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抗挫寶寶”強大的內心是如何養出的?

什麼是挫折教育?為什麼孩子空挫能力這麼低?正確的挫折教育是怎樣的呢?家長們可以看看下文所敘述的“挫折教育”, 避免養出溫室裡的花朵。


很多家長也開始著手從小實施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究竟是啥?

都說現在的寶寶因為被寵愛太多, 抗挫能力弱爆了, 一不小心就養出溫室裡的花朵, 於是“挫折教育”一詞應運而生, 很多家長也開始著手從小實施挫折教育。 然而, “挫折教育”也許並不是你所想的那樣……

抗挫能力弱, 誰的錯?

從大孩子遭遇不如意動不動就離家出走, 甚至跳樓自殺, 到小孩子一點點需求得不到滿足就情緒激動,

Advertisiment
長時間陷入負面情緒中難以自拔, 安撫無效, 越來越多的孩子就像溫室裡的花朵, 抗挫能力“簡直弱爆了”。 不禁讓我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孩子抗挫能力弱, 究竟是誰的錯?在這樣一個普遍抗挫能力弱的大環境下, 為什麼也有一部分孩子抗挫能力很強?這種差異源於哪?

那些性格外向、大大咧咧、凡事不那麼在乎的孩子, 在遭遇挫折時, 似乎更容易面對;而那些敏感、謹慎、對人對己要求都高的孩子則相反。 不過, 這並不表明孩子的氣質類型與抗挫折能力強弱必然相關。 事實上, 無論哪種氣質類型的孩子都有可能分化為抗挫折能力“強”和“弱”這兩種類型。

若深入分析就會發現, 導致孩子抗挫折能力出現差異的根源很大程度是在於家庭——家長自身遭遇挫折時如何應對,

Advertisiment
在孩子面臨挫折產生挫敗感時家長如何對待孩子, 家長能否利用一切機會協助孩子學會面對挫折……這些才是導致差異的根本原因。

挫折教育, 從小實施?

當感覺孩子抗挫能力弱時, 很多家長想的都是——從孩子入手去改造他, 以為如此就可以讓孩子堅強一些。 殊不知, 孩子本身並沒有錯, 也並不存在問題。 “改造孩子, 使其堅強”的做法治不了本, 甚至連標也治不了。

這些年, 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挫折教育的重要性, 認為這個事情應該從小抓起。 於是, 在寶寶遭遇挫敗、出現挫折感時, 就有家長嘗試著狠下心, 採取冷漠面對的方式。


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挫折教育的重要性

Advertisiment

甚至有一部分家長在孩子才幾個月大時就開始著手開展“抗挫訓練”:孩子哭了, 故意讓他多哭一會兒, 不予理睬;孩子有需求, 故意拖延一會兒, 意在讓孩子明白, 他需要學會克制, 學會堅強地面對。 可是, 小寶寶是活在當下的, 這樣的方式真的能提升抗挫能力嗎?絕非如此!

最常見的是, 當孩子有情緒而哭鬧時, 不少家長會說:“不要哭!別哭!勇敢的孩子不哭!”以此半強迫半勸說地使孩子止住哭聲。 對男孩, 大家的要求會更苛刻些。 “男兒有淚不輕彈”, 這個觀念自古以來就深入人心, 也成了我們養育男孩的一條準則。

然而, 這樣的方式常常使我們的孩子貌似強大, 實則內心很脆弱。 他們的“強大”成了掩蓋內心恐懼、討好家長的面具,

Advertisiment
這張面具不過糊了一層薄薄的紙, 稍稍用點力, 一捅即破。 這也是很多孩子上了大學(甚至在中學)稍微經受點挫折就跳樓自殺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 當他內心脆弱時, 無法從父母那裡得到支持與幫助, 心靈得不到滋養, 自然沒有強大的可能。

所以, 這種貌似合理的挫折教育的方式最終會陷入“越教育, 抗挫折能力越弱”的惡性循環, 適得其反。 或者貌似效果很好, 實則經不起考驗。

挫折教育, 究竟為何物?

實際上, 人這一輩子從來都不缺經受挫折的機會。 我們無需人為地製造機會讓孩子去經受所謂的“挫折教育”。

孩子在現在及未來能不能經受住挫折, 也不取決於他曾經受過多少挫折,

Advertisiment
而取決於他以什麼樣的方式面對挫折。 所以, 挫折教育的重心不在以挫折打磨孩子。 不恰當的打磨只會讓孩子的心碎裂如泥, 而不是讓他百煉成鋼。

我們真正需要做的是引導孩子面對挫折時無所畏懼, 看到挫折紙老虎的本質, 戰勝它, 前景依然光明, 即便暫時戰勝不了, 也可以試著繞開它, 以智慧消融一切, 或從挫折中吸取營養。 如此, 挫折便是一種滋養, 讓我們變得更強大, 更柔韌, 更智慧, 更寬容, 更開放……

真正的挫折教育應分為兩個部分

其一, 在遭遇挫折時, 懂得如何排解負面情緒。 情緒處理好了, 我們就不會為負面情緒所苦, 依然陽光地走向未來。

其二, 在遭遇挫折時, 看到負面事件背後的積極意義, 學會以智慧去轉化。

如何養育出內心強大的“抗挫寶寶”?

如此,要養育一個內心強大的“抗挫寶寶”,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在孩子遭遇挫折產生挫敗感或者畏難情緒時,做他堅強的後盾,給他心理支持。


在遭遇挫折時,懂得如何排解負面情緒

支援的方式有共情,允許他發洩,在孩子發洩時,平靜地守候在他旁邊,甚至通過擁抱、輕撫後背等方式給予安撫(但是,這種安撫要有度,讓孩子感受到只要他需要,我們就在他身邊,同時也給他自己排解情緒的機會即可),而不是將他冷落一旁。等孩子稍大點,我們還可以引導他以安全而合乎社會規範的方式(如創設發洩角,畫出他的壞情緒以及如何應對)釋放情緒,或者跟他一起商量應對的辦法,為孩子的內心清理出一片澄明的天空。

利用一切機會,引導孩子學會以積極的正向的思維模式看問題。

要做到這點,我們自己先要嘗試凡事去看看它的積極意義,我們自己做到了,孩子自然會受到我們的影響。沒有比身教更能打動孩子的了。“雖然……(導致挫敗的原因及情緒定義)但是……(積極的意義)”,這樣的句式可以幫助我們在舒緩情緒的同時,看到更多光明之處,不妨經常嘗試。就算某個事件帶來的只有挫敗感,我們暫時看不到其積極意義,但至少我們懂得了這樣的方式不行,這便是其積極意義。換個思路,海闊天空。

避免二元對立,掌握轉化的智慧。

此路不通時,試試尋找第3、4、5……N條路,能找到幾條算幾條,重要的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孩子受我們的影響,會形成一種習慣性的反應模式——相信凡事都有解決問題的辦法,此路不通,他路必通。這種信念是支持孩子戰勝挫折、避免被挫敗感障礙我們智慧生起的最強大的力量。

所有這些,不需要刻意創造機會去做,日常生活中,吃飯穿衣玩玩具,這種契機比比皆是。有心,處處挫折處處教育,處處雲遮霧罩又處處光明普照。

學會以智慧去轉化。

如何養育出內心強大的“抗挫寶寶”?

如此,要養育一個內心強大的“抗挫寶寶”,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在孩子遭遇挫折產生挫敗感或者畏難情緒時,做他堅強的後盾,給他心理支持。


在遭遇挫折時,懂得如何排解負面情緒

支援的方式有共情,允許他發洩,在孩子發洩時,平靜地守候在他旁邊,甚至通過擁抱、輕撫後背等方式給予安撫(但是,這種安撫要有度,讓孩子感受到只要他需要,我們就在他身邊,同時也給他自己排解情緒的機會即可),而不是將他冷落一旁。等孩子稍大點,我們還可以引導他以安全而合乎社會規範的方式(如創設發洩角,畫出他的壞情緒以及如何應對)釋放情緒,或者跟他一起商量應對的辦法,為孩子的內心清理出一片澄明的天空。

利用一切機會,引導孩子學會以積極的正向的思維模式看問題。

要做到這點,我們自己先要嘗試凡事去看看它的積極意義,我們自己做到了,孩子自然會受到我們的影響。沒有比身教更能打動孩子的了。“雖然……(導致挫敗的原因及情緒定義)但是……(積極的意義)”,這樣的句式可以幫助我們在舒緩情緒的同時,看到更多光明之處,不妨經常嘗試。就算某個事件帶來的只有挫敗感,我們暫時看不到其積極意義,但至少我們懂得了這樣的方式不行,這便是其積極意義。換個思路,海闊天空。

避免二元對立,掌握轉化的智慧。

此路不通時,試試尋找第3、4、5……N條路,能找到幾條算幾條,重要的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孩子受我們的影響,會形成一種習慣性的反應模式——相信凡事都有解決問題的辦法,此路不通,他路必通。這種信念是支持孩子戰勝挫折、避免被挫敗感障礙我們智慧生起的最強大的力量。

所有這些,不需要刻意創造機會去做,日常生活中,吃飯穿衣玩玩具,這種契機比比皆是。有心,處處挫折處處教育,處處雲遮霧罩又處處光明普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