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膽小”可能只是另一種價值判斷

我們總是愛用自己的好惡去評判孩子, 將一些原本中性的詞染上褒貶色彩。 比如“活潑”是好的, “內向”就是不好的。 單從這幾個簡單的詞語就能看出我們往往並不能真正理解孩子性格的內涵。 譬如說“膽大”, 我兒子魯魯小時候很膽小, 不敢游泳, 不敢在課堂上發言, 不敢給老師打招呼。 但是他卻敢於堅持真實的自己——忘了戴紅領巾敢於走進學校, 挨批評就挨批評;考試敢於不按平時演練的範文寫, 自己臨場發揮, 得低分就得低分。

“膽大”, 並不是我們理解的什麼事都敢做。 兒子對於自己不能勝任的游泳,

Advertisiment
選擇放棄, 寧願留在岸上被人嘲笑也不冒險下水, 這恰恰說明他有膽量, 能夠對某件事作出價值判斷, 付諸行動, 並承受後果。

兒子之所以不敢發言, 不敢和老師打招呼, 是對自我認識不足, 對自己沒有信心, 怕被拒絕, 說明他這方面的心理承受力較低, 缺乏安全感。 這也正是需要我們父母包容他, 幫助他成長的地方。 事實上, 在周圍環境的影響下, 兒子長大些後自信心增強了, 膽量也大了, 生活學習毫無問題, 參加社團活動也非常積極。

所以, 性格也是一個動態的概念, 千萬不要輕易給孩子貼標籤。 有些標籤一旦貼上就揭不下來, 成為孩子一輩子的負擔。

————沙龍實錄————

@微笑不如大笑

我的兒子現在上幼稚園了, 家裡就這一個孩子,

Advertisiment
長輩們都很慣他, 什麼事都遷就他, 上學第二天打人了, 對方家長很生氣, 我給人家道歉, 可沒想到隔天又打人了, 老師讓我把兒子領回家好好教育一下, 他打人我又不能打孩子, 都不知道怎麼跟他說了。

答:你說的這種情況在幼稚園是很普遍的, 身邊好多家長似乎都抱怨過這種事, 其實孩子在進入幼稚園之後, 面對的人群都是小朋友, 孩子之間難免會發生摩擦, 打架, 罵人是很正常的, 我的建議是不要一味的指責孩子, 小朋友發生不愉快的事是雙方的事, 不能單獨針對一個人來教育。

@雨中漫步愛寶貝

我女兒特別乖巧, 成績也很好, 但就是在做事方面太過小心, 任何事都放不開更不敢去嘗試, 常常讓我和她爸代勞,

Advertisiment
女兒太依靠我們了, 也不會試著去嘗試。

答:孩子做事小心謹慎是好事啊, 之前我的兒子魯魯做事太過大大咧咧, 因為這事我都說過他好幾回, 但是等他長大之後, 通過各方面的自我提升, 都已經變的非常不錯, 所以對孩子多點耐心, 他們自己會慢慢調整的。

@yuan桂桂9

我女兒上幼稚園, 孩子極度害怕犯錯, 極度害怕與其他小朋友比試, 哪怕她比其他小朋友優秀也不敢比, 你家孩子有過這種情況嗎?

答:孩子為什麼要和其他人比較呢?我一直都相信, 孩子有他們自己的看法, 在成長階段就讓他們做好自己就可以啦, 不要有太多的要求, 順其自然可能就是最好的結果。

@武士公主

你這個說我太有感觸了, 我家孩子也是怕老師,

Advertisiment
不敢和老師說話, 不敢回答老師的問題。 即使有些問題她都懂, 但依舊害怕老師提問, 一直克服不了內心的恐懼, 但願如你所說年紀大點兒後自己能改變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