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早戀”不是“狼來了”父母應當合理評價

現在中學生出現的打架、輕生、厭學等問題往往是因為感情問題引發的, 已經引起了學校領導、老師與家長的高度重視, 也就是通常我們說的“早戀”。 這一問題也一直困擾著老師與家長, 成了他們最擔心的問題, 也是最不願意與學生正面交流的問題, 究竟如何對待孩子早戀?如何教育早戀的孩子?如何面對孩子早戀?發現孩子早戀父母怎麼辦?母親大學的專家就這些社會顧慮給了一下的看法。

一、合理評價, 正視它的存在

有些家長一聽說自己的孩子在學校有“談戀愛”傾向就緊張, 對孩子大呼小叫,

Advertisiment
不准上著、不准上那, 不准與異性☆禁☆交朋友等等。 其實這些做法恰恰起了相反的作用, 引起學生與家長的不合, 逆反情緒更加嚴重。 有的甚至做出意想不到的事來, 現在網傳很多中學生情侶校外租房, 就與家長的教育有關。

其實學生在中學階段, 生理發育成熟, 但是心理發育還不成熟, 自我成人感強, 同時受社會與傳播媒介的影響, 與異性的交往總是模仿成人的方式, 只注重形式不考慮後果, 當然對異性有好感是正常的, 渴望與異性的交往, 這是自然發展的規律, 是任何人都阻擋不住的, 更不用說家長或老師, 既然這樣, 我們只能是正視它的存在, 千萬不要認為是“狼來了”。 要信任孩子, 要多關心、體貼孩子。 讓她體會到家長的愛。

Advertisiment

二、積極引導, 建立正確的男女學生關係

除了正確的認識孩子的“早戀”外, 還應該積極的引導孩子建立健康的男女同學關係, 中學生之間的“早戀”, 實際上是一種喜歡, 並不是我們成人之間的戀愛關係, 他們考慮的很簡單, 有些只是一種好奇。 特別是在性的問題上對孩子不要回避, 有什麼就說什麼, 實事求是, 解除孩子的好奇感。

在孩子與異性☆禁☆交朋友時, 我們不要大驚小怪, 要與孩子討論交往中應該怎樣, 不應該怎樣。 讓孩子明白為什麼這樣做, 講明道理, 告訴孩子大大方方、光明正大的與異性同學交往, 喜歡一個人與愛一個人並不是一回事, 愛需要承擔愛的責任與義務;喜歡一個人只是想和他在一起, 討論問題、一塊學習等等,

Advertisiment
並不需要承擔責任與義務, 可以以我們家庭為例, 講給孩子聽, 在家中爸爸愛媽媽, 愛你, 所以他會努力工作, 為我們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 比如買房、買車等等, 這就是愛的責任。 讓他們懂得“戀愛”離他們還很遙遠, 因為他們還不能承擔這樣的責任。 青蘋果是酸澀的, 只有等熟了才香甜可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