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娃娃親”,打造“獨二代”的社交圈

曾經是包辦婚姻代名詞的“娃娃親”, 現如今卻被思想活躍的80後年輕父母們重新搬上檯面。 不過, 同傳統的“娃娃親”不同, 這些年輕父母們喊出了“不為結親, 只為交友”的口號, 旨在為獨生子女找個夥伴。 教育專家認為, 該方法可以嘗試, 但家長不可向孩子太多渲染。

網上“招親”花樣多

“我們幾個孕婦一起閒聊的時候, 經常開玩笑說給孩子們定個娃娃親。 ”張琳已經懷孕七個月了, 單位中, 除了張琳, 還有另外三個孕期差不多的孕婦。 工作之餘, 大家經常湊在一起交流經驗, 談到興起, 也會相約給幾個孩子定個娃娃親。

Advertisiment
“除了我這兒, 我愛人單位也已經預約了好幾門娃娃親了。 ”張琳笑著說。 在張琳和丈夫眼中, 這些玩笑, 寄予著身邊親友對孩子的美好願望。

除了張琳夫婦這種在親朋好友中預定“娃娃親”的准父母外, 更有一些年輕父母, 將自己寶寶的照片貼到網路的論壇中, 大張旗鼓地在網路中“招親”。 記者也隨機登錄了幾個“寶寶招親”的網站瞭解情況。 網上招親的寶寶歲數不等, 多以0至2歲為主。 父母將孩子的照片上傳至網頁, 並填寫寶寶自身情況, 以及“擇偶標準”等。 通過帖子可以看出, 家長們對招親帖都是費盡心思, 各展所長。

定親初衷實為找玩伴

“孩子一個人太可憐, 幫她找個家附近的小夥伴, 以後兩家人可以一起活動了。

Advertisiment
”網友“雪人”剛剛為自己一歲半的女兒在網上發帖找“小女婿”。 “我們就都是獨生子女, 現在的孩子比我們那時候更可憐, 家裡全是大人, 根本沒有同齡人一起玩。 ”一位元“80後”父親告訴記者, “其實就是幫兒子找個小夥伴, 最好是個小姑娘, 讓孩子從小學會怎麼照顧人。 ”

同以上兩位父母一樣, 很多父母都是以給孩子找夥伴為出發點, “結親對象”的首要要求也都是“年齡相當, 居住地相近”。 在一家網站關於“娃娃親”的社會調查中, 參加調查的1020位網友中, 有33%的人認為“娃娃親”最大的好處在於“緩解獨生子女的孤獨感, 鍛煉孩子的交際能力”。 不過, 對於“娃娃親”的利弊, 42%的網友認為“說不準”。

與此同時, 還有一些父母自己就曾背負過“剩男”、“剩女”的稱號,

Advertisiment
不想讓孩子重蹈覆轍, 便抱著“試試看”的想法。 張琳夫婦就表示, 兩人給孩子預定的“娃娃親”都是周圍知根知底的親朋好友, “從小一起玩, 結不成親家, 就當親戚, 也挺好。 ”

專家說法:可以嘗試 不應渲染

記者也就此事諮詢了多位教育問題專家。 專家們普遍認為, “獨二代”們沒有兄弟姐妹陪伴, 內心普遍存在孤獨感。 這種所謂的“娃娃親”為孩子提供了更多與同齡孩子接觸的機會, 鍛煉了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 此外, 這種類似“群養”的辦法, 有助於發揮各自家庭的優勢, 培養孩子的接受能力及適應能力, 也給年輕的家長們提供了一個交流育兒經驗的機會, 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不過, 與此同時, 專家們也給家長們提出了一些需注意的問題。

Advertisiment
首先不要過於渲染所謂的“娃娃親”的關係, 讓孩子過早地以性別區分人群。 其次, 不要太多干涉孩子的交友自由, 家長們除了適當引導外, 最好不要刻意參與。

相關用戶問答