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野孩子”的快樂童年

孩子的習慣深受父母的影響, 如果父母能夠做榜樣, 關掉電視, 帶著孩子一起到戶外玩耍, 孩子也將更樂於離開電視、電腦出去活動, 孩子出去戶外玩耍, 讓孩子更好的親近自然。 家長們, 你們想要一個健康、快樂, 視野開闊的寶寶呢, 還是想要一個整天離不開數碼產品, 煩躁易怒的寶寶?我相信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家長們, 快快行動起來吧!

Advertisiment

行動1:讓孩子多到戶外遊玩

戶外活動不但有益兒童身體健康, 研究發現多運動功課好, 坐太久壞處多。 戶外活動的價值在於提供孩子多元豐富的刺激、給孩子體能運動、挑戰冒險的機會。 大自然的一草一木, 更是刺激孩子創意與想像力最佳的素材。

老師認為, 到戶外玩是充電, 在家是耗電(看電視、打電腦), 跟著孩子走到戶外也是幫父母充電。

行動2:多讓孩子參與團隊遊戲

心理師指出, 現在的孩子缺乏建立友誼的時間與空間,

Advertisiment
孤立無援的孩子, 長大也會成為沒有社交能力的大人。

讓孩子多參與團隊遊戲, 透過玩, 有機會讓他們體驗合作、體驗贏的機會, 可以每個人都是贏家, 也可以讓孩子互相學習。

行動3:給孩子自由玩耍的機會

自由玩耍, 指的是讓孩子不為任何目的、自由自在的去玩, 大人儘量不要參與或干預, 只需適度回應。

根據英國心理健康基金會的研究發現, 自由玩耍讓孩子有機會冒險、思考如何做決定, 並因此加強自信心。 自由玩耍對激發創意更有幫助, 尤其是學齡前的孩子, 自由玩耍更為重要。

行動4:給孩子適度冒險的機會

英國遊樂資訊服務機構指出, 孩子的確需要安全的遊樂環境, 但是如果父母太過保護, 禁止孩子嘗試冒險,

Advertisiment
孩子將失去許多寶貴的學習機會。 太過安全有時會讓孩子覺得無聊, 好玩的元素之一包含了挑戰與不確定性。

行動5:親子共玩

美國著名兒童發展學家大衛.艾肯提醒父母, 孩子會模仿父母所做的, 而非父母所說的。 如果父母能夠關掉電視, 帶著孩子一起到戶外玩耍, 孩子也將更樂於離開電視、電腦出去活動。

一般家長跟孩子的關係都很緊張, 家長每次都問孩子功課做好了沒有。 可是在遊戲中, 家長放下自己, 和孩子一起分享一個開心的時段, 情感的維繫就不同了。 因為親子間有了一個共同的經驗可以連結, 建立了愉快互動的關係, 對孩子的情緒也很有正面的作用。 若是家長跟孩子玩得更多, 親子的關係也會比較好。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