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逼孩子分享,說孩子小氣”,如果你也這樣做過,一定要看這篇文章

場景:爸爸下班回到家, 又餓又累, 看到桌上的盤子裡有一些餅乾, 隨手拿一塊放進嘴裡。 3歲的兒子立馬又哭又鬧:“你為什麼吃我的餅乾?你還給我!”哄了半天才好。 爸爸很鬱悶:盤子裡還有那麼多, 我就吃了一塊, 寶寶就這麼不依不饒的, 他怎麼這麼自私, 這麼小氣呢?

爸爸媽媽們有沒有覺得這個場景很熟悉?有沒有因為類似的情況批評寶寶“小氣”?有沒有故意逗寶寶要拿走他在意的吃食或玩具?

在深入談論這個話題前, 我們先來看看娃兒們的發展特點。

無論是嬰兒期還是幼兒期, 寶寶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

Advertisiment
嬰兒期自不必說, 他們還沒有明確的自己和他人之分, 對於他們來說, “我周圍的世界就等於我”。

進入幼兒期, 寶寶的自我意識開始萌芽並飛速發展, 開始進入“自我為中心”的發展階段。 他們不停地強調“我的”, 他們只會從自己的角度和感受考慮問題和看待周圍的人和事, 他們有自己的主意, 要堅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心靈理論”(Theory of Mind), 簡化的解釋就是, 根據環境解讀他人的情緒和想法, 並猜測他們為什麼會有某種特定行為的一種能力。

這種能力在幼兒期開始萌芽發展, 但需要很多年才能成熟完善, 有些人甚至到成人期都在這方面存在不足。 而孤獨症的寶寶則在這方面存在明顯落後于同齡兒童的缺陷。

Advertisiment

所以當寶寶進入“自我為中心”的發展階段, 他們從他人角度看待問題的能力還沒有發展成熟, 他們更多強調物體的個人歸屬, 而不太擅長靈活調整。

看到這裡, 各位爸爸媽媽是不是釋然了呢?原來娃兒們這種“護食”的表現不是吝嗇和自私, 而只是一個必經的發展階段呢!

◆ ◆ ◆ ◆ ◆

當然, 父母家人在尊重寶寶發展特點的基礎上, 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寶寶“心靈理論”的成長, 體會分享的快樂。

大家可能會發現, 寶寶有時候也很喜歡和大人一起分享的, 比如, 很小的時候, 他們會把玩具遞給我們;他們會把他的水杯送到我們的嘴邊示意我們也喝;在蹣跚學步的時候, 他們會拿著一塊餅乾, 輪流走到每個家庭成員面前,

Advertisiment
讓每個人都咬一口……

仔細觀察, 媽媽們就可以發現, 通常這些分享行為都出現於比較溫馨的氛圍裡, 寶寶吃飽喝足精神狀態好的時候, 並且發生于和寶寶比較親密的人之間。 這些條件形成一個共同的特點:寶寶很放鬆, 有足夠的安全感。

反之, 當人際連結沒有很好地建立, 或者某些事情的發生讓寶寶想起了某些他們覺得受傷的事件, 寶寶的分享行為就會被壓抑。

比如此文開頭的例子, 爸爸回到家, 還沒有來得及和寶寶互動, 沒有讓寶寶在互動中明白自己肚子餓的狀態, 就直接拿了寶寶的吃食, 寶寶出現“護食”行為就非常可以理解的了, 因為寶寶感覺自己的領土被侵犯了。 如果爸爸換一種方式, 回家抱抱寶寶,

Advertisiment
親親他, 說說話, 再告訴寶寶自己肚子好餓, 很大可能寶寶會主動將餅乾“奉獻”出來的。

簡單地說, 在寶寶得到的同時, 他們會更樂於分享。 有研究發現, 2歲以前的親子連結更好, 安全感更強的寶寶, 更容易和他人分享自己的物品。

原因有兩個方面:

1.榜樣的作用

有一句英語俚語“monkey see, monkey do”, 最初的意思是:在不理解原因和/或不明白後果的情況下, 一味地模仿, 就像猴子一樣, 看到人做什麼動作, 就會模仿。 後來比較多地用以形容幼兒的模仿學習。

親子連結好, 安全感強的寶寶, 必然和他的主要照料者之間互動頗多, 主要照料者也會頻繁為寶寶提供他所需要的各種物體, 這個過程中, 寶寶會對主要照料者的給予行為進行模仿。

2.安全性的積極的自我形象

安全感強的寶寶更可能有安全性的積極的自我形象,

Advertisiment
他需要更少的物體來確認自我價值。

所以, 研究發現, 和主要照料者之間存在安全型依戀關係的寶寶, 他們更少地依戀某一個特定物體(比如, 某個特定的毛絨玩具, 某個已經舊了的小毛毯等), 因為對於他們來說, 照料者的擁抱更容易得到。

反之, 一個極度缺乏安全感的寶寶, 他可能過度依戀某種安慰物品, 比如一個毛絨泰迪熊公仔, 去任何地方做任何事情, 他都要帶著這個泰迪熊, 這個泰迪熊在這個階段已然成為寶寶的一部分。 這種情況下, 你能想像, 他會輕易地把他的泰迪熊公仔分享給你嗎?

讀到這裡, 媽媽們可能會說:“徐醫生說得太嚴重了, 一個小小的關於分享的話題怎麼又扯到那麼深層次的心理問題了?”或者說:“徐醫生還是趕緊告訴我們具體怎麼做吧!”

其實我說這麼多,不是要故弄玄虛,而是想傳遞一個重要資訊:寶寶的分享行為受自身認識發育階段、家庭引導方式、以及親子連結的影響,所以要促進寶寶的分享行為,除了要尊重寶寶的發育特點外,需要改變的,不只是寶寶一個人!

◆ ◆ ◆ ◆ ◆

我給媽媽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具體建議如下:

理解寶寶的發展特點,尊重寶寶的意願。在寶寶不願意分享、又引導無效的時候,不強迫,不批評指責,更不要嘲諷寶寶“小氣”、“吝嗇”,或則“自私”。

我在給媽媽們進行諮詢服務的時候,經常聽到這些標籤式評價。寶寶聽到這些評價時,雖然他們可能不太明白這些詞的具體意思,但根據大人的表情語氣眼神,他們還是明白這些詞是一種批評指責或者嘲諷的,這可能會讓他們覺得不被尊重,也更易產生逆反心理。

其實,我個人一直覺得:寶寶在某些場合確實有分享的義務(比如公共場所裡的公共物品),但也有保護自己物品的權利(比如自己心愛的玩具或吃食),所以不能一概而論,也不能強迫要求,而應該善意引導。

當寶寶主動和你分享的時候,很歡快地接受,並謝謝他。很多父母會給寶寶準備獨一份的吃食,當寶寶主動和他們分享的時候,父母會很開心,但是會拒絕:“媽媽/爸爸不吃,寶寶自己吃吧!”殊不知這樣會逐漸弱化寶寶的分享欲望,因為他並沒有體驗到分享的快樂,反而會逐漸理所當然地認為好吃好玩的都應該是他一個人的,其他人只要碰了就會引起他們強烈的情緒反應。

還有些父母或者老人喜歡“逗”寶寶,向寶寶討要他手裡的零食或者玩具,如果寶寶不給,會表現得很傷心或指責寶寶“小氣”,但一旦寶寶猶豫掙扎後真的給了,他們又不接受,還會說:“媽媽/奶奶是逗你的呢,你自己吃吧!”這樣的做法,一開始會讓寶寶覺得很困惑,更大的一點寶寶甚至會有被戲弄的感覺,從而在下一次的這種互動中堅決不理不睬。

正確的做法是:無論是寶寶主動分享,還是你向寶寶要求後寶寶答應分享,我們都應該很開心地接受,然後告訴寶寶:“謝謝你把吃的分享給媽媽,媽媽很喜歡吃,也好開心”,或者說“寶寶將自己喜歡的好吃的(或者具體的食物或物品)分享給媽媽,媽媽好開心!”通過這樣的互動,寶寶會體會到分享的快樂,從而強化他的分享行為。

就像前面所說:Monkey see, monkey do. 平時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向孩子示範分享行為,給寶寶潛移默化的影響,比如一家人一起分食一份食物,或者爸爸回家了,媽媽提示寶寶爸爸很餓,讓寶寶給爸爸找點吃的。

也可以讓寶寶扮演“小大人”,為家中成員分配食物,同時和寶寶一起念兒歌:“排排坐,吃果果,你一個我一個,爸爸不在留一個。”寶寶的學習能力很強,下次他可能看到媽媽不在家,就會自發地“媽媽不在留一個”啦。

孩子品嘗到了分享的快樂,形成了分享的習慣,他就會逐漸將這種分享意識擴展到玩具和其他用品上,也會將分享行為擴展到家庭以外的關係中。

我總是忍不住在不同的文章裡反復強調一點:給寶寶高品質的親密關係、正面引導和界限設立並重。這裡也不例外,前面部分已經說明了寶寶的安全感和分享的關係,顯而易見,我們想要寶寶是一個樂於分享的寶寶,就首先要確保他是舒適放鬆的、自信快樂的!

一個小小的關於分享的話題怎麼又扯到那麼深層次的心理問題了?”或者說:“徐醫生還是趕緊告訴我們具體怎麼做吧!”

其實我說這麼多,不是要故弄玄虛,而是想傳遞一個重要資訊:寶寶的分享行為受自身認識發育階段、家庭引導方式、以及親子連結的影響,所以要促進寶寶的分享行為,除了要尊重寶寶的發育特點外,需要改變的,不只是寶寶一個人!

◆ ◆ ◆ ◆ ◆

我給媽媽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具體建議如下:

理解寶寶的發展特點,尊重寶寶的意願。在寶寶不願意分享、又引導無效的時候,不強迫,不批評指責,更不要嘲諷寶寶“小氣”、“吝嗇”,或則“自私”。

我在給媽媽們進行諮詢服務的時候,經常聽到這些標籤式評價。寶寶聽到這些評價時,雖然他們可能不太明白這些詞的具體意思,但根據大人的表情語氣眼神,他們還是明白這些詞是一種批評指責或者嘲諷的,這可能會讓他們覺得不被尊重,也更易產生逆反心理。

其實,我個人一直覺得:寶寶在某些場合確實有分享的義務(比如公共場所裡的公共物品),但也有保護自己物品的權利(比如自己心愛的玩具或吃食),所以不能一概而論,也不能強迫要求,而應該善意引導。

當寶寶主動和你分享的時候,很歡快地接受,並謝謝他。很多父母會給寶寶準備獨一份的吃食,當寶寶主動和他們分享的時候,父母會很開心,但是會拒絕:“媽媽/爸爸不吃,寶寶自己吃吧!”殊不知這樣會逐漸弱化寶寶的分享欲望,因為他並沒有體驗到分享的快樂,反而會逐漸理所當然地認為好吃好玩的都應該是他一個人的,其他人只要碰了就會引起他們強烈的情緒反應。

還有些父母或者老人喜歡“逗”寶寶,向寶寶討要他手裡的零食或者玩具,如果寶寶不給,會表現得很傷心或指責寶寶“小氣”,但一旦寶寶猶豫掙扎後真的給了,他們又不接受,還會說:“媽媽/奶奶是逗你的呢,你自己吃吧!”這樣的做法,一開始會讓寶寶覺得很困惑,更大的一點寶寶甚至會有被戲弄的感覺,從而在下一次的這種互動中堅決不理不睬。

正確的做法是:無論是寶寶主動分享,還是你向寶寶要求後寶寶答應分享,我們都應該很開心地接受,然後告訴寶寶:“謝謝你把吃的分享給媽媽,媽媽很喜歡吃,也好開心”,或者說“寶寶將自己喜歡的好吃的(或者具體的食物或物品)分享給媽媽,媽媽好開心!”通過這樣的互動,寶寶會體會到分享的快樂,從而強化他的分享行為。

就像前面所說:Monkey see, monkey do. 平時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向孩子示範分享行為,給寶寶潛移默化的影響,比如一家人一起分食一份食物,或者爸爸回家了,媽媽提示寶寶爸爸很餓,讓寶寶給爸爸找點吃的。

也可以讓寶寶扮演“小大人”,為家中成員分配食物,同時和寶寶一起念兒歌:“排排坐,吃果果,你一個我一個,爸爸不在留一個。”寶寶的學習能力很強,下次他可能看到媽媽不在家,就會自發地“媽媽不在留一個”啦。

孩子品嘗到了分享的快樂,形成了分享的習慣,他就會逐漸將這種分享意識擴展到玩具和其他用品上,也會將分享行為擴展到家庭以外的關係中。

我總是忍不住在不同的文章裡反復強調一點:給寶寶高品質的親密關係、正面引導和界限設立並重。這裡也不例外,前面部分已經說明了寶寶的安全感和分享的關係,顯而易見,我們想要寶寶是一個樂於分享的寶寶,就首先要確保他是舒適放鬆的、自信快樂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