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尿床”小事一樁?小心胎膜早破

有位臨產期的婦女夢見自己坐在潮濕的土地上, 醒來一看, 發現自己“尿床”了。 此外, 這一夜“小便”次數比平時明顯增多, 但是“尿量”卻並不多。 天朦朦亮時她感到腹部陣陣發脹, 她估計“小天使”即將來臨了, 便由家屬陪同來到醫院。 經醫生檢查後才知道, 原來是胎膜早破。

孕期胎膜早破4大原因:

因素一:性☆禁☆生☆禁☆活

因素二:生殖道炎症

因素三:胎位不正

因素四:營養不合理

胎膜早破導致羊水流出, 臨床上表現為“下身”流水, 流水可多可少。 由於胎膜破裂時並無痛感, 因此, 許多孕婦並不會立即想到是裂胞而以為排尿(羊水多時)或白帶流出(羊水少時)。

Advertisiment

胎膜破裂會給母嬰帶來不良影響, 甚至會造成嚴重後果。

1、母親與胎兒都有危險

早期破水發生後, 母親有感染的可能, 在24小時內的感染率為3.5%、24-48小時為10%、超過72小時後, 感染率則會大增至40%。 另外, 胎兒有可能發生早產、感染、呼吸窘迫症(由於羊水過少使肺部處於壓迫狀態, 無法擴張, 造成肺部擴張不全)、缺氧、臍帶脫出、胎盤剝離等併發症;嚴重的還會造成胎兒壓迫, 亦即胎兒四肢受壓迫而無法伸展, 進而產生變形。

2、破水會導致細菌感染

羊水流出代表保護膜破裂, 子宮有可能受到細菌感染, 發生羊膜絨毛膜發炎。 臨床上若發現母體有發燒、母親及胎兒心跳持續變快、子宮壓痛、子宮強力收縮、陰☆禁☆道分泌惡臭物,

Advertisiment
或是白血球數增加、發炎指數上升, 則極有可能是合併了羊膜絨毛膜發炎, 必須進一步靠羊水細菌培養來確定診斷。 由於子宮發炎對催生引產常無反應, 且對母體及新生兒預後極差, 因此若有發炎跡象時, 盡可能使用抗生素治療, 並於短時間內將胎兒娩出, 必要時會採取剖腹生產的方式。

預防胎膜早破的方法

要預防裂胞的發生, 就得重視孕期營養, 孕婦應多吃蔬菜、水果, 增加維生素C的攝入量。 重視產前檢查, 發現胎位不正則應及早糾正。 有骨盆狹窄、頭盆不稱者更應注意。 如果有嚴重宮頸炎症者, 在懷孕前就得積極治療。 在整個懷孕期間要避免重體力勞動, 防止疲勞過度。 懷孕期禁止性☆禁☆生☆禁☆活。 還要防止腹部外傷和受到衝擊。

Advertisiment
孕期一旦發現“尿床”現象, 就要立即就醫, 以防不測。

近年來, 早產兒逐年增多, 且孕婦在中期妊娠發生流產的幾率也在增加。 其中胎膜早破是引起流產的重要因素。 在28周前流產出的患兒由於發育不完全, 往往都是死胎。 胎膜早破是指宮頸口被動擴張, 羊膜囊向頸管膨出, 張力改變導致胎膜破裂。 引起胎膜早破的原因主要與感染有關。 如細菌性陰☆禁☆道疾病、黴菌性陰☆禁☆道炎、滴蟲性陰☆禁☆道炎、衣原體感染等, 這些都可能導致胎膜早破引起流產。 調查顯示, 大多數孕婦對陰☆禁☆道炎症的危害沒有認識, 思想麻痹, 不以為然。

專家提醒準備孕育寶寶的夫婦, 應瞭解預防生殖道感染的知識, 做好孕前準備。 女性生殖道感染時,

Advertisiment
如果在未經治療的情況下懷孕, 會對胎兒造成危害。 預防胎膜早破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 懷孕期間, 孕婦還要特別保持心境平和, 消除緊張情緒, 以避免早產的發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