友的回應。我也一直沒看到過他發火的樣子。以他的體格要是還手,和他差不多大的孩子還真不是他的對手。我總想著他還小,還沒學會保護自己,不會還手也不會避讓。直到那天,我第一次看到豆發火才知道,不是不會,也不是不懂,之前的小玩意兒啥的搶走也就搶走了,就不算碰到他的痛處。

那天很特殊,有個媽媽想到我家借幾本育兒書看,帶著她1歲8個月的孩子帥帥一起來的。這個小男孩之前也搶過豆的小玩意兒,也把豆臉撓破過,豆都沒還過手。媽媽在挑書看,帥帥先是把豆心愛的玩具給砸斷了,豆看了一眼:“你給我砸壞了,還怎麼玩兒啊?”沒有下文了,繼續看他的繪本。

之後帥帥把他能夠得著的書都從書架上扒拉下來,豆看著:“你別弄了,都弄亂了。”繼續看繪本,真淡定!說實話,我看著有點心疼!書都弄到地板上了,帥帥開始新一輪對書的蹂☆禁☆躪,拿起一本書往地上使勁砸,和砸玩具一樣。豆挪到帥帥媽媽身邊坐下,指著帥帥說:“你讓他別砸啦,我生氣了。”帥帥媽媽每次對帥帥的阻止起的作用不超過20秒。豆還是靠到帥帥媽身邊,手裡拿著他看的書:“不要砸啦,我真的生氣了!生大氣了!”從開始到目前,豆每次表達完自己的情緒之後都是伴隨著一次深呼吸,就像成人每次控制自己壞情緒爆發時做的深呼吸一樣。

本期育兒日記導航:

故 事一:1 歲 7 個月的我,一樣可以處理好問 題
故 事二:分 享遭遇“無規則”之後
故 事三:豆豆衝冠一怒為繪 本
小編視角:孩子被欺負 爸媽先指引

往期育兒日記回顧:

育兒日記女兒的“性”問 題怎麼辦?
育兒日記單親爸爸怎麼帶女兒生活?
育兒日記好動兒子變身鋼琴小王子


孩子不是沒脾氣

這時候帥帥對豆手裡的書產生了興趣,過來搶奪。豆有點急了:“你幹嘛?這是我看的書,你走開!”我過去把兩個撕扯的小人兒給分開:“這裡還有很多書,每人看一本啊!”豆看了看,拿起另一本書去一邊看了:“我看這本,湊合吧!你去那邊看!”沒過1分鐘,帥帥又開始新的“探索”了,先是用腳踩從豆手裡拿到的書,然後砸、摔。豆突然沖過來,用腳去踢帥帥的手。一邊踢,一邊喊:“你放手!你放手!你真討厭!我生氣了!我真的生氣了!”小臉也通紅,我趕緊把他摟過來,帥帥媽也嚇壞了,把帥帥也抱了起來。還好,豆在我懷裡很快就恢復平靜,安撫之後,自己接著去旁邊繼續看書。

我和帥帥媽兩個人都傻了,她從來沒見豆發過這麼大火,並且動用“武力”;我也解釋說,我也是第一看見豆這樣,估計和書有關。因為每次事關危害到他的書的問題,他就會“拼命”。以前有過兩次,那時候還小。1歲半多的時候我把在中圖買的1元一本的手掌書送給表弟的孩子,就這還瘋了似的往回搶。從11個月大開始就沒撕過書的孩子,竟然把搶回來的1本書撕得粉碎!1歲8個月,有一次是把姥姥的老花鏡弄壞了,不肯說對不起。姥姥就逗他,到房間拿了他幾本繪本,說是拿出去賣,賣得的錢賠償眼鏡。瘋了似的嚎啕大哭,扯著姥姥衣服往回拽:“不要賣!不要賣!”那時候最多說三個字的一句話,沒把他急死!姥姥看他這樣被他弄懵了,趕緊把書還他。

前前後後的的事兒連起來想,估計我家這個孩子不是沒脾氣,是沒碰到他的致命點。要是碰到了,他可真是夠嚇人……我這個當媽的也不要庸人自擾了,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那個點吧。有的時候可能只是孩子自己是否能控制,把握自己情緒的問題。


家長以指引孩子為主

小編視角:孩子被欺負時 爸媽先指引

這位媽媽的分享,讓我們看到了不到兩歲的豆豆也有處理問題的能力,媽媽在事件中的主要作用是引導孩子,而不是全權地替孩子解決問題。基本是豆豆到了最後為繪本一怒衝冠,他也能夠對小朋友說“我生氣了”。可見,他是個懂道理的孩子,這與媽媽的教導分不開。那麼,當孩子被欺負時,為娘當爹的應該怎麼做呢?

爸爸媽媽別太緊張

玩耍中的爭搶,這是孩子之間正常交往的一部分。多數時候,孩子們並不是有惡意的,他們還沒有學習到該如何跟小夥伴打交道,於是就會做出些不夠紳士、淑女的行為。爸媽不用大驚小怪,先不要輕易介入其中,等到必要時加以引導就可以了。

告訴孩子打人是不對的

無論是孩子被打了還說孩子打人了,爸媽一定要明確告訴他,這樣的行為是不對的。如果孩子被打了,就像日記中的媽媽一樣,告訴孩子,要對小夥伴說出自己的感受:“你這樣做不對,我不喜歡你這樣做。”而孩子打人,爸媽也要告訴他:“你打我,我很不高興!”

遠離“小惡霸”

有些孩子可能性格內向或膽小,爸媽可以多加觀察,如果有小夥伴是攻擊性較強的孩子,特別霸道、強勢,那就暫時避免讓自己家孩子跟他接觸。一般情況下不要反應過度。強烈的怒氣、憐惜都會讓孩子更覺得自己弱,更不敢去面對他人。

本期育兒日記導航:

故 事一:1 歲 7 個月的我,一樣可以處理好問 題
故 事二:分 享遭遇“無規則”之後
故 事三:豆豆衝冠一怒為繪 本
小編視角:孩子被欺負 爸媽先指引

往期育兒日記回顧:

育兒日記女兒的“性”問 題怎麼辦?
育兒日記單親爸爸怎麼帶女兒生活?
育兒日記好動兒子變身鋼琴小王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